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拆遷行政法問題

拆遷行政法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4-18 14:30:29

1. 最新國家房屋拆遷法律法規有哪些

最新國家房屋拆遷法律法規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關於拆遷征地的問題可以咨詢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成立於2012年,作為一家創立伊始即決定深耕行政法業務的專業型律所,在明現已成為不動產徵收領域的領導者。由在明律師團隊代理的征地拆遷類案件已超7000起,為客戶挽回經濟損失數十億元。

2. 拆遷 回遷安置 法律問題

你可以選擇貨幣補償或者產權調換的方式進行差價找補。
2001年施行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是我國第一部有關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的行政法規,為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的補償安置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法律依據。其中第24條規定:「貨幣補償的數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這是一條關於拆遷評估的原則性規定,拆遷實務中,無論當事人是要求貨幣補償,還是要求產權置換,一般都用它作為拆遷估價的法律依據。你可以依據此條要求拆遷人對你的地產進行估價。地產的估價方法很多,有清算價格法,重置成本法,現行市價法等等,不同的評估價格對地產價值的差異比較大,一般拆遷估價多採用現行市價法和重置成本法,如果採用清算價格法,你吃虧吃大了,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如果採用清算價格法,則對你的地產造成潛在的貶值,當然這也不符合現行法律的規定。實務中,拆遷公司往往與房地產評估公司串通,以牟取暴利,這也不是什麼新聞了。
為了規范拆遷市場,針對混亂的拆遷市場,建設部於2003年12月1日和12月3日分別制定頒行了兩個關於拆遷的重要部門規章,即《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和《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你可以從互聯網上搜索出來,我不再進行粘貼了,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網路Hi我,也可以向我進行求助,因為拆遷問題相當專業,既包括了一些法律沖突的解決,也包括了拆遷事務中一些慣例,以及分析判斷估價結果和談判技巧多方面的因素,不可能一一再給你寫明了,否則我打一夜有可能都給你闡釋不清其潛在的法理內涵。
我曾經作為拆遷主管部門的法律顧問多年,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中國的拆遷工作早日走向法治化,專業化的道路

3. 行政違法拆遷如何賠償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違法拆遷的應當賠償。《國家賠償法》第4條第3項規定,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請求國家賠償的,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申請,或者在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中一並提出賠償請求。賠償義務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決定是否賠償,對於不賠償決定,受害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機關違法強制拆除原告房屋,人民法院判決予以行政賠償時,賠償標准不得低於原告依照徵收補償方案可以獲得的徵收補償標准。原告請求賠償依照徵收補償方案可以獲得的獎勵,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3)拆遷行政法問題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之規定,賠償請求人要求國家賠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也可以在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後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

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關於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

而且,此請求實效適用關於時效中止的規定,即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被拆遷人在遇到行政機關強拆時既可以在針對行政機關強拆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中一並提出行政賠償的請求,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也可以首先確認行政機關的行政強拆行為違法,待法院判決確認其違法性後,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要求,由賠償義務機關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

逾期不予賠償或者對賠償數額有異議,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考資料:網路-《國家賠償法》

4. 請問拆遷問題屬於民法還是行政法問題拆遷問題中的地方政府和住戶屬於平等主體嗎

提醒:市政規劃。 但注意好協議是跟誰簽。 個人認為是行政和民事糅合的

5. 行政訴訟法哪一條規定了拆遷是行政訴訟

一般情況下,拆遷都是當地政府作出的決定,屬於行政行為。而且在當事人不自覺履行拆遷義務的時候,拆遷就會演變成強制拆遷,也就是行政強制行為,當事人對此不服提起訴訟這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法條應該是《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

6. 對於有關拆遷的行政法規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嗎

現實困惑

某市進行市容改造,要把以前的老城區改造成一個全新的商業區,於是市政府下達了拆遷決定,並對該區域內的居民給予了安置。許某的房子正好在該區域內,但是許某對該決定不服,認為這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並且認為國家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違憲。於是,許某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裁定該行政法規違法,並予以撤銷。請問,對於行政法規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嗎?律師點評

在現實生活中,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行政機關往往會制定一些行政法規或者文件。但是,當公民對這些規定有意見時,可否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撤銷行政機關制定的這些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決定呢?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並且該法第十二條對於具體的屬於行政機關受案范圍的行政行為作出了規定。從這兩條規定可以看出,在行政訴訟中,針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政行為提起的訴訟,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特別提醒

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屬於抽象行政行為,不可針對其提起行政訴訟。

7. 在行政法題目中政府對城市居民房屋拆遷行為屬於行政徵用,可是查了很多資料說行政徵收,原因是什麼

因為其屬於根據國抄家和襲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對人強制性徵集一定實物的行政行為。

行政徵收是為行政主體憑借國家行政權,根據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對人強制性徵集一定數額金錢和實物的行政行為,行政徵收主要由稅和費組成。

徵收對象主要是土地等不動產;徵收的形式為行政行為;徵收目的為了公用事業,特別是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傳統徵收以完全補償要件,而且大多是事先補償。

(7)拆遷行政法問題擴展閱讀:

行政徵收的相關要求規定:

1、徵收的對象、數額及具體徵收的程序,完全由行政機關依法確定,無須與相對人協商一致。行政相對人必須服從行政徵收命令,否則,應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

2、行政相對人的財產一經國家徵收,其所有權就轉移為國家所有,成為國家財產的一部分,由國家負責分配和使用,從保證國家財產開支的需要。

熱點內容
市場經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2-13 15:47:53 瀏覽:726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
法律顧問讓調解更高效 發布:2025-02-13 13:12:53 瀏覽:651
人民法院最高審 發布:2025-02-13 12:58:04 瀏覽:491
沈陽市供暖條例 發布:2025-02-13 12:55:11 瀏覽:816
民法典河邊 發布:2025-02-13 12:26:49 瀏覽:46
公司不發底薪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3 12:22:41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