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是誰指控

行政法是誰指控

發布時間: 2022-04-17 08:22:33

A. 行政法規誰制定的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依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有關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和外事等方面的各類法律法規。由於法律中關於行政權的規定往往更具原則性和抽象性,需要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是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主要形式。
行政法規的基本特徵:
1、沒有統一完整的行政法規范;
2、行政法規范表現為多種法律形式,是由各種不同效力層次的行為規范構成的統一體;
3、行政法規范眾多,內容廣泛;
4、行政法規范具有明顯的可變性;
5、行政程序規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種行為規范,通常與行政實體規范交織在一起,並存於同一法律文件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第六十七條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B. 行政訴訟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一般提起行政訴訟的人,就是原告,都是被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所侵害的對象,被告是造成侵害的國家機關。該題的答案是A,而非C,有時答案也存在問題,要相信自己

C. 行政法管轄權

一、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管轄法院為海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
二、專行政主體為煙草站的屬主管煙草局。由煙草局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違背一事不再罰原則。一事不再罰是指對同一個行政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多次同一種類的處罰,主要指不得進行多次罰款。案例中沒有出現相同種類的不同次處罰。

D. 行政法規由誰制定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法律依據:《憲法》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監察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E. 行政法規是由誰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依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有關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和外事等方面的各類法律法規。
由於法律中關於行政權的規定往往更具原則性和抽象性,需要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是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主要形式。
行政法規的基本特徵:
1、沒有統一完整的行政法規范;
2、行政法規范表現為多種法律形式,是由各種不同效力層次的行為規范構成的統一體;
3、行政法規范眾多,內容廣泛;
4、行政法規范具有明顯的可變性;
5、行政程序規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種行為規范,通常與行政實體規范交織在一起,並存於同一法律文件中。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F. 行政訴訟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行政訴訟原告一般是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行政訴訟的被告指被原告起訴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權益和與之發生行政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行政訴訟的被告不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而是行政機關本身。
行政訴訟原告指對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規定,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受理、審理並作出裁判的活動。簡言之,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適用司法程序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九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一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五條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G. 行政法最早是誰提出的

這個問題在中國應該沒人能回答你。行政法起源於法國,法國行政法學形成是在1870年代,回在此之前從答1810年代開始就有人在從事行政法的研究,但是行政法概念應該早於這個時期。
對這個問題,國內學者由於資料原因沒有人能夠真正解決,關保英《外國行政法編年史》也沒有解決。

H. 行政訴訟被告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分析】
行政訴訟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訴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權益和與之發生行政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必須明確,行政訴訟的被告不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而是行政機關本身。在行政訴訟中,行政主體始終作為被告,這是行政訴訟的一大特點。在作出某一具體行政行為後,該行政機關被撤銷的,法律規定,由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作為被告;另外,還有就是,行政機關被撤銷後,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在這種情況下,應由決定撤銷原行政機關的上級行政機關或上級行政機關指定的行政機關作為被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I. 行政法規定是由什麼制定的

一不是根據行政法規定,是根據國家《立法法》的規定,因為只有《立法法》才是講這個方面的法律。
二是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沒有制定部門規章。依據是根據2000年國家《立法法》第七一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限范圍內,制定規章。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是衛生部的內設機構,沒有這個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修正同日公布施行)第六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民主法治。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的社會。所謂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民主法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又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這是因為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只有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才能使人民群眾和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好地發揮出來,才能促進黨和人民群眾以及執政黨和參政黨、中央和地方、各階層之間、各民族之間等方面關系的和諧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

熱點內容
勞動法簡答題試題 發布:2025-04-23 03:07:41 瀏覽:116
刑法體系題 發布:2025-04-23 03:07:31 瀏覽:12
新的巡視工作條例 發布:2025-04-23 02:45:03 瀏覽:899
刑事案件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23 02:30:54 瀏覽:849
廣州司法考試考場 發布:2025-04-23 02:23:44 瀏覽:629
江華法律援助 發布:2025-04-23 02:18:47 瀏覽:454
社民法西斯 發布:2025-04-23 02:04:21 瀏覽:944
雲浮法院陳 發布:2025-04-23 02:01:50 瀏覽:906
中國遺產稅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3 01:58:00 瀏覽:980
安徽徽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3 01:53:43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