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訴訟法
㈠ 保護風俗習慣的法律規定有嗎
可以參考以下文章《民俗習慣之司法適用》
一、民事習慣的基本問題界定
(一)民事習慣基本定義
簡言之,習慣是在國家法之外,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自然形成,逐漸養成,規定人們的權利與義務,並為某一社區或者整個社會普遍遵從的行為規則的總稱。正確理解習慣的概念內涵應把握以下問題:
第一,習慣存在於國家法之外。習慣不同於國家法律,也不同於經國家立法認可而上身為法律的習慣,其本身只是一種被社會共同體承認的、受到社會成員遵守、具有一定規范效力的行為模式或准則;
第二,習慣是在人類交往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習慣,一定范圍內、社會群體間具有普遍約束力,對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中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對利益紛爭解決具有指導意義。但習慣並沒有得到法律的認可,因而不具有強制效力;
第三,習慣的實施由社會成員保障。習慣作為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規則,並得到社會普遍認同和遵守,如果有人不遵守習慣,專門的機關一般不會給予非難,但社會成員則不會認可他。因此,沒有得到法律化的習慣,並未有專門的強制機關保障實施,只能靠社會共同體保障。
(二)民事習慣與民事法律制度的關系
1.民事法律多源於民俗習慣
我國的民俗習慣與民事司法建設密切相關,可以說,民俗習慣是我國民事法制的重要淵源。在我國,尤其是新中國建立以前的幾千年裡,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中的諸多社會關系都處於風俗習慣的調整之下,這說明,民族風俗習慣具有某種法的約束力。另外,清朝末年和民國七年前後全國的「民事習慣調查」就是為「變法修律」和為民國的民事立法做准備的。再者,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民事立法的過程中,我國的許多法律條文也都是直接來源於民族風俗習慣,是對人們普遍遵守的風俗習慣採取法律的形式由國家加以認可的。
2.民俗習慣是民事法律的有益補充
就風俗習慣和民事法律的關系而言,民族風俗習慣,很多符合整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的內容就是國家民事法律的直接來源。而不太適合時宜的民族風俗習慣往往也被國家適當修正後而被作為民事法律制度的組成部分。然而,由於我國民族眾多,各個地方的習慣有所差異。
此外,由於整個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國家的民事基本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之民事習慣自身的特點,很多民事習慣並沒有上升為法律,在這種情況下,為有效解決民事糾紛,民俗習慣可成為民事法律的有益補充。
3.民俗習慣有助於民事司法
中國傳統上是一個『禮俗』社會,法律不可能成為解決所有糾紛的『靈丹妙葯』,法律以外的規則如蘊含著道德、情理的民俗習慣,即我們從法律或法理上所講的『社會公德』或『善良風俗』,也是人民法院在審判實踐中不容忽視的。」 「在司法過程中,將善良的民俗習慣有條件地引入屯判領域,在不與現行法律沖突的前提下,運用善良風俗解決社會矛盾糾紛,將民俗習慣的合理運用作為對法律適用的一定補充。
第一,司法中適用民事習慣,有利於民事裁判認可和執行。民事習慣產生於日常生活,它符合民眾生產生活需要,是民眾普遍認可的價值准則的反映,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不違背現行法律強制性規定前提下,運用習慣對案件事實進行認定,依據民事習慣得出裁決,將更加符合當事人預期,更容易被社會大眾認同和接受。
第二,民事習慣可彌補民事法律的漏洞。社會生活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不斷產生新的關系、新的問題,民事制定法則存在滯後性,無法調整日益出現的新問題。因此,司法實踐中需要司法人員合理運用民事習慣解決民事糾紛,彌補民事立法的不足,為民事糾紛的解決提供有效的途徑。
第三,依據民事習慣做出的司法裁判具有適應性和親和力。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少數民族眾多,各民族之間習慣差異大、民俗習慣地域差異也大,制定法的規定不可能窮盡。因此,在民事審判中,在援用國家制定法的規定時,適當考慮當地的民事習慣,能夠增加民眾對法律的認同,增加民事法律適用於社會生活的能力。
二、民俗習慣與在民事司法運用中的現狀及困境
