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規范
❶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什麼該如何去理解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定義理解:
一是指導行政法制定、執行、遵守以及解決行政爭議的基本准則,是整個行政法的理論基礎,是貫穿於整個行政法的主導思想和核心觀念。它又分為實體性基本原則和程序性基本原則.
二是貫穿行政法之中,指導行政法的制定和實施等活動的基本准則,它是人們對行政法規范的精神實質的概括,反映著行政法的價值和目的所在。
三是貫穿行政法律規范之中,指導行政權的獲得、行使及對其監督的基本准則,也是揭示行政法基本特徵並將其與其他部門法區別開來的主要標志。
四是只貫穿於行政法始終,指導行政法的制定和實施的基本准則或原理,是行政法精神實質的體現,是行政法律規范或規則存在的基礎。
❷ 以行政法規范的性質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哪些種類
行政法的分類:
1、以行政法內容為標准,分為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監督和救濟法。
2、行政法規范的性質為標准,分為實體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3、有無隸屬關系為標准,分為內部行政法和外部行政法。
4、調整范圍為標准,分為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❸ 我國憲法所確認的行政法規范和原則有哪些
我國憲法作為行政法發源,其包含的行政法規范主要有:(一)關於行政管理活動基本原則的規范。如關於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原則、人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原則、保障人權和保障公民權利自由的原則、法制統一的原則、工作責任制原則、民族平等原則、行政首長負責制原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接受人民監督的原則的基本原則規范。(二)關於國家行政機關組織、基本工作制度和職權的規范;觀音國務院各部委和審計機關的基本職權規范;關於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織、基本工作制度的基本職權的規范;關於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組織、基本工作制度和基本職權的規范;關於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組織、基本工作制度和基本職權的規范等。(三)關於國家行政區域劃分和設立特別行政區的規范。(四)關於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范。如關於公民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私有財產權,獲得賠償、補償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權,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留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社會保障權以及服兵役的義務,納稅的義務,遵守法律、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的義務的規范。(五)關於保護外國人合法權益和關於外國人義務的規范。(六)關於國有經濟組織、集體經濟組織、外資或合資經濟組織以及個體勞動者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的規范。如關於國有企業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享有自主經營權的規范、關於集體經濟組織在遵守有關法律的前提下享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自主權的規范、關於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有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合法權益,對非公有制經濟予以鼓勵、支持和引導,並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的規范等。(七)關於國家發展教育、科學、醫療衛生、體育、文學藝術、新聞廣播、出版發行等事業方針政策的規范;關於發揮知識分子作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行計劃生育、保護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規范;關於加強國防、保衛國家安全和維護社會秩序的規范等。
❹ 行政法它是如何控制和規范行政權的
首先從上來說,行政法就是來約束和監督行政權力行使的。其次,在我國,調整行政機關內部關系,也就是行政機關內部人員出現了問題該怎麼解決,我國的法律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調整行政機關外部法律關系主要有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這兩部法律主要是規范行政權力行使的規范的,最後,對於在前兩部分,如果行為人對行政機關的行為不服,或是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可以提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❺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
資料擴展: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既包括行政法的實然狀態的原則,又包括行政法的應然狀態的原則。包括以下原則:行政法治原則、適度性原則、互動性原則、程序正當原則。
不同的定義體現了對行政法基本原則認識的逐步深化,也體現了其所依據的行政法基礎理論的發展。四種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概念都包含了相同的含義,即對行政法制定、實施等全部活動具有指導作用。
在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功能中,其「指導」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才是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行政法基本藉以建立和展開的基礎。
❻ 請問行政法其包括哪些法
行政法 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回行政法包括行政實體法和行政程序答法兩部分:
1、實體法包括: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等。
2、程序法包括:行政訴訟法等。
❼ 行政法的核心是規范A行政機關B行政相對方C行政權D行政行為
C、行政權。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版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權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一般說來,在成文法主義的大陸法系國家,成文法佔據其法體系的中心地位,特別是在行政法領域,成文法的比重更大。中國行政法的淵源是指各種成文法,全球行政法淵源通常還包括判例、行政慣例和行政法理。
(7)行政法的規范擴展閱讀: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行政法的精髓,貫穿於行政立法、行政執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監督之中,是指導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廢除並指導行政法實施前基本准則。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
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
❽ 行政法是什麼
【法律分析】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五條 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原則。
第六條 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便民的原則,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
❾ 行政法基本原則的規范化的規范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在行政法調控行政權的歷史長期時期中形成,並由行政法學者概括歸納出來的,是學者們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從中抽象出來的一些較為普遍使用的規則,但不同學者因其概括、歸納方法不同,對基本原則的表述和對基本原則規范化的標准認識不同,以及各國行政法本身的差別很大(這種差別遠大於各國民法、刑法),因此要抽象歸納出若干共同的有一般原則是非常困難的。
但行政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總有共性的東西來遵循,也總會有一個具有統一性和穩定性的基本精神把數量眾多,易於變動的行政法規范貫穿起來。而且這也是現代行政法發展的需要,因為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指導行政法的制定、執行和遵守,規范行政行為和提供行政爭議解決基本原則,體現行政法的基本精神實質,是行政法的具體原則和規則存在的基礎;反應著行政法價值目標,是行政法理論中帶有根本性的問題。現代各國行政法也紛繁復雜,行政基本原則也各執一說,比較混亂,不利於行政法的施行和發揮行政法的控權功能,實行法治,所以行政法基本原則要規范化,也可以先非特別理性的先法定化,在以後的實踐中來完善。
目前我國現行法律規范體系中,已有的行政法治基本原則包括四方面內容:A行政合理原則;B行政合法性原則;C,民主性原則;D,責任行政原則。
其中行政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則可以規范化。首先,對於行政合法性原則,它要求A,依法指必須一句憲法、法律、法規、規章;B,政府必須依法的明文規定行政;C行政行為必須在實體和程序兩方面合法;D,行政行為必須依法接受相對人的監督。依法行政原則符合行政法控權的價值取向。而且從我國相關行政法來看,對行政合法性原則都有相關的總則性和規定和具體規定。並且合法性原則從其內容來看,吸收了越權無效原則,行政權責一致,程序法定原則,法律保留,法律優先原則的精神內涵。所以具備了規范化的條件。
其次,合理性原則。其要求正當性,平衡性和情理性。首先從各行政法條裡面可以看出我國對於行政合理性的具體規則,例如行政處罰顯示公正,可以判決變更的規定等。其次,行政合理性原則包含了比例原則、信賴保護原則、行政效益原則、行政公正原則的基本內涵。行政合理性原則的更為外延性擴展內涵讓其具備規范化的條件。
如果能規范化,行政法治化運行將會更加公正,合理,有效。它將作為體現行政法價值目標的基本准則,貫穿於行政法律規范之中,對於加強和完善行政法治具有重要意義。A,指導功能。它直接為次級規范的產生提供依據,作為練習行政法價值目標和行政法具體規則的樞紐,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可以在較大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知道行政法制的建立和完善,對行政法的整體構造具有重要意義。
B,解釋功能。在具體規范出現瑕疵時,運用規范化的基本原則進行解釋,會更統一,不會產生混亂,而不能即使解決行政爭議。
C,協調功能。規范化的基本原則更加為准確理解、適用和遵守行政法律規范提供依據,也有助於發現並糾正行政法體系中的不協調現象,保證行政法體系的完整、有序及協調。
另外還有補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