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實證問題研究

刑事訴訟法實證問題研究

發布時間: 2021-12-24 13:58:07

A. 刑事訴訟法碩士研究生學習課程有哪些

通常是法律學,人文關系學的學習,其中有些細節是選修內容,根據情況還有別的要學。應該是這樣。

B. 訴訟法考研幾門訴訟法課程都要考嗎,還是只選一門,例如只考刑事訴訟法的研究生可以嗎

綜合九門中選擇五門,報考科目為必選,民法不考商法和知識產權內容,憲法不考行專政法內容,綜合屬卷不考論述,法理學論述題必考。考訴訟法,除了訴訟法要看民訴和刑訴外,還要再看五門課的書(法理、綜合卷中再選四門)

C. 請高手推薦幾個刑訴法方面的比較新的論文題目。

·試論刑事訴訟法賦予被害人的訴訟權利
·論刑事訴訟審判監督程序
·刑事訴訟法原則內憲法化的容比較研究
·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面臨問題及對策
·刑事訴訟證明責任的分配與法官的證據調查權
·刑事第二審程序的審判范圍
·完善檢察權的組織保障
·附帶民事訴訟中檢察機關與被害人的關系研究
·日本的被害人保護制度及其啟示
·抑制公訴權的東方經驗
·英國的刑事上訴制度研究
·關於犯罪模式分析在我國應用的幾點思考
·我國刑事審判中的交叉詢問規則之建構
·論無罪辯護
·談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的執行難
·偵查階段之利益沖突
·認罪案件辦理的四個機制
·我國刑事審判中交叉詢問規則之建構
·審查逮捕階段實行刑事和解制度芻議
·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實證研究
·刑事證人義務與例外的價值權衡
·完善我國刑事見證制度立法之思考
·法律應該為「見義勇為」保駕護航
·議刑事審判中的無罪推定原則
·秘密偵查蘊藏的爭議與風險分析
·量刑建議制度全面推行的障礙及破解
·審理死刑二審案件檢察院應派員出庭

D. 法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法學的綜合研究方法:

①當代西方綜合法學派首倡的一種研究方法,本世紀初開始,西方法學以自然法學;分析——規范法學、社會學法學為代表,形成三派鼎立之勢。他們之間進行無休止的論戰,各持法律的研究某一側面,對其意義無限擴大,試圖抹殺其他流派存在的意義。

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一些法學家紛紛指責上述三大法學派別的偏執和排他性,認為社會的、經濟的、心理的、歷史的和文化的因素以及價值判斷等,都影響到法的制定和實施,法律應是「形式、價值和事實」的特殊結合。

因此,用任何單一的絕對因素或原因來解釋法律制度、法律現象都是不科學的,必須在法學方法論上進行一場變革,要把對法律的價值分析、形式分析和事實分析結合起來,採取全方位、多層面的研究勢態,於是,法學的綜合研究方法便應運而生。

提倡這種方法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美國的哈爾及其《綜合法學》,丁·斯通及其《法律制度和法學家推論》,博登海默及其《法理學》,以及前西德的費克納等。綜合研究的方法,目前在西方法學界已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因為以學科發展的內在規律看,流派和方法論的相互吸收、兼采博取,乃是學科發展的推動力之一。

然而,作為一種方法論,綜合研究的方法實質上是對三大流派研究方法的折衷,其涉及的內容龐雜而無邊際,仍然帶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

②從多角度、多層次來研究法律現象的一種研究方法,這些方法具體包括哲學的、歷史學的、社會學的、比較法學的、注釋法學的、價值論的、語義分析學的方法等。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可以對法律現象的各個方面、各個因素有更深刻的把握。

(4)刑事訴訟法實證問題研究擴展閱讀:

從法的形式角度說,包括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從法的體系角度說,包括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社會法刑法、國際法、程序法以及其他各種部門法;

從時間角度說,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現代法和當代法;

從空間角度說,包括該國法、外國法、本地法、外地法;

從一般分類角度說,包括國內法和國際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別法、實體法和程序法;

從表現形態角度說,包括動態法和靜態法、具體法和抽象法、紙面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現實法(如實際生效的法)等等。

法學只有將所有這些不同意義上的法盡收眼底,加以研究,才算是名副其實的法學。

E. 簡述《刑事訴訟法》中關於非法證據排除范圍的有關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六條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

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第五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八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

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對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依法予以排除。申請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的,應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第五十九條 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也可以要求出庭說明情況。經人民法院通知,有關人員應當出庭。

第六十條 對於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5)刑事訴訟法實證問題研究擴展閱讀:

非法證據的排除原則:

《五部門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

第二條 採取毆打、違法使用戒具等暴力方法或者變相肉刑的惡劣手段,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難以忍受的痛苦而違背意願作出的供述,應當予以排除。

第三條 採用以暴力或者嚴重損害本人及其近親屬合法權益等進行威脅的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難以忍受的痛苦而違背意願作出的供述,應當予以排除。

