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2013證據保全第條

民事訴訟法2013證據保全第條

發布時間: 2022-04-17 17:33:57

『壹』 訴前證據保全的具體內容

一、訴前證據保全是證據保全的一種,2012年新民訴法明確了證據的訴前保全回制度答,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二、近年來,我國雖然先後在《海事特別程序法》、《商標法》、《專利權法》、《著作權法》、《仲裁法》以及其他相關司法解釋中規定了訴前證據保全制度,從而填補了訴前證據保全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但由於該制度目前只能在知識產權糾紛和海事糾紛中使用,而對於其他民事糾紛的訴前證據保全只能採用證據保全公證,尚難以滿足司法實踐的客觀需要。
相關法條: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證據保全的其他程序,參照適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關規定。

『貳』 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中關於證據保全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主要的我找到三條,希望能幫助到你。 《民事訴訟法》74條:在證據可能版滅失或者以後難以權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民事訴訟證據規定》23條:當事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訴前保全證據的,依照其規定辦理。 24條:人民法院進行證據保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查封、扣押、拍照、錄音、錄像、復制、鑒定、勘驗、製作筆錄等方法。 人民法院進行證據保全,可以要求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到場。

『叄』 民事訴訟保全

訴訟財產保全,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為保證將來的判決能得以實現,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對當事人爭議的有關財物採取臨時性強制措施的制度。訴訟保全案件收費標准:1、保全財產的金額或者價額不滿1000元,每件交納30元;2、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1%交納;3、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0.5%交納;當事人申請保全措施交納的費用最多不超過5000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責令申請保全人提供財產保全擔保的,擔保數額不超過請求保全數額的百分之三十;申請保全的財產系爭議標的的,擔保數額不超過爭議標的價值的百分之三十。財產保全期間,申請保全人提供的擔保不足以賠償可能給被保全人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責令其追加相應的擔保;拒不追加的,可以裁定解除或者部分解除保全。法律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四條(二) 申請保全措施的,根據實際保全的財產數額按照下列標准交納:財產數額不超過1000元或者不涉及財產數額的,每件交納30元;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但是,當事人申請保全措施交納的費用最多不超過5000元。

『肆』 什麼是證據保全

關於證據保全
如前所述,知識產權民事訴訟具有不同於傳統民事訴訟的一些特點和難點,證據保全是知識產權民事訴訟中廣泛採用的取證方式。《知產證據規定》在《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解釋》《民事證據規定》等法律和司法解釋的基礎上,結合知識產權民事訴訟的特點,從證據保全申請的審查、保全措施、妨害證據保全的後果、破壞已保全證據的法律責任、證據保全的參與人、證據保全筆錄的製作、被申請人的異議程序等多個方面,作出相應規定,進一步增強指導性和操作性。
《民事訴訟法》第81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但是,對於證據保全申請的審查,各地法院掌握的標准各有不同。為此,《知產證據規定》第11條對證據保全申請的各項審查因素進行了細化列舉。需要注意的是,對證據保全申請的審查應當以必要性為基本標准。為平衡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利益,《知產證據規定》第12條規定了證據保全的實施原則及措施。對於證據保全的實施,除堅持傳統的及時、必要原則外,還應當把握好兩方面的關系,一是有效固定證據,全面、真實反映證據狀況,二是防止保全導致不必要的損失,保持在「最低強度」,通過拍照足以證明的,無須查封;通過查封足以證明的,無須扣押,以此類推,盡量減少對保全標的物的損害和對證據持有人的干擾。對於知識產權民事訴訟中普遍存在的涉及技術方案的證據保全,該條第2款給出保全措施的指引,以貫徹上述實施原則。
司法實踐中,拒不配合和妨害證據保全的現象時有發生,為增強法律權威,督促當事人履行訴訟義務,保障證據保全的順利實施,《知產證據規定》第13條、第14條,明確了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配合或者妨害證據保全,致使無法保全證據的,或者破壞已經採取保全措施的證據,致該證據不能使用的,人民法院可以確定由其承擔不利後果,構成《民事訴訟法》第111條所規定的「偽造、毀滅重要證據」「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制裁,對其採取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會面臨刑事責任的追究。需要注意的是,《知產證據規定》第13、14條規范的是證據保全中妨害訴訟秩序的行為,與前述第25條規定的證明妨礙規則在制度目的、適用對象等方面有所不同,相應的法律後果也有所區別。在證據保全的實施過程中,為防止證據持有人事先轉移、銷毀或者篡改證據,保全裁定可以不事先送達。同時為保障其知情權,保全人員到達證據保全現場實施保全措施之前,應當先向其送達證據保全裁定書,告知其相關權利義務,盡可能減少抵觸情緒,爭取其主動配合,防止拒不配合和妨礙保全等情形的出現。
在證據保全實施過程中,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到場,可以當場確認所保全的證據是否為其申請的證據,防止在後續證據交換和質證過程中產生爭議。為此,《知產證據規定》第15條對證據保全的參與人作出規定。同時,知識產權訴訟證據常常涉及專業的技術問題,為准確保全證據,根據證據情況,該條規定必要時當事人可以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證據保全,人民法院也可以指派技術調查官參與證據保全。另外,當擬保全證據為案外人所持有時,例如,當事人的電子數據保存在第三方所有的伺服器等情形下,該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向證據持有人保全證據。
為規范證據保全,防止當事人對證據保全過程和證據提出質疑,《知產證據規定》第16條對證據保全的記錄作出操作性規定。同時明確,在場的有關人員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不影響保全效力。為保障證據保全被申請人的權利,《知產證據規定》第17條對其異議程序作出規定,明確被申請人有權對證據保全的范圍、措施、必要性等提出異議並提供相關證據,人民法院應對此進行審查並視情作出處理。
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行為本身,意味著其願意並期望在已經開始或將要開始的訴訟程序中使用該證據,但是,當出現被保全證據對其不利等情形時,其往往會放棄使用被保全證據。為防止證據保全制度的濫用,《知產證據規定》第18條規定,被保全證據涉及案件基本事實查明或者其他當事人主張使用的,即使申請人放棄使用被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對該證據進行審查認定,以便准確查明案件事實。

