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行政訴訟法
㈠ 國考報名司法局,考試內容是什麼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生需在國考職位表中查看報考崗位的「職位屬性」列了解筆試階段是否內需要加試容其它科目,查看其「考試類別」列了解筆試行測、申論採取哪套試卷,查看其「是否在面試階段組織專業能力測試」列了解面試時是否需進行專業測試。
以2018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司法部各崗位:
①職位屬性屬於"普通職位(不含非通用語、特殊專業職位) ",即筆試科目是行測、申論;
②考生類別屬於「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職位」,筆試行測、申論採取副省級試卷。
③「是否在面試階段組織專業能力測試」是「否」。
國考考生可參考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整理了解考情(報名、筆試、面試等)、復習資料。
㈡ 省公務員考試專業課法律考哪些內容
卷一包含科目:
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卷二包含科目:
民法、民事訴訟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一、法學基礎理論
(一)法和法律的一般理論
(二)法律的制定和實施
(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論、基本內涵、基本要求
二、憲法學部分
(一)憲法學的基本理論
(二)我國政權的組織形式及其分類
(三)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
(四)國家結構形式的概念及其分類
(五)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三、刑法部分
(一)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和效力范圍
(二)犯罪的概念及特徵
(三)犯罪構成的概念、特徵及要件
(四)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
(五)犯罪的預備、既遂、未遂及中止
(六)共同犯罪
(七)刑罰
(八)危害公共安全罪
(九)侵犯罪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十)侵犯財產罪
(十一)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
(十二)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十三)瀆職罪
四、民法部分
(一)民事法律知識中的基本概念
(二)民事行為能力
(三)公民住所和經常居住地的確定
(四)監護人的順序及監護人的職責
(五)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
(六)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合夥
(七)法人
(八)代理
(九)知識產權的概念和特徵
(十)物權
(十一)相鄰關系的概念及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
(十二)債權
(十三)人身權的特徵及種類
(十四)民事責任
(十五)訴訟時效
(十六)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
五、商法部分
(一)商法基礎知識
(二)企業法律制度
(三)公司法律制度
(四)稅收法律制度
(五)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
(六)合同法律制度
(七)保險法律制度
(八)土地法律制度
六、行政法部分
(一)行政法概述
(二)行政法律關系主題
(三)行政行為
(四)抽象行政行為
(五)具體行政行為
(六)行政合同與行政指導
(七)行政程序
(八)行政違法與行政責任、行政賠償
(十)行政復議
(十一)行政監督
七、國家賠償法部分
(一)國家賠償概述
(二)國家賠償責任
(三)國家賠償的范圍
(四)國家賠償的方式
(五)其他規定
八、刑事訴訟法部分
(一)刑事訴訟法概述
(二)刑事訴訟法的任務
(三)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
(四)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五)管轄與迴避
(六)辯護與代理
(七)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
(八)附帶民事訴訟
(九)證據
(十)立案
(十一)偵查
(十二)公訴
(十三)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
(十四)死刑復核程序
(十五)審判監督程序
九、民事訴訟法部分
(一)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法的概念
(二)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三)訴訟與訴權
