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必須到庭的規定
❶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根據法律規定,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後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第一千零四十八條
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第一千零四十六條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❷ 開庭時被告不到場法庭怎麼辦有什麼強制措施
訴訟過程中,原被告都應當開庭參與案件審理,有利於了解事實真相,但是實踐中往往有不少人認為作為被告不出席,法院就無法審理案件,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即使被告不到庭,法院仍然可以繼續審理案件,被告反而失去了質證抗辯的機會。
即使被告沒有出庭或者中途退庭,法院完全可以作出缺席判決。特殊情況下,經過人民法院兩次傳喚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其拘傳。
1、缺席審判
一般情況下,民事訴訟中,被告不到庭不影響案件審理,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審判。
2、拘傳
對於必須到庭的被告,經人民法院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其採取拘傳的強制措施。
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是指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勞動報酬和離婚案件的被告,以及其他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兩次傳票傳喚,指人民法院送達傳票,並由受送達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
無正當理由,一般指沒有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使被告無法到庭的特殊情況。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四條 缺席審判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❸ 民事糾紛案被告人不到場,怎處理
民事訴訟案件被告人不到庭一般法院就會按缺席來進行判決;如果對於必須要進行被告出席的必要,那麼就會進行兩次傳喚,如果始終不到庭得知,那麼就會進行採取拘傳的措施,從而來進行審判。
法律分析
法院組織的調解,遵循自願的原則,同意調解就去;如果不同意調解,可以不去,也可以委託代理人去。但開庭時,當事人必須到庭,尤其是原告,如果不到庭,會被法院按自動撤訴處理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如果是庭前調解,當事人可以不到場。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但是一旦開庭,雙方就必須到場。如果有委託代理人,可以不必親自出庭。但是離婚案件除外,除非當事人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確有特殊情況,否則必須親自出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❹ 民事訴訟原告可以不出庭嗎
民事糾紛的當事人能否不出庭,需依據案件的類型而定,如果委託律師的話,原告本人可以不出庭。如果是婚姻的案件,當事人是必須出庭的,如果不出庭法院會拘傳。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這里所謂的「特殊情況」指的是:
1、由於當事人的身體條件所限,比如因病住院治療,年老體弱,行動困難等;
2、因工作關系不能離開,或者遠在異地,出庭確有困難。在這些情況下不出庭的當事人必須向法院提交離或不離,以及有關財產、等問題的書面意見。原被告不出庭的後果如下:
1、如果原告本人不出庭,法院將作為撤訴處理。
民事訴訟法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允許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3、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 拒不到庭和拘傳
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延期審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❺ 原告必須到庭的情形
法律分析: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在進行民事 訴訟 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有一定的時間期限的,而且,會有一些案件要求當事人必須到庭。
法律依據:《關於貫徹執行〈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一百一十二條 民法典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❻ 民事訴訟法146條:
民事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理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❼ 哪些民事案件當事人必須到庭呢
通常情況下,復民事案件的當事制人可以委託律師和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代自己出庭進行訴訟。但是,有些民事案件的當事人必須到庭。
這里所說的拘傳,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拘傳的對象必須是負有贍養、撫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2、拘傳前必須經過兩次合法傳喚;
3、被告拒不到庭須是無正當理由。
此外,拘傳進行前,人民法院應告知被拘傳人拒不到庭的後果,並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如其仍拒不到庭,方能執行。
❽ 民事訴訟可以不到庭嗎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中被告必須到庭,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❾ 民訴必須到庭的被告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以下幾類:離婚案件中的原、被告;撫養、贍養等案件中負有義務的當事人;其他案件中,不到庭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實的原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七十四條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實的原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