第四條 採用非法拘禁等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應當予以排除。

第五條 採用刑訊逼供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之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該刑訊逼供行為影響而作出的與該供述相同的重復性供述,應當一並排除,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偵查期間,根據控告、舉報或者自己發現等,偵查機關確認或者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而更換偵查人員,其他偵查人員再次訊問時告知訴訟權利和認罪的法律後果,犯罪嫌疑人自願供述的;

(二)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和審判期間,檢察人員、審判人員訊問時告知訴訟權利和認罪的法律後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供述的。

第六條 採用暴力、威脅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

第七條 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F. 寫刑法和刑訴方面的學年論文,選什麼題好

死刑制度的刑(訴)法學和犯罪學審查報告

1.立法機關從來沒有舉證。

2.這可以通過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和死刑制度與墮胎、基於他人要求的殺人以及參與自殺、死亡幫助的刑法規定上的比較得出結論,這里僅僅就此提出問題,不作展開。

3.因為還有死有餘辜之說。

4.要不,為什麼要立即執行?除過該原因,再也找不到其他更有說服力的理據;但是,消滅了個體的沉重肉身,並沒有消滅罪惡的根源問題。

5.社會達爾文主義。

6.Jescheck/Weigend, Lehrbuch des Strafrechts. Allgemeiner Teil, 5.Aufl.1996, S.13.

7.處決和解一方就是排除和解的純粹報應。

8.死刑消滅了行為人的將來;死刑犯不可能重新犯罪,再犯率為零。

9.參見注(6),第741頁。如果國家對面臨的犯罪僅限於防止,就不會滿足社會成員的公正需要,必然會重新回到濫用私刑上去。 參見注(6),第64頁。

10. 指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的刑罰目的的矛盾關系(Antinomie der Strafzwecke)。 可以推測但不可證明的是,抵償罪責意義上的公正的刑罰以理想的方式考慮到了一般預防的願望, 但是以威懾目的為重心純粹以公眾或政治所期望的穩定社會秩序的結果來設計刑罰制度,會出現為了日益滋長的長治久安的公共福利思想而犧牲對於個體的刑罰公正的危險, 死刑制度正是這種危險的殘酷現實。

11.Roxin, Claus: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 I Grundlagen Aufbau der Verbrechenslehre. 3. Aufl., 1997, S.62. 他認為, 刑罰服務於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的目的。 刑罰的嚴重程度受制於罪責的程度, 只要這種刑罰的嚴重程度對於特殊預防的需要是必要的並且不阻礙一般預防的最低要求, 就不能超越行為的罪責程度。

12.一般預防以犯罪學理論上的學習論為根據,也就是說,犯罪人之外的人,從對犯罪者的懲罰中學習到教訓,從而,影響本人行為的選擇,然而,學習論本身並不是能夠自圓其論的知識論,因為它不能回答行為的第一個人又是向誰學習的?另外,犯罪學目前還沒能回答自己的問題:人為什麼去犯罪?人為什麼不去犯罪?不去犯罪的原因肯定不會僅僅是由於刑罰的存在,要不然,就沒辦法解釋:既然刑罰存在了而且不斷地處罰犯罪人,但是每天都有而且將來肯定會有犯罪的發生?同時,社會心理學上的 「心理強制論」和犯罪學上的經濟理性人論也是一般預防理論的基礎。 一般預防優先的刑罰理論容易導向治亂國用重典的重刑政策。

13.Weigend, Thomas: Resozialisierung –die gute Seite der Strafe? In: Muss Strafe sein? Kolloquium zum 60 Geburtstag von Herrn Professor Heike Jung. 1.Aufl., 2004, S. 181-193. 藉助於刑罰的再社會化思想的實質在於,通過合比例的制裁來抵償行為罪責並使得行為人得以改善。再社會化原則和思想,可以從國家的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人權及人的尊嚴的根本原則中推導出來。再社會化,一方面是犯罪行為人對於國家的基本權利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它是國家的憲法義務。任何犯罪行為人可以要求社會主義國家尊重其紮根於人的尊嚴中的人格發展權,這種人格發展權的尊重可以通過向其提供各種必要的幫助,使其重新融入社會並過上一種不再有刑罰的生活的方式得以實現。

14.Hoche, Die Todesstrafe ist keine Strafe, MschrKrim., 1932, S.553-558. Antonia Seitz, Die Todesstrafe ist keine Strafe. Von der Beteiligung bedeutender Mediziner an Fragestellungen um Verbrechen und Strafe,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Todesstrafe 1865 bis 1933, im deutsch-italienischen Vergleich. 1.Aufl., 2003.

15.Albrecht, Hans-J??rg. ??ffentliche Meinung, Kriminalpolitik und Kriminaljustiz.2004, S.453-483.

