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與電子證據

刑事訴訟法與電子證據

發布時間: 2022-04-18 23:01:50

A. 誰知道最新的刑訴法和民訴法的關於電子證據的司法解釋啊

電子證據(電子數據),是指以電腦、電子晶元等儲存的信息,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版證據。關於電子證據的取權證最好通過公證的形式固定下來,一般法院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在質證過程中,一般可通過鑒定的方式確定電子證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關於電子證據的定位民事訴訟法第63條有規定,根據法條可以看出效力高於證人證言。刑事訴訟法中效力低於證人證言。在訴訟中一般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通過公證或者鑒定的電子數據除非有相反證據,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以上意見僅供你做參考。

B. 刑訴法證據種類電子證據定義是什麼

法律分析:電子證據是以數字的形式保存在計算機存儲器或外部存儲介質中、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數據或信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C. 電子證據的法律地位即指

法律分析:電子證據也稱計算機證據,電子數據屬於電子證據的一種,與普通證據法律地位平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五十六條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D. 明確了電子數據證據的范圍、判斷規則。包括刑事訴訟嗎

證據的種類,是指表現證據事實內容的各種外部形式,具有法律約束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了刑事案件證據的八個種類,分別是:(一)物證,是指以其物質屬性、外部特徵、存在狀況等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物品和痕跡。(二)書證,是指以其記載的內容和反映的思想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書面材料或其他物質材料。(三)證人證言,是指證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 (四)被害人陳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況和其他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關案件的情況向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所作的陳述。內容主要包括承認自己有罪的供述和說明自已無罪、罪輕的辯解。(六)鑒定意見,是指受公安司法機關指派或聘請的鑒定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後所作出的書面結論。(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是指以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或其他高科技設備所存儲的信息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資料。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E. 電子證據的認定

法律分析:電子證據的認定必須要符合證據的三性,也就是客觀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客觀性主要從記錄的形式以及記載的內容兩方面進行考慮,關聯性則是其證明的事實與案件待證的事實是否有客觀的聯系,合法性則是從記錄形式及是否有過修改等方面進行認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三條:對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電子數據,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一)是否隨原始存儲介質移送;在原始存儲介質無法封存、不便移動或者依法應當由有關部門保管、處理、返還時,提取、復制電子數據是否由二人以上進行,是否足以保證電子數據的完整性,有無提取、復制過程及原始存儲介質存放地點的文字說明和簽名;(二)收集程序、方式是否符合法律及有關技術規范;經勘驗、檢查、搜查等偵查活動收集的電子數據,是否附有筆錄、清單,並經偵查人員、電子數據持有人、見證人簽名;沒有持有人簽名的,是否註明原因;遠程調取境外或者異地的電子數據的,是否註明相關情況;對電子數據的規格、類別、文件格式等註明是否清楚;(三)電子數據內容是否真實,有無刪除、修改、增加等情形;(四)電子數據與案件事實有無關聯;(五)與案件事實有關聯的電子數據是否全面收集;對電子數據有疑問的,應當進行鑒定或者檢驗。

F. 電子證據與傳統證據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電子證據是指以電子形式表現出來的、可以證明案件事實的一切材料。目前司法實踐中,經常碰到的電子證據主要有手機簡訊、電子郵件E-mail、網上聊天等形式。相對於其他證據,電子證據具有高科技性和無形性、內容的易破壞性和不安全性、多媒體性和復合性、易保存性和傳輸快捷性以及反復重現性。

對電子證據法律屬性的正確認識直接關繫到對電子證據的收集和認證。證據種類是立法者依據各證據材料的特點,分析各證據材料對待證事實的證明作用,結合證據材料的表現形式,而在立法上對各種證據材料所確定的類別。從形式上講是根據各證據材料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實質上,則是依據各證據材料所表現出來的對待證事實起證明作用的內在特徵。

因此,單純地將電子證據劃歸為物證、書證或者視聽資料,只不過是認識到電子證據在某一場合下所體現出來的某些特徵,並不能反映電子證據的全部,因此是不妥的。我們認為,從接繩記事到紙張記錄再到電子儲存,起變化的是記錄載體由繩索到紙張再到電磁物質的變化。而從證據學角度講,紙張在不同情況下既可以作為書證也可以作為物證出現,這與電磁載體的多種屬性本質上是一樣,只不過電磁載體還可以作為視聽資料出現而已。因此,電子證據不是一種獨立的證據類型,而是電子物證、電子書證、電子視聽資料的混合體,在收集和認證該類證據時,應立足於這一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G. 怎麼收集電子證據 電子證據如何進行收集

法律分析:電子證據的收集必須由國家司法機關認可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而非任何人員都可進行。一是嚴格依法進行各種電子證據的提取收集。二是深入細致地查找線索,全面客觀調查取證。三是積極利用證人、犯罪嫌疑人配合協作取證。四是利用科學方法,做好證據固定保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H. 在刑事訴訟中如何使用電子證據