(四)民事訴訟法的效力
(五)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六)民事案件的主管和管轄
(七)審判組織
(八)訴訟參加人
(九)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十)對妨礙民事訴訟的的強制措施
(十一)訴訟費用
(十二)審判程序
(十三)涉外民事訴訟程序
十、行政訴訟法部分
(一)行政訴訟的概念
(二)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三)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四)行政訴訟的管轄
(五)行政訴訟參加人
(六)第一審、第二審程序
(七)審判監督程序
(八)行政訴訟的判決
(九)我國行政訴訟中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合理性原則
法律專業知識歷年考試題型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判斷正誤
四、簡答題
五、論述題
六、案例分析題
以上內容參考:中央人民政府-中央辦公廳公務員考試專業考試范圍有關事項說明
㈢ 深圳公務員考試行政執法考試的范圍
1、《行政處罰法》及相關素質
2、《行政許可法》及相關素質
3、《行政訴訟法》及相關素質
4、《行政復議法》及相關素質
5、《國家賠償法》及相關素質
㈣ 我想問一下事業單位考的公共基礎知識和公務員省考或者國考的常識部分一樣嗎
一、公務員考試中的公共基礎知識和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內容基本差不多,包括像法律、科技、人文、常識等知識等。
二、事業編制公基主要考理解背誦的東西,而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側重推理、分析和運用。其實事業編公基比公務員公基還要難點,因為都是死記硬背的東西。
㈤ 公安系統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主要考哪些
《公共基礎知識》是專門的一門學科。主要內容包括法律常識和綜合常識。法律內容包括:憲法及修正案,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公務員法,經濟法,民法,民商法,刑法等法律內容。
綜合常識包括文史,科學,時政等的內容。
書店有專門賣的這本書《公共基礎知識》,跟其他公務員考試用書放在一起。
公共基礎知識原本是公務員考試必考的三個科目之一。但現在一般都將公共基礎知識放在行政測試中,作為一部分,一般佔20分。
公共基礎知識是考各方面的知識,什麼都 有,主要靠平時積累的,復習其實是沒什麼用的。
數學考是考的,但作為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試的一種題型。
有些事業考試與公務員考試是差不多的。
公共基礎知識是考考生的知識面的,涉及面很廣,沒什麼范圍的。
㈥ 國考和省考可以用同一套教材嗎
國考比較難的,省考的簡單點。可以用一套教材,但是最好是分開。國考與省考的區別:一、組織單位不同,二、考錄機關不同,三、招考對象范圍不同,四、考試科目相同但細節有所不同 ,五、考試時間不同,六、考題難度有差別,七、錄用待遇有差距。
國考和省考哪個更容易?我們來看詳細的考點即可知道。
一、廣西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大綱:
1、言語理解:
邏輯填空(把握對應關系、辨析詞語差異、警惕成語設置陷阱、掌握常考關聯詞)
閱讀理解(主旨觀點題、細節判斷題、推斷下文題、詞語理解題、標題添加題)
語句表達(語句排序題、語句填充題)
2、數量關系:
數學運算---數學運算核心知識(算術基礎、代數工具、實戰技巧)
數學運算---數學運算基礎必會(幾何問題、工程問題、行程問題、濃度問題、利潤問題、年齡推斷、日期問題)
數學運算---數學運算能力提升(排列組合、概率問題、榮斥問題、抽屜問題、和定最值、資源整合、推理分析)
3、判斷推理
圖形推理---圖形推理核心考點(數量類考點、結構類考點、位置類考點、疊加類考點、空間類考點)圖形推理---圖形推理題型精講(分組分類型圖形推理、類比型、順推型、九宮格型)
圖形推理---圖形推理實戰技巧(求同分析、特徵圖形定位法)
定義判斷---定義判斷實戰技巧(分析定義要點、歸納關鍵信息、判斷定義間關系、對比選項內容)
定義判斷---定義判斷考察學科(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律法規、行政管理、語言文學)
類比推理---類比推理題型精講(傳統型、對當型)
類比推理---類比推理核心考點(邏輯關系、言語關系、常識關系)
類比推理---類比推理實戰技巧(代入排除法、遣詞造句法、橫縱對比法)
邏輯判斷---必然性推理(直言命題、概念和三段論、復言命題、模態命題、智力推理)
類比推理---可能性推理(削弱型、加強型、結論型、評價型、解釋型、選項分析)
4、資料分析
核心統計知識(基礎與現期、量與率、增長、基礎數據關系)核心考察體系(比重、倍數、翻番、平均數、隔年增長、平均增長)
實戰快解技巧(實戰速演算法、常考帶列式速解技巧)
5、常識判斷
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
經濟(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
