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實例結合生活實例

行政法實例結合生活實例

發布時間: 2021-12-18 15:42:37

行政法的案例

可以啊!沒問題啊!而且行政訴訟的證明責任在行政機關一邊啊!

㈡ 日常生活中能體現行政法原則的案例有哪些

行政法原則有6種之多呢……
生活中最常見的應該是合理性合法性,比如開罰單、執照吊銷、行政拘留等等。
案例多的好比醫院的病患,但大多類似

㈢ 行政法律案例

回答: 1、關於被申請人。因該案中罰款決定是由縣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上一級主管部門批內準的,根據容行政復議被申請人的實質標准, 該上一級主管部門為被申請人。

2、關於被告。該案中被告是作出該處罰決定中署名蓋章的行政機關,此外,個人認為該案中沒有符合列為第三人的對象,因被告型第三人分為三類:
(1)作出矛盾行為的其他行政機關
(2)在行政決定中署名的非行政主體
(3)原告起訴時遺漏的行政主體——針對共同行政行為,而本案中並非此類。

㈣ 請結合有關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知識,分析以下案例。

本題涉及的行政法律原則主要是信賴保護原則,即政府有義務保證自內己抽象行政行容為和具體行政行為的公信力,如果行政相對人基於政府的行政行為進行作為,而因為政府行政行為的變更導致其可預期利益受到損害,政府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本題中提到的是政府許以獎勵的許諾而又不兌現的現象,是典型的損害政府公信力的行為。對此,小楊等三人可以向該市政府提出復議申請,或者向其上級機關——省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如果復議不奏效,則可採取法律手段解決。

㈤ 有關行政法的案例,有沒有人可以分析一下。

個人認為這個應該是不予受理,因為被告不適格,法院無權自行變更被告,記住,司法權是被動的原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六、審理與判決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一)請求事項不屬於行政審判許可權范圍的;

(二)起訴人無原告訴訟主體資格的;

(三)起訴人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的;

(四)法律規定必須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未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的;

(五)由訴訟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代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

(六)起訴超過法定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訴訟必經程序而未申請復議的;

(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

(九)已撤回起訴,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

(十)訴訟標的為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的;

(十一)起訴不具備其他法定要件的。

前款所列情形可以補正或者更正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期間責令補正或者更正;在指定期間已經補正或者更正的,應當依法受理。

這個解釋在最後作了寬限規定,似乎我的答案也不是很完全,但是只有受理後才發現不符合條件的才會駁回起訴。

您的意思是法院在受理時所作的只是形式審查,但是形式審查不可以阻卻適格審查,也就是說,形式審查之中是要求是格審查的;另外行政訴訟涉及司法權對行政權的有限規制,這也是其不同於其他兩類訴訟之處,這就要求在司法審查行政時,要慎之又慎,否則會出現司法權侵害行政權。
還有如果真得如您所說的「貌似被告」存在,那麼就會對我國的司法資源造成極大的浪費。
歡迎繼續討論。

㈥ 結合案例說明行政法中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有哪些

行政行為抄合法要件包括:

1、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

行政行為的主體合法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主體要件。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2、行政行為應當符合行政主體的許可權范圍

許可權合法是指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為,這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許可權方面的要件。

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

行政行為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內容要件。行政行為的內容合法是指行為所涉及到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所謂行政行為內容適當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明確、適當,而且應當公正、合理。

4、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程序

所謂程序是指行政行為的實施所要經過的步驟、方式、順序以及時限。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不得違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種行為。

㈦ 行政法案例

《通知》行來為為抽象行政行為,該自行為的做出在鐵路經營企業和乘客間形成行政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但不具有可訴性,因為抽象性行政行為不能納入司法審查。
喬占祥購買車票的行為,是具體行政行為,具可訴性,所以如果喬占祥沒夠買車票,他就不是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相對人,就不具有請求權基礎。

㈧ 生活中有哪些關於行政法的例子

行政法有六大原則,生活中最常見的應該是理性和合法性,比如開罰單、吊銷許可證、行政拘留等等。

對於行政法,比較普遍的觀點是,行政法可以描述但不可定義。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在我國,行政法僅在學科類別的范疇內使用,前我國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

行政法的含義

行政法淵源是指行政法律規范的產生與存在形式。其應包括實質淵源與形式淵源,就法律的適用而言,通常講行政法淵源是指形式淵源,即行政法律規范的載體。凡載有行政法規范的各種法律文件或其他行政法的形式均為行政法的法源。就整個行政法的法源結構而言,包括成文法源與不成文法源兩大部分。

