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黨政機關合同工勞動法

黨政機關合同工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4-16 20:54:26

㈠ 政府機關單位里的聘用人員能不能享受新勞動法的同工同酬

這個很難講。公務員適用公務員法,其餘普遍適用勞動合同法,而機關單位的聘用版人員則普遍適權用的是你們本市政府所下發的文件,也就是說,你的單位需要按照政府的要求對你們進行聘用,你們的工資等各項標准實際是由你們本地政府定的。而不論是勞動與社會保障還是法院或者是人事局都是吃政府財政的,你懂我意思。其實很多單位都是這樣,就這個標准,你願意干就干,不願意干走人,提要求你就是刺頭,法律是法律,現實是現實。

㈡ 政府機關合同工

待遇依照當地的經濟水平來確定,受到合同約束,肯定不會比正式工的好。

政府部門屬於用工主體的,同樣受勞動合同法的約束和調整。

用工代為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就應該以雙方之間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所約定的工資數額進行發放,但是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否則就是違法。

㈢ 勞動法事業單位合同工是怎麼規定的

事業單位來聘用制單位和員自工受勞動合同法約束。
事業單位聘用制,即事業單位與職工通過簽訂聘用合同,確定雙方的聘用關系,明確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其基本特徵是科學設崗、平等競爭、全員聘用、嚴格考核、合同管理。
1.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
《勞動合同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幾類不適用的人有:
(1)公務員、執行公務員制度的勞動者;
(2)現役軍人;
(3)農村勞動者(鄉鎮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
(4)家庭保姆。

㈣ 職工,集體工,合同工,臨時工是否在勞動法上一樣

這四個名詞是不一樣的含義。

職工,舊時指工人。目前通指我國企事業、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勞動者、工作人員。

大集體職工是指大集體所有制企業中的職工,是指財產屬於城鄉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經濟組織。

所謂「大集體職工」就是大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職工,主要是城鎮和鄉村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較大類型的企業職工。

合同工(contract worker),企業、事業單位通過簽訂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採取書面形式,內容包括時限、任務及共同遵守的各項義務等。

臨時工泛指在工作場所里非正式僱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臨時工又分成約聘僱員與人力派遣兩類。聘用臨時工的目的是為了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例如因為長工放產假,所以聘臨時工當替工。

關於待遇問題:目前,在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里,由於編制問題,編內人員由財政撥付,編外合同制人員由單位支付,所以待遇存在差別。但因為在編人員一般是參照公務員法,而編外人員參照勞動合同法,所以即便待遇天差地別,也屬於法律規定的范疇。

有以下區別:

1、代表集體不同

職工是90年代對工人的統稱,集體工是指簽訂集體合同的工人,合同工是個人,臨時工是口頭約定以日結工資的工人

2、形式不同

職工,集體工和合同工都是以合同形式確定的,臨時工沒有合同

3、勞動分配所得不同

職工和合同工是月結工資的工人,勞動所得為個人所有;臨時工日結工資個人所有;集體工按照集體分配勞動所得

(4)黨政機關合同工勞動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十八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第二十條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延續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二十一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二十二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第二十三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第二十四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勞動合同,工會有權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三十一條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第三十三條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第三十四條集體合同簽訂後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五條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㈤ 勞動法對事業單位合同工的規定

事業單位合同工可以隨時辭職嗎

不可以隨便辭職。事業單位的合同工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向用人單位提出辭職。即試用期內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試用期後的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即可以合法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事業單位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事業單位適用本法,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如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其錄用工作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不適用本法。
2、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的是勞動合同,適用本條的規定。
3、事業單位如醫院、學校、科研機構等,有的勞動者與單位簽訂的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的,就要按照本條的規定執行;有的勞動者與單位簽訂的是聘用合同,簽訂聘用合同的,就要按照本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即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另有規定的,就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的規定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沒有特別規定的,也要按照本法執行。
事實上,正兒八經的可能是在私企工作的這些員工的工資收入都是比較高的,像是事業單位或者是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收入雖然說比較穩定,但跟現在的物價水平相比收入並不算高。可由於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是比較特殊的,所以,像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這些工作人員,都不能隨意在外兼職。

㈥ 勞動法對政府聘用合同工的待遇

勞動法對政府聘用合同工的待遇如下: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內動報酬的容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6)黨政機關合同工勞動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需要注意的是,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設定的。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㈦ 政府部門的合同工適用於新勞動法裡面的勞務派遣臨時工嗎

目前我國存在用工的制度:1,職工。這一類屬於老一輩的稱呼,目前已經沒有新進職工了。所謂的職工,是指勞動法實施以前已經在國有企業取得正式用工資格的人員。2,合同工。目前主要的全日制用工方式,只要用人單位全日制用工,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必須與員工簽訂合同。3,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編制人員。屬於國家/地方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用人,一般參照公務員法。4,靈活就業人員。即從事非全日制用工,每天在同一家用人單位或僱主那工作不超過4小時的工作,這種情況一般按天或者小時計算工資,用人單位或僱主可以不簽合同,不交保險。關於待遇問題:目前,在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里,由於編制問題,編內人員由財政撥付,編外合同制人員由單位支付,所以待遇存在差別。但因為在編人員一般是參照公務員法,而編外人員參照勞動合同法,所以即便待遇天差地別,也屬於法律規定的范疇。另外,原國企職工目前依然在職的,和新進的合同制員工,根據勞動合同法同工同酬原則,理論上待遇應當相當。但是有些地方依然有差異:1,工齡工資。這一塊是法律允許的。有的單位工齡工資很高,一年工齡折算到每個月達到70-80,一個工作20年的老職工和一個新進員工,同崗待遇差上千塊的最大差異在這邊。2,崗位不同。也就是說,廠長和工人待遇肯定有差異。以上的差距屬於合法差距,但目前,一些單位利用勞務代理方式,採取差別用工,屬於打法律擦邊球。如某大型移動通信運營商,用工採取差別待遇:同一個部門,部分崗位設為本企業用工,部分崗位一律設為勞務用工。由於用工主體發生了變化,所以即便企業給本企業僱工和勞務工待遇差別巨大,因為所屬單位不同(一個是企業合同工,一個是勞務公司合同工),即便依照勞動合同法同工同酬投訴也無法勝訴。

㈧ 行政機關招聘的合同工什麼情況下可以開除依據是什麼

上海陳公權律師為你解答:
行政機關招聘的合同工適用勞動合同法,通常情況下不能開除,除非員工違紀等。
望採納。

㈨ 政府機關使用編制外的合同制職工加班的需要支付加班工資嗎如何計算加班工資

應當支付加班工資。政府機關聘用的合同制職工,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應當依法計算並支付加班費。加班費標准為日常工資標準的1.5倍,雙休日加班的,支付2倍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的,支付3倍工資。

熱點內容
合同法多少年 發布:2025-02-14 03:59:49 瀏覽:683
人力資源和經濟法 發布:2025-02-14 03:54:40 瀏覽:8
行政法有侵權必有救濟 發布:2025-02-14 03:46:04 瀏覽:677
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學 發布:2025-02-14 03:23:43 瀏覽:9
深圳華旭司法考試 發布:2025-02-14 02:45:41 瀏覽:739
北海司法學校 發布:2025-02-14 02:08:12 瀏覽:574
修改工作時間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4 02:01:28 瀏覽:288
立法動力 發布:2025-02-14 00:37:34 瀏覽:699
棄嬰道德 發布:2025-02-14 00:29:07 瀏覽:668
勞動法一年工齡一個月工資 發布:2025-02-13 23:02:38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