法律(憲法、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人文歷史(文學常識、文化常識、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
科技生活與地理(高新科技、生活常識、自然地理)
國情區情(國情概況、廣西區情)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基礎知識、公文基礎知識)
二、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考試大綱:
1、申論考試常識、廣西考情分析
2、申論考試題型分析(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應用文寫作、文章論述)
3、理論政策、熱點主題
三、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大綱:
1、數量關系
數學運算(整除的判定、質數與合數、公約數與公倍數、不等式與均值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數的最值、等差數列、函數圖像、代入排除、設特殊值、比例性質、盈餘虧補、同餘特性)
幾何問題(基本計算方式、三角形與圓相關性質、經典結論、經典模型)
工程問題(比例關系、多人合作、輪流合作、蓄水問題)
利潤問題(收支計算、利潤計算、打折關系)
行程問題(基本公式、環線相遇追及、多次相遇、牛吃草問題、流水行船)
濃度問題(溶液混合、等量蒸發與稀釋、重復倒出與加水)
其他經典問題(周期循環問題、植樹與方陣問題、年齡推斷、日期推斷、時鍾問題、任務分配)
還有其他的:
排列組合(基本原理及公式、限制條件型問題、排列組合經典模型)
榮斥問題(兩集合容斥、三集和容斥、多集合容斥極值)
概率問題(古典型概率、分類事件概率、分步事件概率、獨立重復試驗概率)
和定最值問題(最不利原則、相等型和定最值、不等型和定最值)
2、言語理解與表達:
邏輯填空---分析對應關系(解釋關系對應、反對關系對應、並列關系對應、遞進關系對應、順承關系對應)
邏輯填空---辨析詞語差異(詞義辨析的角度、相異語素分析法、擴展組詞法、反義推導法)
邏輯填空---鎖定優勢選項(相同語素選項、形象色彩選項、專業術語選項)
邏輯填空---邏輯填空實戰訓練
語句表達---語句排序題(根據首尾句、根據關聯詞、根據指代詞、根據邏輯順序、根據承啟關系)
語句表達---語句填充題(話題統一、前後照應、句式一致)
語句表達---語句表達實戰訓練
閱讀理解---主旨觀點題(關注提示信息、把握行文結構、排除錯誤選項)
閱讀理解---細節判斷題(偷換概念、無中生有、過於絕對、強加因果、顛倒黑白)
閱讀理解---推斷下文題(關注尾句、排除三種信息)
閱讀理解---標題添加(標題擬定的原則、標題提煉的方法)
閱讀理解---語句理解(遵循就近原則、分析句子結構、注意修辭手法、代入驗證法)
閱讀理解---文章閱讀
3、判斷推理:
邏輯判斷---必然性推理核
直言命題重基礎:概念及三段論、直言命題對當關系
復言命題重推理:聯言命題與選言命題、假言命題
智力推理重方法:假設、代入、排除、找突破口、圖表法、綜合應用
邏輯判斷---可能性推理
論證分析:類比論證、枚舉歸納、缺橋論證、求同求異論證、共變論證、原因分析、數據比例、提出方法
題型介紹:削弱型、加強型、結論型、解釋型、評價型
選項分析:偷換概念、訴諸權威、訴諸眾人、訴諸無知、不當類比、特殊反例、比較原則
圖形推理---圖形推理題型
分類分組型、類比型、順推型、九宮格型、條件型
圖形推理---平面圖形推理
圖形的位置性:移動、旋轉與翻轉、相對位置、圖形遍歷
圖形的疊加性:直接疊加、去同存異與去異存同、自定義疊加
圖形的對稱性:軸對稱、中心對稱、軸對稱與中心對稱
圖形數量性:封閉區域數、部分數與種類數、線條與筆畫、點、角、其他元素
圖形的同一性:封閉區域連接方式、圖形的填充與重合、其他同一性考點
圖形推理---空間圖形推理
空間折疊、立體組合、立體截面、三視圖
定義判斷---定義判斷核心考點:
定義要點分析、關鍵信息歸納、定義間關系判斷、特殊選項理解、學科知識積累
定義判斷---定義判斷快速解決技巧
找關鍵詞、選項對比法
類比判斷---邏輯關系
集合關系、條件關系、因果關系
類比判斷---言語關系
語義關系、語法關系
類比判斷---常識關系
經驗常識、理論常識
類比判斷---類比推理快解技巧
代入排除法、遣詞造句法、橫縱對比法
4、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核心統計概念
基期與現期、量與率、百分數與百分點、利潤率與貢獻率、進出口貿易
資料分析---核心考察體系
增長、比重、倍數與翻番、平均數、隔年增長、年均增長
資料分析---十大快解技巧
數據定位法、首數法、尾數法、特徵數字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特值法、同位比較法、差分法、發演算法
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政治
時事政治(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十三五」規劃綱要、重要文件摘要等)、馬克思主義哲學(如:唯物辯證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如: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社會主義探索和發展階段)
常識判斷---經濟