關於民事習慣在我國制定法中並沒有得到充分認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51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規定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的特點,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單行條例或者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2、26、60、61、92、111、125、136、139、154、156、159、160、161、205、226、232、250、263、293、310、312、338、341、354、366、368、418、426有關於「交易習慣」的規定,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有所規定。其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這三部跟民俗習慣有關系的重要法律卻沒有規定。
現階段我國民法尚未確立習慣作為民法法源的地位,因而在司法實踐中,涉及習慣的民事糾紛因為無法直接適用民事習慣解決案,法官往往只能通過重述、變通、隱含等方式在裁判中變相適用習慣而規避法律的適用,這種審判方法雖然解決了具體糾紛,實現個案的公正,但卻忽視了制定法的權威。
(一)民事習慣司法適用的現狀
1.大量民事習慣被運用到司法實踐中。雖然法律明確有規定法官在裁判文書中所援引的判決依據必須是法律規則,但由於近年來法院受到重調解輕判決的司法理念的制約,導致實務中多調少判的案件多不勝數。調解又是以充分尊重雙方當事人的意願為主,而當事人的法律知識現階段還很薄弱,對習慣的理解和認識可能比法律更為深刻,此時,民俗習慣對於法院調解的作用就顯而易見了。
2. 直接援引者少,間接引用者多。由於我國現階段制定法並不完善,在民事糾紛解決中,法官不得以法律沒有規定為由而拒絕對案件作出裁判。對於某一具體案件在沒有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法官為了圓滿解決糾紛就不得不援引民事習慣對案件作出判決。而法律又規定法官作出判決的依據必須是法律規則,這就導致了大部分法官不敢輕易地在判決書中直接援引民事習慣作為判決依據,只能站在習慣的立場對案件進行判斷、得出結論之後,往往選擇從法律的角度對民事習慣進行解讀,在法律中尋找相近的規則,作為判決書中的裁判依據,而只是將民事習慣作為說理的手段加以適用。這種裁判方法實際上是對習慣及法律的生搬硬套,裁判文書可能會出現相互矛盾的說理和判決依據及裁判結果,反而不利於糾紛的解決。
(二)民俗習慣司法運用的困境及成因
1.現行的司法制度缺少對習慣的適用
如前文所述,現行訴法制度對民事習慣的認可程度不高,使本來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時候,合理地適用民俗習慣,以彌補制定法的遺漏和不足,作為法律適用的補充的民俗習慣不得直接作為判決依據,也使能夠實現司法價值的民事習慣沒能發揮其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民事習慣法源地位缺位,司法適用受限。我國司法遵循著「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本司法准則,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嚴格依照國家法律規定進行。立法中沒有確立民事習慣的普遍法源地位,導致大部分法官不敢輕易援引民事習慣作為裁判案件的依據,因而民事習慣難以在司法中適用。
第二,民事習慣在司法適用中缺乏程序機制。我國《民事訴訟法》及其他程序方面的法律並沒有關於民事習慣適用的規定。
2.民俗習慣自身諸多問題
我國是個國土面積大、少數民族眾多的國家,民俗習慣也有地域性、民族差異性、行業性、自發性、隱蔽性等特性,導致其在司法適用上出現不少問題。
第一,民事習慣良莠不齊,難以統一定性適用。現實生活中民事習慣既有良風善俗,也存在著邪風惡俗,有些風俗善惡交織在一起,難以定性,對司法適用構成一定障礙。加之民俗習慣的司法運用沒有統一的判定標准,在司法活動中僅憑法官個人感覺確定,這也造成民事習慣在司法活動中難以充分發揮其作用。
第二,民事習慣與國家制定法存在相沖突的情形。由於民俗習慣沒有得到司法制度的明確認可,其司法適用多需要依靠案件承辦法官的自由裁量。而這種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往往會因為法官的不同而產生差異較大的裁判結果。法官基於對「依法審判」原則的遵循,往往對民事習慣的適用採取慎重態度,客觀上妨礙了民事習慣的司法適用。有些存在著某些不科學內容的民事習慣,雖得到人們的廣泛遵守,卻不會得到現代法律認可。這使民事習慣司法運用得不到應有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阻礙民事習慣實現司法適用的客觀因素。
