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請病假規定

勞動法請病假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18 18:02:25

Ⅰ 新勞動法中,對請病假的規定是什麼

引言: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員工保證得以保障。而在新勞動法中對於一些特別實際的問題也得到了明確的表現。那麼在這部感情的勞動法中,對於請病假的規定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其實新勞動法中對於請病假的規定非常的詳細,這可以解決大多數的勞動者病假問題。

三、請病假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影響?

請病假當然對自己的工作有影響,畢竟在請假期間,工作量的完成是需要有人代替的。在者請病假的時候,工作也需要得到相關的解決,這時老闆的確會對請病假的員工表示反感,畢竟耽誤了老闆的工作進程。這時就需要員工擦亮眼睛,最好是在老闆不太忙的時候請病假。倘若非常忙碌,那麼回來的時候老闆的確會考慮要不要開除你。

Ⅱ 新勞動法對病假的規定是什麼

首先新勞動法關於病假的規定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單位的職工因為生病或者意外受傷的,需要暫停工作到醫院接受治療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職工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綜合判定職工的病假,一般是基於三個月到兩年的病假。
2、職工在享受病假期間可以享受病假工資。
3、病假期間的工資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其次,對於病假期間工資的計算標准主要需要考量兩個變數,一個是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另一個就是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計算病假期間的工資基數主要依照的是勞動合同的約定,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員工工資的標准確定病假工資標准,如果單位和員工關於計算基數無任何約定的需要按照員工所在崗位的月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確定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計算系數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確定,一種是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和超過6個月的兩種情形。
一: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單位按以下標准支付病休假工資:
1、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發放;
2、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發放;
3、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發放;
4、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發放;
5、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發放。
二: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單位按以下標准支付病休假工資:
1、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發放;
2、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發放;
3、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發放。
[法律依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Ⅲ 2021年新勞動法對病假規定

病假,是指勞動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企業應該根據勞動者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假期。病假期勞動者可照常拿工資,對於病假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的80%。可以向你的主治醫師提出開具病假條休息的要求,因休假的日期不一樣,開具病假的醫師職稱也不一樣,短期的比如7天的,主治醫師就可以,時間長一點的就需要高級職稱醫師來開具。
(3)勞動法請病假規定擴展閱讀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
第一條
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Ⅳ 2021年新勞動法對病假規定

一、病假:

1.病假證明必須由公司指定的正規醫院開據;

2.員工拿回公司的病假憑證必須包括:

1)二級以上指定醫院醫生的病情診斷書;

2)二級以上指定醫院醫生的病假建議書。

3.如果公司發現病假證明不合格將視為事假扣除該員工當天相應的工資及全勤獎;如有造假行為且情節嚴重者公司將予以開除;

4.員工病假每月審核期間為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每月請病假不能超過1天

2)每月累計病假>1≤2,扣除全勤獎100元

3)每月累計病假>2,扣除全勤獎200元

其餘工資嚴格按照公司人事部《員工守則》《員工手冊》中第2.5款關於病假工資規定的扣除比率執行(詳細規定見公司《員工守則》《員工手冊》)。

操作規則:員工必須在休假後一周內將休假單遞交行政人員登記,如果超過一周(指從休假回

來當天開始計算)仍未交假單的公司一律按事假處理從當月工資中扣除。


二、事假(每月計算時間段: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

1.任何請事假的員工在本月將沒有全勤獎金;

2.經公司批准員工可以休不帶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過十個工作日;超過5天的事假必須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員工事假超過公司規定最大期限以至於影響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將視其自動離職。

4.薪金扣除公式為(基本工資+補貼)÷21.75×事假天數。

三、年假:

公司將給予員工年假以使他們在工作之餘獲得充分的休息時間,公司鼓勵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年假進行休息。

享受帶薪年假條件如下:

1、所有公司員工在服務期滿一年後均可享有12個工作日的年假,服務年限每增加一年,年假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個工作日,年假最多不超過20個工作日,試用期內員工無權享受年假。

2、在服務的第一年,員工可享受的年假應根據該年的僱用時間按比例計算:

工作日數÷365天×12天

3、員工僱用終止時,未休年假應根據該年的僱用期限按比例計算平均工資:

月基本工資÷21.75×剩餘年假天數

休年假必須提前申請:

1、請假≤1的申請,必須提前1個工作日提出;

2、請假少於連續五天的申請,必須提前3個工作日提出;

3、請假連續五天的申請,必須提前一周提出;

4、請假超過連續十個工作日的申請,必須提前兩周提出。

操作規則:任何員工休年假,必須填寫正規的年假申請單,並提交部門經理批准,再遞交行

政人員登記,公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補假單請求(特殊情況除外)。(員工的年假單主管交、主管的年假單經理交。)


四、考試假

試用期滿的雇員一年內可申請不超過5天的考試假,僅在考試日與工作日沖突時才准許請考試假,而且考試科目須與雇員申請考試假時在本公司從事的工作有關。

雇員應在考試假之前至少30天向直屬主管說明其申請考試假的打算,並填寫《休假申請表》,經主管簽字同意並附上准考證復印件後,遞交至人力資源部。雇員還應向公司報告考試結果。

公司保留當雇員在發布考試結果之後12個月內離開公司時,向其索回支付給該雇員的每一天考試休假的工資全額的權利。


五、婚假

試用期之後,雇員經出具證明,在其首次合法結婚時,可享有婚假。

在25歲之前結婚的男雇員和在23歲之前結婚的女雇員可享受3天婚假;在上述年齡之後結婚者,可享受13天婚假

婚假應在結婚前或結婚之日後三個月內連續休完(不分工作日或周末)。婚假需提前至少一個月提出申請,員工在婚假期間享受正常工資。


六、產假

Ⅳ 勞動法對於病假的規定

勞動法中沒有病假期限的規定,但是《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中有相關規定,即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等。
【法律依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
未經醫師(士)親自診查病人,醫療機構不得出具疾病診斷書、健康證明書或者死亡證明文件;未經醫師(士)、助產人員親自接產,醫療機構不得出具出生證明書或者死產報告書。

Ⅵ 員工請病假勞動法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條 職工患病,醫療期內停工治療在6個月以內的,其病假工資按以下辦法計發:1、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70%發給、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發給、連續工齡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發給、連續工齡滿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95%發給。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可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上浮5%。經濟效益差,難以達到上述標準的企業,經本企業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可以適當下浮。

Ⅶ 員工病假勞動法規定有哪些

員工病假勞動法規定:1、公司員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2、請長病假的職工,在病假期間和原單位保持著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需要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3、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Ⅷ 新勞動法中對請病假的規定有哪些

請病假的規定主要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中,即職工有三個月醫療期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來算;有六個月醫療期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來算等。
【法律依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九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熱點內容
市場經濟法的作用 發布:2025-02-13 15:47:53 瀏覽:726
法考過了cpa免考經濟法嗎 發布:2025-02-13 14:19:22 瀏覽:662
臨海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13 13:42:37 瀏覽:211
合同法江平 發布:2025-02-13 13:31:01 瀏覽:241
電信服務不適用合同法 發布:2025-02-13 13:23:11 瀏覽:336
法律顧問讓調解更高效 發布:2025-02-13 13:12:53 瀏覽:651
人民法院最高審 發布:2025-02-13 12:58:04 瀏覽:491
沈陽市供暖條例 發布:2025-02-13 12:55:11 瀏覽:816
民法典河邊 發布:2025-02-13 12:26:49 瀏覽:46
公司不發底薪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3 12:22:41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