經濟學名稱、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通貨膨脹、供給與需求、世界重要經濟組織
常識判斷---法律
法律熱點(如:網路安全、反家庭暴力等)、憲法(如: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我國的政治制度、國家機構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如:行政許可范圍和設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被申請人和行政復議機關、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行政訴訟被告
等)、民法與民事訴訟法(如:共有、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簡易程序等)、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如:犯罪構成、犯罪未完成形態、累犯、強制措施 等)
常識判斷---歷史文化
我國古代史(如:重大歷史時間排序、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等)、我國近現代史(如:重大歷史時間排序、我國近現代科技成就、我國近現代教育發展、我國近現代生活變遷
等)、文化常識(如:我國古代學術思想、我國古代文學、我國古代藝術、我國傳統風俗、我國古代科技成就 等)
常識判斷---地理與環境
自然地理(如:地球運動、月相知識、大氣知識、板塊知識、二十四節氣、常見氣候類型、詩詞俗語的地理知識 等)、區域地理(如:我國的地理分區、「一帶一路」沿線地區 等)、人文地理(如:城市地域結構、工業地域類型 等)、環境問題及防治(霧霾、酸雨、地面沉降 等)
常識判斷---科技生活
科技生活常識(高新科技、我國航天科技發展
等)、物理常識(如:力的相互作用、光現象、聲現象、物態變化、電磁波、詩詞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等)、化學知識(如:化學物質、化學原理、詩詞成語中的化學知識 等)、生物常識(如:生物基本常識、維生素常識、詩詞成語中的生物知識
等)、醫學常識(如:日常救急常識、日常用葯常識等)、安全常識(如:地質災害自救常識、火災自救常識 等)
四、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大綱:
申論題型: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貫徹執行、文章論述
熱點:中國當下熱點(四個全面發展、五大發展理念等等,有關國家的發展大計等熱點、國情重大影響新聞。)
綜合可以看出:國考比區考整體考試范圍廣,考試涉及的內容多,所以,國考總體會比省考難度大。溫馨提示:省考與國考的考試內容細節上很多會不一致,不建議用同一套書或看同一個知識點去備考兩個考試。
㈦ 公務員要掌握那些法律法規
【江西中公教育】為您解答:江西省公務員考試教材推薦:http://book.offcn.com/category.php?id=43
2013年江西省考全名師黃金密訓班(截止4月10日),密押沖刺在線網路課程,課程詳情:http://e.offcn.com/bkzt/413qg/
更多關於江西省考資訊請關注江西中公教育官網
中公教育四大優勢:
1、師資:權威師資,打造科學授課體系
2、課程:個性化課程設置
3、服務:貼心服務,發布考試最新資訊
4、學習計劃:依據學員自身條件,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
責任與愛心伴您一路同行,在中公教育專業輔導團隊的指導和幫助下,必將使幾歷風雨的考生一舉邁出決定命運的一步,直達夙願、夢想成真!中公教育,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江西中公教育總部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陽明路310號江西省出版大廈8樓
電 話:0791-86823131 86823232 400-6300-999
㈧ 跪求2011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作業1 同學們自己獨立完成,凡是小論文未寫者,成績為零。
作業2
一 1993年3月日,李某和關某一起去河邊釣魚,後二人回家。路上沒走多遠,李某改變主意,對關某說,不如到主河去摸魚,關某同意,二人折回主河流處。在經過一片樹林時,二人進入玩耍。玩耍中二人都吸了煙,並玩了彈火柴游戲。在走出樹林時,關某見樹林邊有一隊枯草,即劃火柴將枯草點著。火苗迅速升起,並向樹林里蔓延。二人急忙撲打,但因火勢越燒越大,未能撲滅,二人驚慌離開現場跑回家。某市林業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防火條例》,授權某鄉人民政府為原告,以李某與關某放火燒毀該鄉果園村的樹林50畝,造成經濟損失達4000元為由,於1993年4月3日作出處罰決定:對關某罰款500元,並令其賠償經濟損失2500元,令李某賠償經濟損失1500元。李某對處罰決定不服,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問: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本案誰是行政行為的主體?
