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規只能叫條例

行政法規只能叫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19 04:08:01

條例是法律還是行政法規

條例是行政法規,<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過去是法規,已經廢除了,現在<治安管理處罰法>已經生效,是法律了.

❷ 條例屬於法規還是規章

條例屬於法規。管理條例屬於規范性法律文件,但位階較低,一般是省市政府制定的,只在特定區域內有效。條例屬於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屬於規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文件的性質,在實施過程中與法律的效力一致。
一、條例是什麼?
條例是行政機關或者國家機關依照政策和法律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二、法規和規章有什麼區別?
1、效力大小不同。法規是法律和依據憲法制定的,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違反法規就相當於違法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而法規具有行政和道德約束力,違反規章就是違規行為,會受到相應的行政紀律處罰,或者是道德譴責。
2、類別文種不同。法規是按制發主體的不同,分為全國法規、地方法規、行政法規三類。常用的就是條例規定辦法規章,按性質內容的不同分為組織規章、業務規章、行政規章和一般規章四類。
3、制發程序不同。行政法規需國務院常委會議審議或國務院總理審批。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各主管部門發布。而行政規章須經行政會議討論通過,報主管部門審批後,就能發布實施。組織規章、一般規章、業務規章也要經過討論通過由主管領導審核才可以簽發。
由此可見。國家。制定法規、規章,一定要仔細辨別它們的異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力,更好地為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服務。切不可觸碰法律條例,人人必須嚴格遵守,違反它就會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❸ 法律名稱何時叫《條例》何時叫《辦法》

根據作者的補充,上兩位解釋了各法律淵源的名稱問題。

法律法規的效力從其名稱上可見一斑,但他們之間主要的區別在於位階不同,這個時候就不能僅僅看是條例還是辦法了。就向國務院的規定可能叫辦法,而部門規章也可能叫辦法。這時要看的就是制定該法律法規的部門的權力了。

全國人大制定憲法和基本法律;

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一般法律;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

國務院各部、委、辦、局制定部門規章;

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發生沖突時效力如下:

上位法效力大於下位法;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發生無法判別其效力時,按照《立法法》的規定由各有權部門裁決。

❹ 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應如何區分

1、法律是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國家主席公布施行的法律,名稱一內般都叫「法」;容 2、法規,准確的名稱應該叫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國務院總理公布施行的,名稱一般叫「條例」; 3、部門規章,習慣上也稱規章,是國務院下屬的各個部、委員會、直屬廳、局、屬制定的,一般沒有公布令,名稱一般都叫做「辦法」、「規定」。

❺ 條例和法律的區別是什麼

條例和法律的區別具體如下:
1、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
2、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
3、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4、中國的法律可以劃分為: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5、法律是從屬於憲法的強制性規范,是憲法的具體化,憲法是國家法的基礎與核心,法律則是國家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第七十五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❻ 法律、條例、意見、管理辦法等不同叫法的法規的性質有什麼不同

我國廣義的法律文件根據制定主體的不同,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版、地方政府規權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效力最低,再低的就稱為規范性文件。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是法律,都叫法;
2、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稱「條例」,也可以稱「規定」、「辦法」等。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製定的行政法規,稱「暫行條例」或者「暫行規定」。
3、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樓主所列的「意見」如果影響相對人權利義務,可能是規范性文件,如果不影響,那什麼都不是,不能稱為法規/

❼ 以下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叫做「規章」

問題不難
為什麼沒有分呢??
呵呵,沒有分,我也回答

對於行政機關制定的抽象行政行為
可以分為行政立法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兩部分
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
行政法規可以叫:規定、條例、辦法【注意,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稱為:暫行條例和暫行規定】
行政法規只能叫做》規定、辦法,不能叫條例
行政立法權包括行政法規和規章,行政法規只能由國務院來制定,,規章只能有國務院組成部門和地方政府來制定
地方政府制定規章也是有許可權要求的,具體來說就是省級政府、省級政府所在的市級政府(省會、自治區首府)還有就是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政府,

你題中所稱的「規章」規章包括兩部分,
1部門規章,就是由國務院的組成部門所制定的規章
2地方政府規章,就是由有行政立法權的地方政府制定的規章
你的問題的答案應當選B D
因為B人力社保部 屬於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可以制定部門規章
D 成都市政府,做為較大市的市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對於A答案來說,國務院制定的叫做行政法規,C答案來說重慶市交通委員會它是地方政府的工作部門,不享有行政立法權,但是它可以制定其他規范性文件

你可以去看下
《立法法》第三章、行政法規、第四章的第二節、規章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具體條文我就不粘貼了

❽ 條例與法律有何不同

從廣義上來理解復,條例也是法律制的一種形式,不過在現實中,法律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性文件,這是在狹義的意思上使用的。
而條例一般是指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從制定主體上來說,跟法律是有明確區別的,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而且在效力上,條例也是要低於法律的效力的,如果條例跟法律沖突的話,法律是要優先於條例適用的。
但是也是有例外的,全國人大有時候制定的法律文件也會用條例的名字,如曾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條例》(現在已廢止,代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了),雖然是條例的形式,但是卻是由全國人大制定的,因此其效力、地位跟法律是一樣的。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少了,立法法出來以後,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一般都不再採用條例的名稱了,都是用法律的形式了。

❾ 為什麼規章不能叫條例

行政法規能叫條例,規章不能叫,因為法規和部門規章是上下位關系,必須規范名稱以版免混淆(否則部權門規章有越權的嫌疑,扮豬吃老虎)。而行政法規 則可以叫「辦法或規定」。所以看一個文件是屬於法規還是部門規章,一方面看名稱,另一方面則要看文件的制定機關和審批機關。

❿ 條例屬於行政法規還是規章

條例屬於規章。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設區的市、自治州2015立法法最新修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規章是行政性法律規範文件,之所以是規章,是從其制定機關進行劃分的。規章主要指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設區市的人民政府,在它們的職權范圍內,為執行法律、法規,需要制定的事項或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因此,條例屬於規章。
《中國共產黨黨章》第十條 黨是根據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
(一)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二)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除它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和在非黨組織中的黨組外,都由選舉產生。
(三)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它們所產生的委員會。黨的各級委員會向同級的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四)黨的上級組織要經常聽取下級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意見,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黨的下級組織既要向上級組織請示和報告工作,又要獨立負責地解決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問題。上下級組織之間要互通情報、互相支持和互相監督。黨的各級組織要按規定實行黨務公開,使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
(五)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黨的委員會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委員會成員要根據集體的決定和分工,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六)黨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要保證黨的領導人的活動處於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同時維護一切代表黨和人民利益的領導人的威信。

熱點內容
濟南市鐵路法院 發布:2025-02-13 11:17:20 瀏覽:530
勞動法全 發布:2025-02-13 11:15:00 瀏覽:881
司法體制的問題 發布:2025-02-13 10:50:19 瀏覽:296
小區對著法院 發布:2025-02-13 09:40:24 瀏覽:1
調解書一經簽收即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3 09:06:57 瀏覽:493
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發布:2025-02-13 08:11:46 瀏覽:121
行政法簡答題題庫 發布:2025-02-13 07:43:47 瀏覽:24
江蘇自考行政法學 發布:2025-02-13 07:15:33 瀏覽:231
農田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13 07:07:30 瀏覽:815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