『伍』 證據保全的法律條款有哪些

證據保全的法律條款如下: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陸』 訴前證據保全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1.案件必須是給付內容的訴訟。

2.債權、債務關系明確。申請訴前保全的利害關系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其對被申請人有財產上的權利。

3.因情況緊急,不立即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將會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4.必須在訴訟前申請。

5.必須由利害關系人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

6.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證據保全的其他程序,參照適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關規定。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柒』 民訴 證據保全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第三款規定:證據保全的其他程序,參照適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關規定。
第一百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第一百零一條第三款規定: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據此,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而不是應當;證據保全後應在30日內起訴或申請仲裁。

『捌』 民事訴訟法關於證據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1.證據包括: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

2.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3.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4.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並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5.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6.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

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7.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8)民事訴訟法2013證據保全第條擴展閱讀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3.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4.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玖』 證據保全的法律條款都有哪些什麼叫證據保全

證據保全是指在證據有可能毀損、滅失,或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採取措施對證據進行保護,以保證其證明力的一項措施。
證據保全的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之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待保全的事實材料應當是能夠證明案件有關事實的材料,具有毀損、滅失,或以後難以取得的可能性,並且待保全的證據材料無法向法院提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九十三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依照《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30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拾』 證據保全的法律條款

證據保全的法律條款如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證據保全的其他程序,參照適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關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 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證據保全的其他程序,參照適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關規定。

熱點內容
正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13 20:35:55 瀏覽:228
大學期末經濟法總結2000 發布:2025-02-13 20:12:21 瀏覽:86
測試准則和條例 發布:2025-02-13 19:40:35 瀏覽:815
法院檢察院公安局 發布:2025-02-13 19:40:32 瀏覽:683
會計學習經濟法的好處 發布:2025-02-13 19:32:39 瀏覽:509
2020年中級經濟法晨陽筆記百度雲 發布:2025-02-13 19:13:06 瀏覽:600
條例將15 發布:2025-02-13 19:01:08 瀏覽:209
高淳縣司法局 發布:2025-02-13 18:57:20 瀏覽:813
勞動法懷孕生產可以休多久 發布:2025-02-13 18:55:48 瀏覽:910
肖建雄律師 發布:2025-02-13 18:39:02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