成文法,也稱制定法,是以成文形式出現的法律規定。一般說來,在成文法主義的大陸法系國家,成文法佔據其法體系的中心地位,特別是在行政法領域,成文法的比重更大。中國行政法的淵源是指各種成文法,全球行政法淵源通常還包括判例、行政慣例和行政法理。



㈨ 行政法案例及案例分析 1500字

訴訟時效中斷的認定——山東日照中院判決韓幫峰與聖公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發布時間:2009-09-25 08:30:48裁判要旨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 ■案情 山東省日照市聖公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聖公公司」)分4次向農行日照市東港區支行借款50萬元,第一筆20萬元期限自1997年1月8日至同年12月8日,第二筆10萬元自1997年2月27至同年12月27日,第三筆10萬元自1997年5月30日至1998年11月30日,第四筆10萬元自1997年9月28日至1999年3月28日。 第一、第二筆借款到期後,雙方協商展期至1998年11月8日。東港支行於1998年12月10日對上述兩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8年11月30日,對第三筆借款進行了催收;1999年11月20日,對第四筆借款進行了催收。2001年4月21日、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東港支行三次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公證借款催收通知書。2002年12月,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2005年12月,農行嵐山支行(由東港支行嵐山辦事處變更)與第三人韓幫峰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將50萬元債權轉讓給韓幫峰。2006年2月,嵐山支行向聖公公司送達了債權轉讓通知。 因聖公公司未還款,債權人韓幫峰起訴至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要求聖公公司償還借款50萬元。聖公公司辯稱,被訴主體已不存在,且原告的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應駁回訴訟請求。 ■裁判 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東港支行與聖公公司簽訂的四份借款合同均合法有效,聖公公司應按借款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嵐山支行將債權轉讓給韓幫峰並履行了通知義務,該轉讓行為有效。在債權轉讓前,原債權人均在兩年內進行了催收,未超過訴訟時效。聖公公司系被吊銷營業執照,仍具備法人資格,應承擔民事責任。遂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借款50萬元。 聖公公司不服,提出上訴,請求駁回韓幫峰的訴訟請求。 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前三筆借款到期後,債權人的催收行為均已超過兩年訴訟時效。第四筆借款於1999年3月28日到期,債權人於1999年11月20日、2001年4月21日進行了催收,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未辦理注銷工商登記手續,此後該公司的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債權人於2003年4月15日、2004年4月28日向聖公公司送達催收通知書,說明其有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因該公司無人簽收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應當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2006年2月,嵐山支行及韓幫峰將債權轉讓通知送至聖公公司法定代表人,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自此時至韓幫峰起訴,該筆債權未超過訴訟時效。遂判決:撤銷(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民事判決;聖公公司償還韓幫峰第四筆借款10萬元;駁回韓幫峰其他訴訟請求。 ■評析 債權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向債務人住所地送達債權催收通知,債務人處無人簽收能否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應當從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來理解。訴訟時效制度設計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進而加速社會經濟流轉,促進經濟社會生活的便捷、高效;另一目的是保護義務人,考慮歷時很長的請求權所產生的舉證困難的問題,因此賦予義務人以時效抗辯,允許其在法定期間之後可以拒絕履行。 應當看到,後一立法目的的實現是建立在權利人怠於行使自己權利的基礎上,從而以時效制度來促進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本案中,韓幫峰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到聖公公司住所地進行債權催收,足以表明其並未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聖公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後,經營處於非正常狀態,對債權人2003年4月15日和2004年4月28日送達的催收通知書,因無人簽收該致使意思表示未到達該公司這一事實,韓幫峰既無過失,也非故意,其主張權利的意思表示未到達聖公公司的責任不應由債權人承擔。故二審法院認定,債權人該兩次催收行為能夠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第四筆借款應予償還。 本案案號為:(2007)嵐民二初字第306號;(2008)日商終字第77號 案例編寫人: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 張寶華 李 紅

熱點內容
南華大學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1-08 15:00:19 瀏覽:97
金融類法律服務方案 發布:2025-01-08 15:00:19 瀏覽:833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條例 發布:2025-01-08 14:55:18 瀏覽:313
民事訴訟法追加訴求 發布:2025-01-08 14:47:46 瀏覽:811
台州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08 14:34:00 瀏覽:385
種植回收合同糾紛合同法 發布:2025-01-08 14:34:00 瀏覽:286
合同法法條釋義第222條 發布:2025-01-08 14:12:57 瀏覽:275
刑法69條70條 發布:2025-01-08 14:03:41 瀏覽:926
民法醫療保障 發布:2025-01-08 14:01:39 瀏覽:66
中國現行規章有多少部 發布:2025-01-08 13:46:25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