三、民俗習慣在我國民事司法審判中的運用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推進,雖然法律調控手段愈來愈被重視,法治理念也愈來愈深入人心,但是嚴格依賴於國家制定法以及相應的法制化路徑,這在解決社會矛盾、社會糾紛等方面並沒有完全達到預先設想的效果。比如近年來在不少地方,涉法信訪有增無減,人民群眾對司法裁判的認同度並不高,很多時候雖然司法裁決已經確定,卻案結事未了。其原因就在於雖然在依法治國背景下我國的法制建設正逐步走向完善,但並不能因此而認為,法制體系的建立可以完全替代民族風俗習慣等社會規范體系的存在。因此,的范圍無疑是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的。具體而言,將民俗習慣納入司法運用具有:法律事實的證明功能、制定法的漏洞補充和變革功能、加強判決說理的功能。
1. 法律事實的證明功能。民事習慣之所以具有法律事實的證明功能,一是由於人們認可某一習慣的規范效力,二是如果發生一定之習慣而形成的既定社會事實時,人們可依據該習慣推導出基本事實。如一些農村地方結婚前要經三個階段: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裡提親、洗口(確立戀愛關系)、開根(訂婚),每一階段都要送上彩禮,但後來雙並沒有順利結婚,男方訴諸法院要求女方退還彩禮,對於男方是否送過彩禮,男方只需證明雙方沒有結婚這一事實,即可依據習慣推定男方給女方送過彩禮。
2. 制定法的漏洞補充和變革功能。一方面,人類認識的有限性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性,制定法存在滯後性和限制性不可能對所有的情況都作出規定,法律漏洞和缺陷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習慣的調整范圍極其廣泛,且具有極大的伸縮性,能擴大民事法律的調整范圍,將民俗習慣納入司法適用,能更好地解決民事生活中的糾紛。如上述彩禮的返還,一般而言,男方送予女方的彩禮數額通常不會留有證據,此時,法官可依據當地習慣對數額作出相對合理的認定(同一地方同一年度相同年齡段的彩禮數額基本相同)。同時,當某一習慣具備立法的條件時,該習慣就上升為法律,從而實現法律的變革。
3. 加強判決的功能。一份讓當事人雙方都滿意的判決,法官單純的引用法理和法律規則顯然不夠,因為當事人並不一定能夠理解法理的內涵及法律規則的意思,也就不會對判決心服口服。而法官如果在判決中引用習慣說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做到禮法情的有機結合,這樣的判決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實上,司法審判並不只是簡單的「法律銷售器」。司法過程中法官除了應該依照國家制定法的規定之外,還應該充分考慮各個地區的傳統習俗、社會習慣、宗教信仰等,從而增加司法審判的合理性。我國的歷史傳統,現實國情和社會特點決定了我們司法建設的現代化進程,既不能夠完全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法制模式而單一強調唯法論,也不可能完全繼承封建社會的治理模式而過分強調唯禮法論或者唯道德論。只有實現現代司法與民族風俗習慣的良性互動,才能在法制的框架下,真正增加當事人對司法裁決的認可度,並有利於判決的履行和執行,真正做到案結事了,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我國民俗習慣司法適用的完善
(一)民俗習慣司法適用改進的基本途徑
1.確立民事習慣的法律地位
第一,確立民事習慣的實體法律地位。我國目前雖有《合同法》、《物權法》等少部分法律承認了民俗習慣的法源地位,但明顯難以適應快速的社會變革,鑒於此,法律應該擴大承認科學合理的民俗習慣的法律地位,並納入法律規則中。如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第1條第2款規定:「無法從本法得出相應規定時,法官應依據習慣法裁判;無習慣法時,依據自己如作為立法者應抽出的規則裁判」。
第二,確立民俗習慣的程序法律地位。民事習慣的司法適用,就要求對民事習慣司法適用的確認標准、確認程序、證據要求和舉證責任等問題做出相關規定。
2.建立民俗習慣的司法適用規則
第一,明確適用民俗習慣的的基本條件。只有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比較原則,甚至存在空白,或當事人約定不明確時才可以考慮民俗習慣的運用,從而使那些不明確的內容得到合理的確定,不完整的內容得以有效補充。如《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二,確立民俗習慣的司法證明責任。民俗習慣並不是完全合理、正義的,其影響力也有一定的范圍性,因此它在司法適用中能否作為裁判依據必須要經過證明。根據「誰主張、誰舉證」這一原則,可確定證明責任應歸於提出民俗習慣的一方。至於當事人所提證據的證明力大小,則應結合具體案件相關證據給予考慮。
第三,明確民俗習慣作為裁判依據的要求。民事習慣能否被採納採納為司法裁判的依據,法官應重點考慮以下四個因素:「第一,提出適用的民事習慣應是具有確定內容。第二,人們對該習慣有著必須遵守的內心認同。第三,該習慣被人們持續地遵守和實行。第四,不直接違反制定法規定和善良風俗」。
