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49條五十條51條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第50條第64條第1款規定
您好!有關條款內容附後。謝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貳』 民事訴訟法,第50,51,52條的具體規定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50,51,52條的具體規定是:
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2)民事訴訟法49條五十條51條擴展閱讀:
2013年1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新《民事訴訟法》)正式生效,新法在民事訴訟證據方面作了較大的修改:
在原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七類證據基礎上新增加了一類電子數據證據,以解決法律條文與司法實踐脫軌的問題;
「鑒定結論」的稱呼也被改變,成為「鑒定意見」,使之更符合證據的內在特性;
同時對原來的證據排列體系作了調整,把當事人陳述放在八種類證據之首,加強了當事人陳述的地位。
從這些修改的內容可以看出修法專家在證據方面的良苦用心,其對證據方面內容的修改所作的努力也值得認同。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來和國民事訴訟法源》
第四十九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第五十一條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主要是起訴、上訴、反駁、和解、反訴等訴訟程序的相關規定。反駁訴訟請求,提起反訴,不需要在判決書下達後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4)民事訴訟法49條五十條51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主要是起訴、上訴、反駁、和解、反訴等訴訟程序的相關規定。
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是訴訟代理,像律師、 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第四十九條規定的是訴訟代理, 請人幫你"打官司"。一方面當事人法律知識可能有限,一方面當事人可能公務繁忙, 抽不出時間參加庭審。所以法律規定了訴訟代理制度以解決類似的問題。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五十一條五二條是什麼意思
50條是抄關於當事人的訟訴權利襲的,可以委託代理,可以查閱案卷資料。
51條是關於和解的,當事人之間可以通過和解後撤訴的或是製作調解書的方式結案。
52條是原告在起訴後可以放棄或變更訴訟請求,被告的承認與反訴與否都是雙方各自的權利。
『陸』 民事訴訟法49條50條51條內容
2012年8月31日通過,自復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制的《民事訴訟法》第49、50、51條內容如下:
第四十九條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第五十條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條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柒』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是什麼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7修正)
第五十條: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條: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7)民事訴訟法49條五十條51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 :【釋義】
這是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前,當事人有權通過互相協商,達成解決爭議的和解協議,以終結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釋義】
反訴是指在一個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訴訟法上稱為本訴)程序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原告為被告,向受訴法院提出的與本訴有牽連的獨立的反請求。
該權利亦是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的重要體現,是本訴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權利,是保障本訴被告人民事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釋義】
訴訟標的是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間所爭執的需要通過審判機關的審判活動予以解決的民事、經濟法律關系,亦即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每個訴訟都有特定的標的,一般由原告的訴訟請求決定。
『捌』 民事訴訟法第50條51條52條內容
法律分析: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前,當事人有權通過互相協商,達成解決爭議的和解協議,以終結訴訟。 訴訟代理人,是指依照代理權,以當事人名義代為實施或接受訴訟行為,從而維護當事人利益的訴訟參加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