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雙罰
『壹』 勞動法中哪條說明試用期內僱傭雙方可自動解除僱傭關系,並不用受到經濟處罰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三十九、四十六條。相關條文說明如下:
1、第三十七條。內。。勞動者在試用期容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釋: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只要提前三日通知,無須理由,勞動者可解除勞動合同;
2、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解釋:在試用期間,只要勞動者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無須提前通知,單位可解除勞動合同。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試用期,單位也要舉證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而不能無理由解除。
3、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
解釋:在列舉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時,排除了第三十九條試用期解除之情形
『貳』 一人在公司兩職務工資沒雙份,罰款罰雙倍,違反勞動法嗎
首先你與國營公司或私人企業是否簽訂合同,合同是如何簽訂,有否一人身兼雙專職而沒有雙份工資及罰屬款雙倍一項,如果沒有,先不說罰款罰雙倍為不違反勞動法,單單身兼雙職沒有雙倍工資就是違反勞動法的,法律明文規定,任何企業及私人老闆,都不能用各種方式剝削勞動力資源,無論你做錯了什麼,或者損壞了企業的公共財物,只能照價賠償,私自更改罰款,你可以拿出有理有力的證據,向勞動部門申訴,勞動保障部門會安國家規定給你解決問題
『叄』 勞動法中有明確規定要提前一個月打辭職報告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要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如果沒有提前通知就離職,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賠償損失或者要求支付違約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3)勞動法雙罰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肆』 嚴重違紀被公司開除罰款勞動仲裁能勝訴嗎我要求公司補買社保和減輕罰款.並按勞動法補我每月雙倍工資~
若確嚴重違紀被開除罰款,可以對照公司制度,要求減輕罰款一樣。補交社保和雙倍工資可提出要求。關鍵要有書面證據。
『伍』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處罰是單項還是雙向呢
勞動法沒有規定,看看你當時和公司簽的勞動合同上有沒有註明遲到怎麼處罰。一般都是勞動合同上由單位規定的。如果合同上沒有寫遲到扣錢,那麼單位扣了你的錢是屬於違法。還有一些單位雖然在合同上沒有寫明,但是有可能讓你們看他們制定的上下班時間表以及遲到早退的處罰,如果你們在上面簽字也是相當於同意的。
『陸』 勞動法規定處罰是否可以雙重處罰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條 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此外,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權不受侵犯。罰款,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剝奪公民的財產權。因此,罰款屬於財產罰的范疇。依照《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公司和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當然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除非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授權。那麼,用人單位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是否有法律授權呢?1982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對於有下列行為之一(共七項)的職工,經批評教育不改的,應當分別情況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一)……(七)」。 該《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在給予上述行政處分的同時,可以給予一次性罰款」。這是我國勞動法律關系中對企業職工罰款的直接法律淵源,現實中很多用人單位也是參照了這兩條規定在其規章制度中賦予自己對員工罰款的權利。這種做法被法律理論和實踐所接受。然而,國務院 2008年1月15日發布的《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16號)明確規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被199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200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所代替,《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廢止。
也就是說,2008年1月15日以後,用人單位已經不能再根據該條例的規定,在單位的規章制度中設立罰款條款了。如果想要繼續保留對員工的罰款權利,用人單位必須重新尋找新的法律依據。那麼,《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是否有罰款這一處罰措施的相關規定?答案是否定的。縱觀這兩部法律,並沒有對用人單位的罰款權做出任何規定。只是在《勞動法》第四條提到了:「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至於對用人單位如何「依法」、依據哪部法律,來制定內部處罰規章制度沒有給出明確規定。但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的要求。對於涉及需要法律授權內容的,必須有明確的法律授權。《勞動合同法》第90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22條和第23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可見,根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對於勞動者嚴重違反法律、規章制度以及嚴重失職、營私舞弊造成用人單位重大損害的行為,用人單位只能採取解除勞動合同、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以及按約定支付違約金等措施,而並不能採取罰款的處罰。也就是說,現實中某些單位在規章制度規定或員工手冊中約定,對於員工的違章行為採取罰款的措施是沒有法律授權的。
《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柒』 勞動合同法違法解除的原因在於勞動法雙倍處罰是最高處罰嗎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第三款規定,指的是用人單位屬於無過錯性解除或終止勞回動合同,需答要支付經濟補償的。其針對的是存在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情形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是指用人單位屬於有過錯性解除勞動合同,此種情況下只是按照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因此違法解除勞動和同時,四十七條是作為八十七條的賠償計算的標准,由此可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第三款規定並不涉及第八十七條有關賠償金的規定。
進一步說《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只是針對因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而並非指《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應當支付賠償金的情況。
結合八十七條和四十七條來看,賠償的年限應該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這在《<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進一步明確了,《<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明確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捌』 公司對員工雙重扣罰有違反勞動法嗎
勞動法對員工的罰款是有規定的,但前提是:因員工個人原因給公司造成損失應賠償的或違反了公司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的,可以在員工本人月總工資額的20%范圍內扣減,但月工資余額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
『玖』 勞動法關於請事假的規定
員工因個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請假的可以請事假,事假為無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時為計算單位。員工請事假每天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1、75天;員工請事假每小時的扣薪標準是:月基本工資/21、75天/8小時。
(9)勞動法雙罰擴展閱讀:
1. 法定節假日
根據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07年修訂)》規定,我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共11天:(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1、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2、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3、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4、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2.帶薪年休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4號《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3.病假
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等有關規定,患病或非因工負傷職工的病假假期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4.探親假:
目前國家還沒有對外商投資企業及其他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的探親假作出具體規定。
5.婚假
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6.女職工產假
根據《勞動法》及國務院發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任何用人單位的女職工均享有產假,假期為98天,包括周末也法定假日。其中產前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流產的,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
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時,給予15天至30天的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者,給予42天產假。晚育的女職工,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獎勵假30天,並給予其配偶10天護理假。產假和護理假視同出勤,工資、獎金照發。
資料參考:勞動法-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