鄉人民政府是行政行為的主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防火條例》,授權鄉人民政府,鄉人民政府屬於被授權的組織,被授權的組織享有法律、法規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職權,屬於行政主體。鄉人民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防火條例》具有處罰的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處罰權,能獨立對外承擔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責任,是行政行為的主體。
二 1996年5月15日,吳某從常德市到韶關辦事。次日凌晨二時許,吳某到其住在韶關的姑姑家,其姑姑家與王某的住所分屬前後相鄰的兩幢樓。黑夜中吳誤將第5幢樓認為是第4幢樓,吳某上樓到王某家門口,便用其姑姑給的鑰匙開王的房門,開了約三分鍾,門打不開。正在睡覺的王某夫婦被開門聲吵醒,以為有小偷,便拿了一把三角刮刀去開門。吳聽到房內有動靜後沒出聲,劉開門後發現吳穿著大衣站在門口,手裡拿著長條狀物,(實為報紙)便用三角刮刀向吳刺去,致吳右肩受傷,被送醫院治療用去醫療費996元,經韶關市公安局鑒定屬輕微傷。在吳住院的第二天,劉某前往醫院看望,並向吳道歉。九公里派出所經調查、取證、詢問當事人後,越5月25日作出治安管理處罰裁決書,對劉毆傷他人的行為給予警告處罰,並裁決劉某賠償吳某1000元,負擔醫療費996元。劉某不服上述兩項裁決,向韶關市公安局申請復議,韶關市公安局經復議,作出裁決維持九公里派出所的原裁決,劉某仍不服,向韶關市某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劉某訴稱,其行為並非故意毆打他人,吳某誤開門也有過錯,在當時特定環境下認為吳某是小偷而誤傷,可以給予民事賠償,而不應受到治安處罰,被告的行政處罰裁決不公正。被告九公里派出所辯稱,劉某持刀傷人,其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應受到行政處罰。法院經審理認為,吳某在深夜錯開原告的門,在聽到屋內有動靜時,又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叫門,原告在心理極度緊張的情況下用防身的工具刀誤傷吳某,其行為雖造成吳某輕微傷,但主觀上沒有違反治安管理的故意,故不能構成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客體,被告對此作出處罰欠妥,故此判決:撤銷九公里派出所治安管理處罰書和賠償損失、負擔醫葯費用裁決書。
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本案中派出所在行政上的主體資格。
本案中派出所具有行政法上的行政資格。派出所有警告的權力。派出所是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警告處罰。派出所能夠獨立對外承擔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綜上,派出所具有行政法的主體資格。
三 1994年9月,田某考入北京科技大學,取得本科學籍。1996年2月29日,田某在參加電磁學課程補考過程中,隨身攜帶寫有電磁學公式的紙條並被發現。同年3月5日,北京科技大學認定田某的行為是考試作弊,決定對田某按退學處理,並於4月10日填發了學籍變動通知。但是,北京科技大學沒有直接向田某宣布處分和送達變更學籍通知,也未給田某辦理退學手續。田某繼續在北京科技大學以在校學生的身份參加正常的學習及學校組織的其他各項活動,北京科技大學也每年都收取田某交納的教育費,並為田某注冊、發放大學生補助津貼、安排其參加畢業設計等。田某在北京科技大學4年的學習中,成績全部合格,並且還獲得優秀畢業論文。1998年畢業之際,北京科技大學認為田某已被退學處理,其學籍已被取消,不具備高校大學生的畢業條件,拒絕給田某頒發畢業證、學位證、辦理畢業派遣手續。田某不服並向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北京科技大學為其頒發畢業證、學位證一、辦理派遣手續、賠償經濟損失3000元及在校報上公開賠禮道歉。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於1999年2月14日作出一審判決:被告北京科技大學在30日內向原告田某頒發畢業證、60日內召集本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田某的學士學位資格,30日內辦理派遣手續,駁回原告田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後,北京科技大學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1999年4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駁回北京科技大學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問題:1 北京科技大學作出的退學處分是否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2 法院判令被告在特定期限內履行一系列特定內容的義務是否侵犯了行政權?
3 原告田某的賠償請求與賠禮道歉請求為何被駁回?