第四,保證民俗習慣的穩定性。前文所述,由於民事習慣的特性,民事習慣在司法適用中具有不確定性。為維護司法裁判的一致性,穩定性是民事習慣更好地適用於司法活動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首先,對某一地方民事習慣進行規范化整理,篩選出具有司法價值的民俗習慣;其次,把某一依據習慣作出的判決用過有權法院以發布指導意見的方式確立其穩定性;最後,法官依據習慣作出判決時應當小心警慎,准確行使自由裁量權。
3.充分發揮民俗習慣司法適用中的作用
第一,充分發揮民事習慣在司法調解中的作用,兼顧其司法運用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實務中,不少案件運用民事習慣給予解決,不但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又尊重了民事習慣。不但起到定紛止爭的作用,而且兼顧了民事習慣司法運用的法律效果和良好社會效果。增強了判決的社會基礎,有利於民事裁判的執行」。
(二)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法律保護
1.有助於民族糾紛的解決,促進各民族的和諧共處。
我國許多少數民族都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其中的一些內容是可以在當前的司法體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的。有些少數民族的習慣與法律的規定並不一致,利用他們的習慣對糾紛所作的判決會更能得到認可,更有助於糾紛的解決,例如:「在新疆等地區,也有法官利用宗教教義的約束力來輔助推動舉證程序。因為伊斯蘭教的交易中,『在《古蘭經》面前必須誠實表述』是一種非常神聖的習慣,伊斯蘭教徒都會遵守。所以在一些民事案件的調解過程中,當缺乏必要的證人證據,而法律規定的舉證責任又無法有效推進案件審理時,法官有時候會要求雙方當事人手執《古蘭經》陳述案件事實,而雙方當事人基於自己的宗教信仰,一般也都會陳述客觀情況,包括對自己不利的事實。這就大大促進了審判實踐的進程,也使很多疑難案件得以解決」。
2.保護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有助於更好地維護民族團結
任何民族對自己的風俗習慣都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常常把其他民族對本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理解為對本民族的尊重,把對本民族風俗習慣的蔑視,理解為對本民族的歧視。所以,各種不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言行,都會傷害民族感情,不利於民族團結。
3.保護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能夠促進繁榮和發展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少數民族風俗習慣,不同民族的某些風俗習慣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體育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很多民族通過自己的風俗習慣來保存和發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例如,我國少數民族有很多是以講故事和唱山歌的口頭文學形式在人民群眾中代代相傳,而且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還有一些表現在他們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飾、建築和手工藝品等方面。正是由於千差萬別的民族風俗習慣,才構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藝術的內容和形式呈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
五、結語
具有中國特色而又符合現實需要的社會調控機制,應該是以法制為核心,以民俗習慣乃至其他社會自治規范為補充的多元化、綜合性機制。在構建和諧社會、依法治國以及強調司法為民的時代背景下,認識和探討民俗習慣與法制建設之間所存在的相關聯系與問題,尊重各民族的民族風俗習慣,並合理、有效地將其運用到司法審判中,既可以提高審判效率,也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與發展。
㈡ 老兄,民俗學真的屬於法學類嗎
其實是沒有辦法的分法,社會學也歸到了法學里。有的學科不知道具體應該放在什麼類別里,所以歸到了法學、哲學、醫學等這樣的大的門類。
㈢ 當法律遇上民俗........
