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規范是指
Ⅰ 行政法律是怎樣的法律怎樣算行政違法行為簡單點。最好舉個例子。謝了~~~
行政法律不是一部單一的法律,而是具有行政執法監督的政府職版能部門在具體行政事務權中,執法所依據的法律法規的統稱。例如環保部門做出的行政處罰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當然還有其它的環境保護相關法規可以依據),土地管理部門依據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林業部門依據的是《森林法》,金融部門依據的是《商業銀行法》、《外匯管理條例》,質量監督部門依據的《產品質量法》等等,總之,凡是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部門都有專門的行政法律作為執法依據,種類是很多的,一一列舉估計怎麼也有上百種,而且還有很多行政法規是地方性的,每個地方還存在差異性,加起來就更多不勝數了。。。
至於怎麼算是行政違法行為,我國《行政訴訟法》中第五十四條有所提及,具體包括:
1、行政處罰證據不足(例如:缺乏處罰證據,僅僅有人證,沒有抓到現行物證)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這種情況現實中極為常見)
3、違反程序(這要看依據的具體行政法規,裡面有詳細規定)
4、超越職權的(例如不在該部門職能管轄的)
5、濫用職權的(例如做出處罰不在其許可權范圍內)
6、行政處罰有失公正(例如同樣的案例,做出的是不同處罰結果)
Ⅱ 行政法律規范分為哪些種類其效力規則是什麼
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我國法律的主要形式有:
1、憲法: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章程,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國最主要的法律淵源。
2、法律:按照法律制定的機關及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法律可分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
基本法津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規定和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有基本性和全面性的社會關系的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等。
一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或修改的,規定和調整除由基本法律調整以外的,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關系的法律,如《商標法》、《產品質量法》、《國家賠償法》等。
法律是依據憲法的原則和規定製定的,其地位低於憲法,但高於其他的法律淵源。
3、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
4、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轄區內有效,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
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大會依照法定的自治權,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帶有民族區域自治特點的法律規范性文件。
6、行政規章: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行政規章的效力低於前面五種法的形式,但同樣是我國法的淵源之一。
7、特別行政區的法: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法律包括與基本法不相抵觸的原有法律,是我國法的一部分,是我國法的一種特殊形式。
8、國際條約:國際條約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國家之間規定相互這間權利和義務的各種協定。是我國法的一種形式,對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都具有法律效力。
從效力上來說,憲法高於法律,高於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Ⅲ 行政法規、行政法、行政法律規范的區別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回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答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關行政方面的具有國家強制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律規范,是指由各種國家機關所制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規只不過是行政法的淵源(或者說表現形式)之一,行政法律規范則是行政法的內容。
Ⅳ 我國行政法律體系包含的法律規范有哪些
行政法律體系包含的法律規范有不少,凡是規范和約束行政管理方面專的法律法規,都屬屬於行政法律法規,無法一一列出。
下面只列舉部分:
行政法律:
行政訴訟法
行政強製法
行政復議法
行政許可法
行政監察法
行政法規:
徵用土地公告辦法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Ⅳ 行政法包括哪些基本法律
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內議法百、行政訴訟法、國容家賠償法等。
1、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3、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而不是別的社會關系。
4、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度。
Ⅵ 簡述行政法律規范與行政法的關系
行政抄法律規范:是指由各種國家機關所制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不是具體的法典,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一般稱某某法,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而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其效力低於行政法,一般稱某某條例。
Ⅶ 屬於行政法律規范的文件有哪些
行政法律規范,是指由各種國家機關所制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根據立法主體的不同,行政法律規范的基本內容構成如下:
1.憲法
2.法律
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制定的相關法律。如《國務院組織法》、《地方政府組織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些法律則不僅包括行政法律規范,還包括其他部門法規范,如《人民警察法》中有關人民警察職務犯罪和有關這種犯罪管轄的規范就分別屬於刑法與刑事訴訟法范疇。當然,在主要是屬於其他部門法規范的一些法律中,也有可能包含有行政法律規范,如《婚姻法》中有關結婚登記的規范,就屬於行政法律規范。
3.行政法規與行政規章
包括中央行政機關制定的法律規范;而行政規章則指中央政府各職能部門制定的法律規范。
4.地方性法規、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根據憲法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性規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所有這些地方性立法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涉及地方性行政權力及其運行方面的規范,屬於行政法律規范的范疇。
5.法律解釋與國際條約
法律解釋通常可以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與行政解釋等幾種,也是行政法律規范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此外,一國政府所簽訂、加入或承認的國際條約,其中許多涉及國家行政權力及其運行,如各種關稅管理協定、有關行政管轄權以及行政公共關系的國際公約等,這些在該國國境之內同樣具有法律規范功能,因而也成為一國行政法律規范的組成部分。
Ⅷ 什麼是行政管理法律法規,什麼是民事法律法規,什麼是刑法
行政管理法律法規是指為管理行政體制,行政人員,行政行為而設立的法律法規
民事回法律法規在狹義上是指答民法通則,在廣義上是指民法通則,包括婚姻法,物權法,合同法等其他有關民事法律法規的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法規.
刑法在狹義上是指刑法典,在廣義上是指刑法典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舉例:
行政違法:行政人員用違法的程序實施行政行為
民事違法:合同違約,違法婚姻,侵權等行為
刑事違法:刑事違法應稱犯罪,殺人,故意傷害,搶劫強奸等都屬於刑事違法
(例子當然還有很多,詳細的參看法律條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