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不給公休符合勞動法嗎
⑴ 單位如果沒有公休日算不算違反勞動法
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如果公司沒有休息日的話,屬於違法行為。
⑵ 請病假一個月後單位稱不給公休是否符合勞動法
沒有不給公休的說法,請病假會影響當年的年休,具體如下:
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請病假2個月後,不享受當年年假。
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請病假3個月後,不享受當年年假。
累計工作20年以上的,請病假4個月後,不享受當年年假。
資料來源:http://www.gov.cn/zwgk/2007-12/16/content_835228.htm
⑶ 單位不放公休假 是否違法
按照有關規定,員工在工作期間,除了國家規定的公休假日外,還可以享受婚假、喪假、產假、探親假、帶薪休假等5個假期。其中,產假、婚假和喪假是明文規定的,對於所有的員工來說,不管在什麼單位,都可以享受。不過,有些假期,如探親假或帶薪休假等,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中工作的員工有詳細的明文規定。
帶薪休假在《勞動法》中明文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一般的情況,人事部的工作人員會在一個年度中發給你一張累計休假的單子。但實際上,由於工作繁忙或其他各種原因,員工並不能享受休假。為此,有的單位會把休假的天數折算成現金,補貼給員工。
⑷ 國企單位不讓休假違反勞動法嗎
1、首先職工有休帶薪年假的權利。根據2008年施行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不享受帶薪年休假的情形: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⑸ 勞動法關於公休假的規定
你說的這個應該是年假。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回滿10年的答,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根據你的情況而言,從2013年7月16日起,你就可以享受5天的帶薪休假了。
拓展資料: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網路---年假
⑹ 企業規定一定要本單位工作滿12個月才有公休是否正確,符合勞動法嗎原已在其他單位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⑺ 我咨詢一下,我們這單位每次國家公休都不給休夠,而且如果你休了這個月就沒周末,這合乎勞動法嗎
首先,就你所述情況,單位涉嫌違反勞動法:
一、根據單位性質,若為事業單位、政府機關,應依法給予公休假。新規定是工齡1-10年每年5天公休假,10-20年每年10天公休,20年以上是每年15天公休。(不含雙休日)
二、關於婚假,各地一般都有具體政策,依照各個省的政策來看,一般來說: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三、不論公休假、婚假,均為帶薪假期,不得不休,更不得剋扣工資。
其次,就你所述情況,針對單位的違反勞動法等法規、規章的行為,可提起勞動仲裁,請求依法支付工資(屬於加班工資的應按加班工資標准支付)、給予帶薪假期。
最後,貼上詳細的介紹:
我國法律關於職工休假的規定
一、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513號令)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婦女節(半天)、青年節(半天)、兒童節(一天)、解放軍建軍節(半天)等;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若適逢休息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而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適逢休息日,則不補假。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八條規定:女職工產假為九十天,其中產前休假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第九條規定:有不滿一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三十分鍾。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個嬰兒,每次哺乳時間增加三十分鍾。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以合並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的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中規定:本條應理解為:用人單位必須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有一次24小時不間斷的休息。
四、《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1、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2、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第四條規定: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累計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五、《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國發[1981]36號)已有較全面的規定。其中規定,勞動者探望配偶的,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假期為30日;未婚者探望父母的,每年給假一次,20天,若兩年休假一次,則可給假45天;已婚者探望父母的,每4年給假一次,20天。還規定,可給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休息日和法定節日在內;凡實行休假制度的勞動者(例如教師所休的寒、暑假),應在休假期間探親,若休假期較短,可予補差,探親假與路程假按照本人的標准工資(或稱基本工資)發給。國務院上述規定發布較早,對於三資、民營、私營企、事業單位是否適用該規定未作規定;集體所有制企業是否適用,由省級人民政府自行規定。
六、年休假。按照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72條的規定,企業職工原有的年休假制度仍然實行,在新規定未出台之前,企業可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中發電[1991]2號)安排勞動者休假。該文件規定,勞動者休假天數要根據其資歷、崗位等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超過兩周;一般以就地休息為主;不搞公費旅遊,也不得以不休假為由向勞動者發放或變相發放錢物。這一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的企業。
七、其他休假。除上述假期外,勞動者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還可享受婚假、喪假和產假等。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領導批准,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假。職工結婚時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職工在外地的直系親屬死亡時需要職工本人前去料理喪事的,可以根據路程遠近,給予路程假。在批準的婚、喪假和路程假期間,照發職工工資。這一規定最早見於勞動部頒發的《對企業單位工人、職員加班加點、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間工資待遇問題的意見》(1959年6月1日,[59]中勞薪字第67號)和國家勞動總局頒發的《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1980年2月20日,[80]勞總薪字29號、[80]財企字41號)。
⑻ 跟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後,公司不給公休假是否合法
原則上,肯定是違法的。
一、《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相關規定: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三、單位可以統籌安排: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三、縣級以上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應當依據職權主動進行監督檢查。
第七條 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於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於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⑼ 不給年假違反勞動法嗎
我是13年6月到14年6月以學生工實習一年 又續簽合同 到2015還沒年假 這符合勞動法嗎?
答:實習期間你還沒有畢業的話,雙方是不能簽訂勞動合同的,雙方建立的是勞務關系(勞務關系只按合同法不按勞動法)。雙方勞動關系建立以勞動合同簽訂起始時間為准。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以下簡稱年休假)。你從14年6月才跟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連續工作1年後,15年6月開始享受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