你可以去法院起訴她們違約。這份協議可以理解為《附條件贈與合同》版。就是在完成你權大伯的債務之後她們將繼承的你大伯的遺產贈與你。
你的協議是合法的,而且證明力還很高(有證人)。在中國司法界有一個原則叫做「誰主張,誰舉證」。運用到你的案件中意義就是,她們說是「你脅迫她們簽字的,有一個簽字是假的」,這就需要她們舉出相應的證據。你所要做的就是保護好你的證人和村委會見證人。(別被策反了!!)
對於你第二個問題就比較復雜:
土地和房屋,你大伯有沒有明確你有繼承權,如果沒有那就比較麻煩。因為土地和房屋在中國叫做不動產,不動產的轉讓合同、協議都是虛的,只有經過過戶登記才是真實有效地。就依你的案件來說。如果他們就是不給你登記(在你沒有繼承權的情況下)。你只能要求他們賠償損失,因為你們有協議,但不能強行的佔有土地和房產。很遺憾這是國家規定。
綜上,你的案件屬於贈與合同違約,建議你起訴,成功率70%以上。但你得到的可能只是金錢上的補償,不動產得到的希望不大。
同時還需要提醒,你所墊付喪葬費,醫療費,都可以通過訴訟得到賠償,所以可以先讓你大伯入土為安。
㈣ 被民俗村規罰款,是否違法,如果違法應該怎麼起訴,
民俗村規罰款屬來於違法行為。源
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確規定,村民的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等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因此,村民在制定村規民約時,應當把草案遞交上一級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審定,從而把村規民約納入到法制化的軌道上來;在執行中,應以教育為主,而不依賴罰款來達到村民自治的效果,因為村規民約最終是為了引導、協調好村務中的各種關系。
可以到法院起訴村委會,雖然按照我國《憲法》及《村民委員會自治法》的規定,村委會的性質是"群眾性自治組織",是,這一界定並不準確。《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9條規定,村民委員會有主任,副主任和委員3至人組成,村民委員會實際上只是基層群眾組織的次級組織,因為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我國的村民自治組織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村民選舉委員會等組織組成。村委會實際上只是基層群眾性組織的執行組織。
㈤ 刑訴附帶民訴里,附帶部分和刑訴部分上訴期 問題
1、刑自事部分的判決在上訴期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2、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刑事部分進行再審
法條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一十四條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只有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訴的,第一審刑事部分的判決在上訴期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第三百三十一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對附帶民事部分提出上訴,刑事部分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發現第一審判決、裁定中的刑事部分確有錯誤的,應當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刑事部分進行再審,並將附帶民事部分與刑事部分一並審理。
㈥ 我想考2013年鄭州大學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生,都需要看什麼書考的有620法綜和845刑訴民俗
其實呢我也不太清楚
㈦ 什麼是法律它和民俗有什麼異同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總稱。
法律分為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憲法是高於其它法律部門(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國家根本大法,它規定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最基本的原則,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活動的原則等。
法律是從屬於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核心,法律則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可劃分為:
⑴基本法律(如,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商法、國際法等)。
⑵普通法律(如,商標法、文物保護法等)。
⑶行政法規,是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規范的總稱。
法律是一整套的強制性規范,整個社會都需要按照這個規范來做,否則法律是要追求相關責任的。
民俗也是一套約定俗成的規范,在一定范圍內可能具備一定的強制性,但即便違反也不會追究相關責任。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民俗傳統的國家,在中國境內土生土長的各民族中,都有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各類民俗文化,代代傳承。這些民俗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各個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務。
民俗就是這樣一種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規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們置身其間卻不為其所累,甘願接受這種模式性規范的保護!
㈧ [急]民俗案例分析4
(1)北京西城區法院或海淀區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三款,因繼承遺產糾專紛提起的訴屬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本案中,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為西城區,遺產房屋在海淀區,因此,可以向海淀區人民法院或西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許海明在本案中是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第56條第二款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3)陳宇在本案中是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本案中,陳宇認為遺產的6間房屋其中3件為自己所有,有獨立請求權
(4) 裁定訴訟中止
㈨ 司法考試五大法是哪五大法
司法考試五大法包含
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其中,民事訴訟法是包括仲裁製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