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扣押金在勞動法多少條
A. 用人單位不得收取押金的規定是第幾條法律上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1、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內勞動者,不容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2、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B. 公司每個月扣押金合法嗎
用人單位扣押金違法。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對違反以上規定的,勞動者可向公安部門和勞動部門舉報,兩部門應責令用人單位立即將其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C. 勞動法允許企業扣押金嗎
不允復許,用人單位制不能這樣做,是違法的。用人單位不能向勞動者收取貨幣作為「入廠押金」,對擅自收取抵押金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進行舉報或者投訴,要求勞動監察大隊依法處理,勞動監察機構應當責令用人單位限期將押金退還給職工本人。
D. 用人單位能私自剋扣押金不退嗎有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啊
1、嚴格禁止單位收任何押金。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第二條規定,企業不得向職工收取貨幣、實物等作為「入廠押金」,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暫住證和其他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對擅自扣留、抵押職工居民身份證等證件和收取抵押金(品)的,公安部門、勞動監察機構應責令企業立即退還職工本人。
2、這個規定已經在2003年廢止,但1995年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4條有同樣規定。
3、遺憾的是,現行國家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企業收押金的處罰,不過,如果企業是用扣工資的方式來收押金,那就是剋扣工資。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
4、將在2008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收押金的處罰辦法。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E. <勞動法>里有沒有規定,不能收扣押金
有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F. 扣留押金及不還押金觸犯了哪條法律呢
你好!
是違法的,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剋扣員工工資、收取押金,企業的這一做法已經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你可以去當地的仲裁中心申請仲裁,仲裁結果出來後可去法院起訴,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G. 勞動法有沒有關於押金的規定
【招工 押金 身份證】《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不得扣押勞動內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容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H. 勞動法中,關於押金的規定是什麼樣的在第幾條
勞動部關於印復發《關於貫徹執制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24、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物)。對違反以上規定的,應按照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勞部發[1994]118號)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執行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有關規定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4]256號)的規定,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I. 企業收押金違反勞動法嗎
違法。
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內和其他證件,不得要容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