近年來,網路犯罪呈隱蔽性、智能性、跨地域性等特徵,在偵破、審理這類案件時,
電子證據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電子證據是指在計算機或者計算機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以其記錄的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電磁記錄物,如BBS留言、網路聊天記錄、EDI電子郵件、軟體使用界面等。我國刑事訴訟法明文規定,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因此,當前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對電子數據可以作為證據使用意見基本一致,但由於刑事訴訟法沒有將電子證據作為法定的證據種類,因此,理論界更多爭執的是電子證據的歸類。
筆者認為,電子證據作為一種特殊的證據形式進入訴訟領域值得關注。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七種法定證據形式沒有哪一種能夠完全把電子證據包容進去,電子數據證據本身具有自己的特性,我們有必要將電子證據作為一種獨立的證據形式進入訴訟領域,採取不同的審查判斷標准,以便能更加准確、科學地界定案件的事實。
一、電子證據的審查內容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根據。要使得證據材料轉變為定案的證據,必須經由司法人員依據一定標准進行審查判斷。
筆者認為,對於電子證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審查:
(一)收集電子證據的主體需要審查。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三十七條明確規定,證據的收集主體是公安、司法機關和辯護律師,而其他主體都不是證據收集的合法主體。根據國家安全法和人民警察法的有關規定,只有國家安全機關因偵查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需要以及公安機關因偵查犯罪的需要,才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因此,在刑事訴訟中,合法的電子證據收集主體僅限於國家安全機關和公安機關的技術偵查部門。同時,鑒於電子證據智能性的本質要求,審查電子證據時還必須考查收集人員本身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以免在收集過程中對證據造成人為的損害和疏失。
(二)收集電子證據的過程需要審查。收集證據必須遵守法定的程序,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至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對如何訊問犯罪嫌疑人、證人、被害人,如何勘驗、檢查、搜查、鑒定,扣押書證、物證等都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在電子證據的收集過程中可以參照執行。在電子證據認定時,有必要藉助計算機專家對電子證據是否被修改、收集手段是否正確等提出意見,從而為司法人員全面審查證據提供幫助。
(三)審查電子證據的關聯性。首先要對電子數據的客觀性進行審查,電子數據的客觀性不僅取決於其記載是否屬實,還必須審查其與案件事實是否具有關聯性。證據必須與案件有關聯才具有證明效力,否則會失去證據意義。
(四)審查電子證據依託的技術設備。電子證據往往以磁碟、光碟等光電材料為載體,並藉助於一定的多媒體設備才能顯示出來。鑒於此,對電子數據所依託的技術器材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審查就很有必要。要保證電子數據的質量,就必須適用具有較高靈敏度、高解析度以及高清晰度的專用電子設備,否則,獲取的電子證據將可能失真、模糊或者不完好,會大大降低其證明力和可靠性。因此,必須審查這些設備的性能、提取時是否正常運作、有無人為破壞或者感染病毒等,要做好這項工作,可以邀請具有信息技術的專業人士進行。
二、電子證據的判斷方法
鑒於電子證據容易被篡改,為准確界定案件事實,通常對電子證據可以採取以下審查方法:
(一)庭審質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5條規定: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程序查證屬實,否則,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因此,法庭質證是審查證據必須遵守的法定訴訟程序
,也是審查證據的重要方法,對電子證據也是如此。除了法律規定,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等原因外,在法庭審理階段,應當盡可能地將相關的電子證據在法庭上藉助多媒體設備出示、播音或播放,認真聽取提供人對證據情況的介紹,並征詢控辯雙方的意見,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不宜當庭出示的上述電子證據也應當在庭審中釋明原因。
(二)技術檢查。比起普通證據,電子證據往往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因而,對其審查判斷就必須要有一定網路知識人員進行檢查。主要是運用科學技術知識以及先進的科技設備對獲得的電子證據和形成過程進行檢查驗證,如檢驗電子介質的解析度,記錄載體與運行設備的性能,電子數據生成的日期與原始提取記錄是否吻合等。
(三)科學鑒定。電子數據是以電磁或光子信號等物理形式存在於各種各樣的存儲介質上,因而容易被改動或刪除,而這單憑普通人的感官感覺無法辨明真偽,這必須有專門人員進行鑒定。因為電子證據能夠反映出案件發生全過程或部分動態過程,作案人無論有多高的偽造手段,終不能面面俱到,往往難逃利用科技設備所做的鑒定。如鑒定某一時段(刻)互聯網上某網頁的真偽,可以利用網路截屏來鑒別;鑒別錄像資料中畫面有無利用錄像編輯機重新編輯,就可以通過高能分辨儀予以鑒核;看錄音磁帶是否屬於原始生成還是剪輯合成,可以利用音素分辨儀進行鑒定等。
(四)對比印證。任何證據的真實性,都不是靠自己證明自己,而是要依賴於其他證據進行佐證。對於運用電子獲取的錄音、錄像、網頁截屏、電子數據等資料進行審查檢驗其是否科學,同樣也應當同其他證據進行對照。經過對照能夠互相印證,並能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據才能作為證據使用。否則若存在矛盾,則需要找出矛盾之所在,再對全案證據進行認真梳理審核後方能作出最後評斷。
(五)模擬驗證。電子證據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往往是稍縱即逝,失去了就無法再次得到。在司法實踐中,也對電子證據很難固定,而有些電子證據卻對定案起著決定性作用。鑒於此,我們可以模擬場景和掌握的案發時的條件進行檢測,促使電子證據再現,從而有效地認定案件事實。

熱點內容
濟南市鐵路法院 發布:2025-02-13 11:17:20 瀏覽:530
勞動法全 發布:2025-02-13 11:15:00 瀏覽:881
司法體制的問題 發布:2025-02-13 10:50:19 瀏覽:296
小區對著法院 發布:2025-02-13 09:40:24 瀏覽:1
調解書一經簽收即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3 09:06:57 瀏覽:493
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發布:2025-02-13 08:11:46 瀏覽:121
行政法簡答題題庫 發布:2025-02-13 07:43:47 瀏覽:24
江蘇自考行政法學 發布:2025-02-13 07:15:33 瀏覽:231
農田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13 07:07:30 瀏覽:815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