答:北京科技大學沒有直接向田某宣布處分決定和送達變更學籍通知,也未給田某辦理退學手續,處罰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並且每年收取田某教育費等一系列行為,說明田某仍是在校大學生,成績合格,符合畢業條件。然而北京科技大學不履行法定職責,不給頒發畢業證、學位證、派遣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11條規定,應屬於行政訴訟案件。
沒有侵犯行政權。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定「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本案中要求北京科技大學在一定期限內發畢業證、審核學士學位,辦理派遣證,屬於依法辦事,沒有侵犯行政權。
要求獲得行政賠償,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3條、第4條的規定,即應屬於行政賠償的范圍。本案不發畢業證、學位證、派遣證,不屬於行政賠償范圍,所以田某的賠償請求被駁回。
作業3
一 填空題
1 行政許可權的行使,應當以(行政相對方)申請為前提。
2 行政主體是享有國家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的(組織)。
3 按照行政機關所轄的區域范圍不同,可以分為(中央)行政機關和(地方)行政機關。
4 機關的民事行為同公務行為可以根據各自行為的特徵來確認:具有縱向管理性質的行為屬於(公務行為),具有平等有償特點的行為一般是(民事行為)。
5 從法律意義上講,行政立法必須遵循的兩個原則是:(民主原則)(效率原則)。
6行政復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
7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
8 行政賠償的責任形式是(損害賠償)。
9 (行政侵權行為)是構成行政賠償責任的首要條件。
10行政訴訟參與人包括(行政訴訟的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
11當事人在不同的訴訟程序中有不同的稱謂。在第二審程序中,稱為(上訴人)和(被上訴人)。
12經審查,人民法院認為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並通知原告。
13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不得以調解為必經審理程序及結案方式。但是,(行政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
14行政判決分為(維持判決)和(依法改判)。
二 選擇題
1在行政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中(AB)。
A行政相對方是不可少的 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C必有一方是國家行政機關 D權利義務關系是平等的
2下列各項中,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是(D)。
A鄉鎮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街道辦事處 D公安局法制科
3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行政職權的是(D)。
A行政處罰權 B行政復議權
C行政指導權 D行政審判權
4甲乙二人的違法事實和情節相同,但公安機關對甲裁決拘留,而對乙只罰款50元,這顯然是 不公正的。這種行為屬於(BD)。
A 不同情況,相同處罰 B同等情況,不同處罰。
C違法行為 D違反公正的程序。
5李某是縣辦公室的安全保衛幹部,被借調到縣公安局,在借調的一次執行任務中,違法剝奪某人人身自由。在這里,(B)是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A縣辦公室 B縣公安局
C縣人民政府 D縣人事部門
6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AB)人民法院管轄。
A被告所在地 B原告所在地
C公安機關所在地 D原告選擇
7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基於親權或監護權而產生的,因而其在訴訟中居於(AB)的訴訟地位。
A與被告相類似 B與原告相類似
C 核心 D主導
8行政訴訟第三人包括(ABD)。
A原告 B被告
C代理人 D第三人
9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有(BC)。
A人民法院 B訴訟參加人
C訴訟參與人 D人民檢察院
10決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A)。
A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決定一律不準上訴
B當事人不服時,有權在接到決定之日起10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C當事人不服時,有權在接到決定之日起7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D當事人不服時,有權在接到決定之日起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三 名詞解釋
1行政法律事實
書上第8頁
2資格許可
書上第90頁
3要式行政行為
書上第70頁
4行政不當
書上第195頁
四 簡答題
1簡述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
書上第10頁
2簡述行政許可的特徵
書上第88頁
3簡述一般行政監督的主要方式
書上第184頁
五 論述題
1論述行政主體的特徵
書上第24頁
2論述追償制度與賠償制度的關系
書上第249頁
六案例分析
2000年4月29日,某縣的一個考場內,開考約30分鍾後,監考老師發現一名來自公安系統的女考生拿出資料抄襲。監考老師向其提醒不能抄襲。該考生仍然繼續抄襲,無奈監考老師收繳了其資料。但不久該考生又拿出一份資料抄襲,監考老師在幾次提醒無效的情況下,沒收了她的資料,並當場告訴她:「你這門考試以零分處理」,該考生並無異議。考慮到該考生只差兩們就拿到所學專業的文憑。因此考後縣自考辦研究決定,只在要上報的考場情況登記表上登記該考生「夾帶資料,並建議給予從輕處分」,所考科目 為零分。該考生接到此處分決定後不服,6月6日,向縣政府寫了一份《行政復議申請書》,認為監考老師是誣告,成績應算作合格。要求自考辦公開賠禮道歉,並付其精神損害賠償金。現政府經過調查認為,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應考者的舞弊行為及其他違反考試規則行為的處罰權應屬省考委,縣自考辦對申請人作零分處理的決定無法定職權。根據此,縣政府撤銷現自考辦的處理決定,上報市自考辦作出決定: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和《參考細則》的有關規定,對該考生的應考應以零分計算,停考兩年。該考生仍不服,7月21日向市政府提請行政復議,9月23日,某市政府法制辦經合議作出撤銷某市自考辦的決定。
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本案應以哪個機關為行政復議機關?