16.這種瘋狂化的一般現實程度還有待犯罪統計的進一步支持。

17.這種對死刑判處和執行的感受可以從社會心理學和法心理學的角度進行進一步的實證調研分析。

G. 我想報考刑事訴訟法的研究生,但不知道哪個學校好

你要是說好:4 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 武漢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西南政法大學 吉林大學 廈門大學 清華大學 復旦大學

H. 刑事訴訟法考研院校難度排名

2017刑法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全國共有20所招收刑法學專業研究生的學校內參與了排名,容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國政法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學,排名第三的是中國人民大學,

排名是越靠前的理論上考研難度越大!以下是刑法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具體名單:

I. 刑事訴訟法是一部什麼法律它用於解決什麼問題它由哪些內容組成你在學習中可用於實際生活的知識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
名詞解釋
所謂訴訟,就是平時所講的「打官司」,訴訟法就是關於如何打官司方面的法律規定。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訴訟,主要有民事訴訟(即民事糾紛方面的官司)、行政訴訟(即公民與有關國家機關之間的糾紛方面的官司)和刑事訴訟。刑事訴訟則是有關犯罪方面的官司。大家知道,中國刑法規定了哪些行為是犯罪行為,犯了罪又應當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判什麼刑。關於刑法規定的這些有關犯罪的案件,一旦發生了,要找哪些部門告狀,怎樣告狀,需要什麼樣的證據,如何請律師,哪些案件當事人可以自己到司法機關告狀,哪些案件則是由有關的司法機關直接調查辦案,公安機關如何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對偵查、審判如何進行法律監督,法院又如何對這些有關犯罪的案件進行審理以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這些司法機關之間在辦理犯罪案件時如何進行分工等等,這涉及到從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到執行刑罰等一系列訴訟程序如何具體操作。這樣就需要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作詳細、明確的規定,才能確保刑法的實施。刑事訴訟法就是這樣一部確保刑法實施的訴訟程序方面的法律。有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受害當事人告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所聘請的律師和辯護人如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義務,司法機關辦理案件就有了行為規范,整個刑事訴訟過程就有章可循。
刑事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刑事訴訟法單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的刑事訴訟法典。在中國是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指一切與刑事訴訟有關的法律規范。
法律淵源
刑事訴訟法的淵源是指刑事訴訟法的表現形式,是刑事訴訟法律規范的存在形式或載體。中國刑事訴訟法的法律淵源有以下幾種:
憲法
憲法作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規賴以產生、存在、發展和變更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一個國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同樣,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和修改,也必須以憲法為根據。通過制定刑事訴訟法,將憲法中有關刑事訴訟程序的抽象的法律規范變為可操作的、具體的刑事訴訟法的法律條文,使憲法精神得到具體化。中國刑事訴訟法第1條明確規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憲法中規定的如國家維護社會秩序,鎮壓叛國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制裁危害社會治安、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和其他犯罪活動,懲辦和改造犯罪分子(第28條)、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第125條)等內容,都在刑事訴訟中得到了體現。在現代法治國家,刑事訴訟法被稱做「憲法的適用法」、「應用憲法」、「國家基本法之測震器」,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被提升到憲法的高度。在中國,這方面的研究比較薄弱,應當加強從憲法、憲政的高度來關注刑事訴訟、關注刑事司法。
刑事訴訟法典
指1979年7月1日通過的,1996年3月17日修正的刑事訴訟法,這是中國刑事訴訟法主要的法律淵源。
有關法律
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中有關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刑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國家賠償法、監獄法、律師法等。
有關法律解釋
主要是指1998年1月1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六機關《規定》)、1998年6月2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法院《解釋》)、1999年1月18日公布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1998年4月20日公布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公安部《規定》)。
有關行政法規、規定
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和主管部、委、局制定的規定中有關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國務院制定的看守所條例等。6.有關國際條約。中國目前加入的與刑事訴訟有關的國際條約有《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處罰公約》、《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准規則》(《北京規則》)以及中國政府已簽署尚待批準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當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317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有關於刑事訴訟程序具體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中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制定依據
為了真正保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依法辦案,以達到確保刑法的施行,從而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懲治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的根本目的,必須制定一部內容詳盡和明確的刑事訴訟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邪教與社區法律顧問講座 發布:2025-04-27 13:35:20 瀏覽:7
條例十六 發布:2025-04-27 13:34:40 瀏覽:593
婚姻法夫妻經濟獨立的規定 發布:2025-04-27 13:34:31 瀏覽:853
多主體社會法 發布:2025-04-27 13:16:53 瀏覽:107
合同法304條 發布:2025-04-27 13:16:34 瀏覽:554
經濟法如何制定與實施 發布:2025-04-27 13:06:18 瀏覽:327
廢水廢氣的國家法規 發布:2025-04-27 12:55:09 瀏覽:942
隆林人民法院 發布:2025-04-27 12:54:57 瀏覽:350
勞動法哺乳期婦女 發布:2025-04-27 12:50:24 瀏覽:530
台州知名律師 發布:2025-04-27 12:50:13 瀏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