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是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是

發布時間: 2022-04-16 18:33:33

A. 法律 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怎樣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
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保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保密工作。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以下簡稱機關、單位管理本機關和本單位的保密工作。
機關、單位應當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護措施,開展保密宣傳教育,加強保密檢查。 國家對在保守、保護國家秘密以及改進保密技術、措施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獎勵。
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1、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2、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3、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4、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5、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6、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7、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
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秘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四條 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簡稱保密工作),實行積極防範、突出重點、依法管理的方針,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第十一條 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會同外交、公安、國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關機關規定。
軍事方面的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由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的規定,應當在有關范圍內公布,並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調整。

B. 法律行政法規公開的事項

法律分析: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四條 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簡稱保密工作),實行積極防範、突出重點、依法管理的方針,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

C. 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公開的是國家秘密嗎

1政務公開制度指行政機關向行政管理相對人和社會大眾公開履行行政職能的標內准、要求、程序的機關效能監察容制度。2各單位依據行政管理相對人事方便、行政要求公開透明、行政行為接受監督的基本原則實行政務公開。3各單位崗位工作人員(包括借調人員)應遵守本制度。4公開制度的基本內容和形式:一、機關工作人員的相片、名字、部門、職務、職責;二、機構設置、行政職能、位置分布;三、事程序、事許可權、事時限;四、土地、礦產業務情況及受理科室、進度、結果;五、土地、礦產業務收費依據和標准;六、其它公開內容。以上公開內容可根據通常做法用牆上懸掛、桌上擺放、佩帶身份牌、編印事服務指南、公示欄張貼、上網路公示、電子觸摸屏或滾動屏幕以及其它公眾媒體公開等形式。5效能監察領導小組每季度一次和每月不定期檢查各部門、有關單位公示制度的執行情況。6凡應該公示而沒有公示以及公示內容不規范、不標準的,效能監察領導小組書面責成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給予通報批評。7政務公開制度的執行情況作為單位、部門、個人的年終考核考評的一項內容,並由效能監察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檢查並提出獎懲建議。

D. 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公布是法規和規章發揮法律效力

行政法規和規章在公布時都會同時規定生效或實施的時間,生效或實施的時間就是法規和規章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

E. 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有哪些

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有哪些

法律分析:

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主要有除了是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那些事項不可以公開的,其他事項一般而言都是可以公開的。我國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例如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是其他有關組織的切身利益的,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信息。還要的就是有關政府信息是需要廣泛的公眾知曉或者是參與其中的,也是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內容。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第九條規定:行政機關對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

F.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公開嗎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是應當公開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回秘密答法》第四條 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簡稱保密工作),實行積極防範、突出重點、依法管理的方針,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

第二十九條 機關、單位公開發布信息以及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工程、貨物、服務進行采購時,應當遵守保密規定。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五條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熱點內容
公司印章的法律風險 發布:2025-02-14 04:25:21 瀏覽:700
北京李華律師 發布:2025-02-14 04:20:19 瀏覽:423
中介官司法規 發布:2025-02-14 04:17:01 瀏覽:647
財經法規案例分析無紙化練習 發布:2025-02-14 04:15:32 瀏覽:325
合同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14 03:59:49 瀏覽:683
人力資源和經濟法 發布:2025-02-14 03:54:40 瀏覽:8
行政法有侵權必有救濟 發布:2025-02-14 03:46:04 瀏覽:677
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2-14 03:23:43 瀏覽:9
深圳華旭司法考試 發布:2025-02-14 02:45:41 瀏覽:739
北海司法學校 發布:2025-02-14 02:08:12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