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
① 污染防治法屬於經濟法法律部門及其分支還是屬於行政法法律部門及其分支
我國的現行法律體系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主要的法律部門(單、多):
1、憲法部門
憲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核心的法律部門,是整個法律體系的主導和基礎。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基本社會制度、國家組織機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內容,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制定的,迄今已經經過了四次修改。除憲法典之外,憲法部門還包括相關法律:(1)有關國家機構的法律,比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等;(2)選舉法,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等;(3)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律,如《民族區域自治法》等;(4)特別行政區法,如《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等;(5)立法方面的法律,如《立法法》等;(6)涉及國家主權的法律,比如《國旗法》、《領海和毗連區法》等。(多選)
2、行政法部門
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行政管理主體、行政程序、行政行為、行政監督和國家公務員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規范。我國目前已經制定的行政法方面的法律主要有: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兵役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律師法、國家安全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等。(多選)
3、刑法部門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我國基本法律部門之一。我國目前的刑法法律部門主要包括1997年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出的刑法修正案和各種涉及刑法的決議、決定。
4、民商法部門
民商法部門由民法和商法兩部分構成,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與公民之間、法人與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民法典,採取的是單行法的形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及物權法、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等。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和商事行為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民法的一個特殊部門,我國目前關於商法法律部門的法律規范主要有:公司法、證券法、保險法、票據法、商業銀行法、信託法、海商法等。(了解,多選)
5、經濟法部門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或調控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部門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創造平等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財政、稅務、金融、審計、物價、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我國現已制定的經濟方面的法律有:預演算法、會計法、價格法、個人所得稅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多選)
6、環境與資源保護法部門
它以環境與自然資源的保護為根本目的,分為環境法和資源法兩個分支部門,其中環境法包括: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資源法包括: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礦產資源法、漁業法等。
7、勞動與社會保障法部門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調整的主要內容有: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形成的勞動合同制度、工資制度、職業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等方面。目前我國現已制定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法主要有:勞動法、殘疾人保障法、工會法、工傷保險條例等。
8、軍事法部門
軍事法是調整軍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軍事法的調整的范圍包括:國防建設領域的軍事關系,武裝力量建設領域的軍事關系,武裝力量內部及外部的軍事關系,對外軍事關系等。目前我國制定的軍事法律主要包括:國防法、國防教育法、兵役法、預備役軍官法、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等。
9、程序法部門
程序法包括訴訟程序法和非訴訟程序法兩部分,調整因訴訟活動和以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的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我國目前的程序法部門的法律主要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等。
② 行法,民法,行政法的定義和作用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民法,是用以調整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③ 如何區分行政法,民法,刑法
行政法、民法、刑法是構成我國整體法律體系的三大組成部分,是分別用以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民事行為權利和懲罰犯罪的三個平等法律體系。
一【三者的基本區別】
所謂行政法,簡單理解就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關系的法律。用以制約、規范和監督行政管理行為。
民法是用以調整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刑法就是用來懲罰犯罪行為的。
二【三者基本概述】
(1)行政法:
簡單理解就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關系的法律。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2)民法:
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根據不同的角度,人們在使用「民法」這一概念時,賦予其不同的含義:
首先,民法可分為形式意義上的民法與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所謂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指編纂成文的民法法典(即民法典);所謂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指包括具有一切具有民法性質的法律、法規及判例法、習慣法等。比如,在我國,在民法典尚未制訂的情況下,《民法通則》是基本的民事立法文件。此外,《合同法》、《擔保法》、《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繼承法》等是民事單行法規。而在我國《憲法》以及其他部門法或者法規中,凡是涉及民事問題的法律規定,都是民法的組成部分;
其次,民法可分為狹義的民法與廣義的民法。狹義的民法指部門意義上的民法,不包括商法典及商事特別法;廣義的民法的范圍相當於傳統的私法的范圍,即商法典以及商事特別法(如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保險法、破產法等)均是民法的組成部分。
《民法通則》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3)刑法: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④ 跪問 刑法 民法 行政法如何界定 有何區別 請專業人士解答 不甚感激
刑法是以國家名義頒布的,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主要是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回 1979年7月1日,全答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刑法典,該法典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此後,立法機關先後頒布了20多個單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也有許多罪刑規范。
民法(Civil law),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⑤ 我國的基本法是什麼
我國的基本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適用於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5)行政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擴展閱讀:
憲法的地位
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⑥ 行政法是什麼
行政法
行政法是規定國家行政主體的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專對行使行政職權的法制監督,調整屬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系統。
行政法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行政組織法;
(二)行政行為法;
(三)行政法制監督、行政救濟、行政責任法。
行政法的這三個部分分別調整著不同的行政關系:
行政組織法主要調整內部行政關系;
行政行為法,主要調整行政管理關系;
行政法制監督、行政救濟、行政責任法主要調整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補充定義:行政法是指調整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對行政權進行規范和控制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⑦ 什麼叫憲法、刑法、民事法、行政法謝謝
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它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同時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2、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與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3、民事訴訟法,是國家制定的規范法院和訴訟參與人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事訴訟法調整的對象一是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活動,二是從訴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關系。
民事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民事訴訟法專指民事訴訟法典,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典是1991年4月9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廣義的民事訴訟法,不僅包括民事訴訟法典,而且還包括憲法、其他法律、法規中有關民事訴訟的規范,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適用民事訴訟法過程中作出的司法解釋。這些司法解釋通過兩種方式表現出來:一是綜合性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稱《民訴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一是針對高級人民法院就個案請示所作的批復,如《關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因郵電部門電報稽延糾紛提起訴訟問題的批復》。這些司法解釋是民事訴訟法條文的具體化,針對性強,經常適用。因此,學習民事訴訟法不僅要把握法典中的條文,也要把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
4、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⑧ 民法,行政法,刑法的關系
民法是調整來平等主體的自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行政法的概念是指調整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對行政權進行規范和控制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及其罪刑關系的法律。
(來源於找法網)
⑨ 行政法與刑法的聯系與區別
刑法抄是規定犯罪和刑罰及其罪刑關系的法律
行政法的概念是指調整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對行政權進行規范和控制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由於刑法學還沒有開。所以只能說得民法與行政法了。不過行政法就是民告官。行政主體就是像公安局這一類的組織。行政相對方自然就是原告了。也就是普通公民或法人。而民法則是調整公民之間、法人之間或者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或者人身關系。比如像繼承權、肖像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