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112條

民事訴訟法112條

發布時間: 2020-12-17 02:18:21

① 民事訴訟一審、二審已結案,現在申請再審,按《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此案是否屬於仍處於持續狀態。

我國民事訴訟是二審終身制,二審結案後,就等於正常的民事訴訟結束。申請再審屬於專審判監督程序屬,是一種糾錯程序,是否必然引起再審,尚不確定,不能說案件屬於持續狀態。新民事訴訟法112條規定的是惡意訴訟的規定,與你說的持續狀態無關。

② 民間借貸糾紛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第幾章第幾條規定提起訴訟

1、向法院遞交起訴狀及副本,附上借條及相關證據,同時提交你們公司的營業執版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法定權代表人證明書、授權委託書及被委託人的身份證明等。並交納50元案件受理費。
2、你們在法院立案後等候通知即可,法院會通知對方應訴、答辯、舉證等,然後通知雙方開庭,開庭後能調解就調解結案,不能調解依法判決。
3、其實根據什麼法律規定在訴狀中用不著寫這么祥細,只寫「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依法提起訴訟」或「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即可,具體是什麼法條留著給法官在判決書中去寫。
4、相關法律:
程序方面:《民訴法》第108條至112條;
實體方面: 《民法通則》第90條、第108條;《合同法》第196條、206條、207條。
以上你可自己找來看一下。

③ 如何起訴,民事糾紛打官司流程是什麼

無論是抄什麼糾紛起訴的流程是一樣的,需要准備好起訴狀證據材料提交法院,立案法院經過審查以後,在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受理後我向原告被告發送開庭傳票,告知開庭的時間之後就是開庭,雙方進行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如果協商達不成一致意見,會作出判決。簡易程序為三個月,普通程序為六個月,也就是說從立案到拿到判決書是3到6個月的時間。

④ 民事訴訟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如何適用於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

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的主體是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以及審判人員,主觀上是誠實、善意,目的主要在於規范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行為,防止當事人濫用訴訟權利;同時規制審判權的行使,保障民事訴訟順利進行。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規范整個民事訴訟活動,貫穿於民事訴訟的始終。具體體現表現有:112條: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法院應當駁回其為訴訟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13條 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民法上的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應當誠實信用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實現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雙方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平衡。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市場倫理道理准則在民法上的反映,常被奉為「帝王條款」的效力。

行政法上的誠實守信原則與民法上的誠實信用原則,在外觀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二者在基本理念上是不同的。民法上的誠信是雙向的,即民事活動的當事人都應當對其他當事人保持誠信;而行政法上的的誠信則是單向的,僅指行政機關應當對相對人保持誠信。誠實守信原則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1、誠實,即信息真實。要求行政機關無論面對特定對象,還是普通公眾,它所提供的信息都應當是真實、有效的,行政機關不能通過提供虛假信息對當事人或社會公眾加以欺騙。2、信用,即依賴保護。行政決定具有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行政決定一旦作出,法律要求相對人對此予以信任和依賴。基於這種依賴因素的存在,法律也理應充分認可並保護相對人基於依賴所生之利益。行政機關的規定或者決定一旦做出,就不能輕易更改,如果確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必須改變它們時,除了必須有充分的法律依據並遵循法定程序之處,還應當給予權益受損人以一定補償。依賴保護的核心在於公民對政府的信任,基於政府的權威,其行為一旦做出往往能夠獲得公民的依賴,而公民基於這種依賴又可能採取相應行動並產生一定利益,一旦這種依賴因政府行為的變更而受到損害,就可以要求政府補償。

⑤ 向人民法院起訴可以採取口頭起訴方式。

只有在書來寫訴狀確有困難的情況下源,才可以口頭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了起訴形式。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就算口頭起訴,仍然要提供被告信息、原告信息、原告訴訟請求、訴訟理由、訴訟目的等,
以及證據。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民事訴訟法112條擴展閱讀: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⑥ 民事起訴書上是兩原告,兩人簽名是一人所簽,按《新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是否屬於惡意訴訟或虛假起訴

是否構成,有法院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版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權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⑦ 民事訴訟被告人缺席審批程序會什麼結果

我國《民來事訴訟法》(源2007年修正)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第一百三十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但是被告必須到庭的,可以拘傳。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0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所說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見《民訴意見》112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如果判決已經下來了,可以申請執行判決,如果為一審可以上訴

⑧ 關於法院超出受案范圍立案的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112條: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專符合起訴條件的,屬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法院不受理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對於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等情況法院不予受理的,僅告知原告即可,而不必出據不予受理裁定書(具體參加民訴法第111條,太長了我就不寫了)。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那你就必須要那麼出具裁定書,因為不予受理的裁定是可以上訴的。

⑨ 打民事官司有時間規定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民法通則》的規定,當事人在進行民事訴訟和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均有時間限制的規定,其中最主要的有訴訟時效的規定、法院立案的規定、當事人上訴期限的規定和審結期限的規定。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內不行使其權利,他就不能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其權利的時間規定。《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個另有規定指的是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另外,第137條規定了訴訟時效的起算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人民法院立案的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對案件經審查後,決定列為訴訟案件予以處理的時間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這里的「7日之內」就是立案的時間。

當事人上訴的期限,是指當事人不服原審法院的裁判,依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審理的訴訟時間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47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人民法院審結案件的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從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限,簡稱審限。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按不同的程序有不同的審結期限。

.按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民事訴訟法》第135條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5個月:環需要延長的,要報道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按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6條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時,根據《民事訟訴法》159條規定,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除了以上幾類時間的規定外,還有許多規定,如被告人提出答辯狀的期限為收到起訴狀的15日之內;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辯狀副本之日起起5日內送達原告: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3日內告知當事人,等等。這些規定,無論是針對當事人還是法院的規定。都要遵守,也就是說所有的訴訟行為只有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才能生效,否則不產生效力,還要承擔一定的後果。

⑩ 民訴法規定哪些案件不適宣宜缺席判決

《民訴意見》112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專、撫育、扶養屬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的三種命名方式 發布:2024-09-20 00:30:30 瀏覽:521
2016合同法pdf 發布:2024-09-19 22:42:11 瀏覽:606
建發集團法律顧問年薪 發布:2024-09-19 22:24:40 瀏覽:409
反對永居條例 發布:2024-09-19 21:41:27 瀏覽:602
民法315 發布:2024-09-19 21:33:56 瀏覽:483
刑法的根基與哲學 發布:2024-09-19 20:59:19 瀏覽:462
潮州基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09-19 20:45:47 瀏覽:552
蘋果售後條例 發布:2024-09-19 19:51:38 瀏覽:510
合同法第211條規定是什麼 發布:2024-09-19 19:15:50 瀏覽:488
不能成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事 發布:2024-09-19 16:35:44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