答:行政復議法第12條規定,對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根據該條規定,市自考辦作出決定處罰考生,考生可以向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省自考委申請行政復議。
作業四
一填空題
1行政職責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
2行政職務的產生主要有四種程序:(選任)(委任)(調任)(聘任)。
3行政相對方的法律地位是通過其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表現出來的。
4從法律意義上講,行政立法程序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民主原則)二是(效率原則)。
5行政合同的締結方式主要有招標(拍賣)(邀請發價)(直接磋商)等方式。
6根據強制執行的對象分為(對財產)(行為)(人身)三種執行方式。
7行政處罰案件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
8申戒罰的具體形式有(警告)和(通報批評)。
9行政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責任)原則;(危險責任)原則;違法責任原則。
二選擇題
1下列屬於行政行為的是(C)。
A某縣民政局建設辦公樓的行為
B某縣民政局起訴建築公司違約的行為
C某縣民政局越權處罰違法的建築公司的行為
D某縣民政局依建築合同獎勵建築公司的行為
2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B)。
A行政關系B行政法律關系
C外部行政關系D行政管理關系
3下列四個選項中,其效力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ACBD)。
A法律B地方性法規
C行政法規D規章
4(ABCD)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
A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B經濟特區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C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D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5 行政訴訟撤銷判決有(A BD)等幾種形式。
A判決全部撤銷B判決部分撤銷
C判決撤銷不合法的主體資格D判決撤銷並責成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6當事人對財產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A)。
A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B停止裁定的執行
C裁定執行與否由當事人決定 D中止裁定的執行
7在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中,原告特有的訴訟權利之一是(B)。
A委託訴訟代理人 B撤訴
C申請迴避 D提出上訴
8經復議機關復議,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B)是被告。
A原機關和復議機關 B復議機關
C申請迴避 D提起上訴
9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被合並到另一個行政機關,屬於(A)。
A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變更 B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變更
C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變更 D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規定:「對違反交通管理行為處罰的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另行制定」,屬(B)。
A創制性立法 B授權性立法
C實施條例立法 D職權立法
三 名詞解釋
1國家行政機關
書上第30頁
2行政許可
第88頁
3行政處罰
第150頁
4行政訴訟
第265頁
四 簡答題
1簡述劃分個人行為與機關行為的標准
第50頁
2簡述被委託組織與被授權組織的區別
第58頁
3簡述行政訴訟原告的法律特徵
第295頁
五 論述題
1試論行政 行為的合法要件
第75頁
2論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
第196—197頁
六案例分析
某甲一年前下崗後,在家門口經營一個煙酒副食門市部。一天早上某甲剛開門,工商所的一名工作人員王某進來,說是要買一條高級香煙,這人拿了煙,某甲讓他付款,王某卻執意不肯。為此,二人撕打了起來,最後雙方都受傷,某甲傷的比較重。事後,工商所負責人主持調解,讓王某付某甲煙款,醫葯費各自承擔。他們讓某甲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某甲認為工商所在偏袒王某就未簽字。誰知這事一拖就是兩個月,某甲去工商所,他們不是避而不見,就是說還沒有協商好,某甲也不知道該如何辦?
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本案中某甲是否可以工商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答:工商所王某到某甲的煙酒副食門市部購買香煙不付款與某甲動手打架。王某的行為不是以工商所的名義作出的,而是以個人名義與某甲發生沖突的。王某的行為與履行職責無關,王某買煙不付款與某甲產生沖突,是民事糾紛與王某所在單位無關。所以說本案是民事案件。他們雙方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法律關系,不是行政案件,不可以工商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說明:以上答案僅供參考,如有不同觀點,可以相互溝通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