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非法用工

勞動法非法用工

發布時間: 2022-04-19 05:36:12

❶ 非法用工要先確認勞動關系,然後法院才會受理嗎

這類情況有兩種處理辦法:

第一種是非法的用工關系應作為民事僱傭關系由民法進行調整,因為可以認定為非法用工主體不能構成合法的用人單位,不能構成合法有效的勞動合同關系,法院可以直接受理。

第二種是該類用工關系應屬於勞動關系,應該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勞動合同關系進行處理,並按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程序進行處理。即先確立勞動關系的成立,申請勞仲裁,對仲裁不服或不受理的才能提起訴訟。雖然兩種處理辦法都有依據,但第二種處理辦法法理上更充分。
第一,非法用工關系本質上仍然是勞動關系而不是僱傭關系,無營業執照進行經營的非法用工主體雖然在形式上不符合用人單位的條件,但實質上已經構成各個體工商戶或企業的實質要件。勞動者作為非法用工單位的相對方,並不存在任何過錯,不應因非法用工單位主體的違法行為而導致他們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就不合格主體的勞動關系適用民法與勞動法比較,使用勞動法更有利於保護勞動者的利益,而是用民法一般會導致用工成本的降低,這將刺激不合格主體的勞動關系更多發生,這與勞動法主旨相悖。同時出於保護勞動者出發,也應該使用勞動合同法進行處理才是最合適的,。
第二,我國實施的《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三條明確規定,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的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職業病,按勞動爭議案件處理。且《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定:「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勞動者已經付出勞動的,該單位或者其出資人應當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賠償金;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對於主體不合格的勞動合同,也應當使用勞動合同法。
第三,依據法理以及立法精神,作為各個法律部門調整對象的社會關系,既包括合格主體的社會關系,也包括不合格主體的社會關系。不能因為主體違法就認定所有的關系無效,這對於勞動者而言是顯失公平的。
綜上所述,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按照勞動法進行處理,對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工標准以及賠償標准進行處理。

❷ 勞動法對企業違規用工怎麼規定

《勞來動法》第五十八條國家源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
第九十四條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九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❸ 用人單位在招工用工過程中存在的違反勞動法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1、用人單來位在招工用工過源程中存在的違反勞動法規定的行為一般有收取押金,押證件,或者未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條件,職業危害等事宜。
2、《勞動合同法》 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❹ 單位僱傭退休人員,不與之簽訂勞務合同,是不是屬於非法用工

這個不屬於非法用工

非法用工是指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務工者與用工單位所建立的非法勞動關系。常見的使用童工,未經備案登記招用員工,外籍員工未經批准在國內工作等都屬於非法用工。

也就是說非法用工的前提是勞動關系

單位僱傭退休人員

不是勞動關系

❺ 非法用工,企業是否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首先我們要搞清什麼是童工,所謂童工就是指未滿16周歲,與單位或個人發生勞動關系從事有經濟收入的勞動或從事個體勞動的少年、兒童。我國《勞動法》第15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收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對招用童工,我國《勞動法》第94條規定:「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在使用童工方面,《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10條規定:「對使用童工的單位或個人,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其立即將童工送回原居住地,童工被送回原居住地所需費用,全部由使用童工的單位或個人承擔。」 第11條規定:「違反規定使用童工的單位或個人,對被送回原居住地之前患病或者傷殘的童工應當負責治療,並承擔治療期間的全部治療和生活費用。醫療終結,由縣級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其傷殘程度,由使用童工的單位和個人根據其傷殘程度發給童工本人致殘撫恤費。童工死亡的,使用童工的單位或個人應當發給童工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喪葬補助費,並給予經濟補償。對童工傷、殘、死亡負有責任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以,僱傭童工的用人單位,在童工從事勞動期間發生工傷,不僅需要承擔治療期間的全部治療和生活費用;鑒定為傷殘的還需支付撫恤費;同時還承擔將童工送回原地的義務。 建議及時向用工單位所在的勞動部門反應,需求權益保護。

❻ 來討論:非法用工主體應否承擔勞動法規定的義務

不管是來怎樣的用工,自只要僱傭關系即勞動關系形成,就應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一切以勞動法為原則。守法與否和盈利沒有直接關系,這是企業效益的問題。
建議合法用工,這樣員工工作積極性會很大程度提高,反而會促進企業效益,員工工作賣力,企業很定會好起來。

❼ 非法用工單位應該受到怎樣的處罰

非法用工的單位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四條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九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7)勞動法非法用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❽ 公司非法用工怎麼處罰

非法用工是指使用童工、外籍勞工等情況。根據《勞動法》的規定,非法用工的用工合同無效,而且,還要根據《勞動法》的規定進行處罰。
《勞動法》第九十四條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❾ 勞動法規定非法用工工傷認定嗎

法律分析:非法用工是不能進行工傷認定的,非法用工是指用人單位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以及非法適用童工,因為不具法定主體,所以不是法律上的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❿ 勞動法是怎麼規定非法用工工傷賠償標準的

(一)非法用工的定義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三條及《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第二條之規定,所謂的「非法用工」,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違法用工的情形」。
(二)非法用工的法律特徵
根據上述規定,「非法用工」具備以下特徵:
1、非法用工的主體是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後沒有再領取營業執照、再行登記、備案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的用人單位;
2、用人單位有非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行為(包括過去、現在二個時間段);
3、用人單位有非法用工的事實。
簡而言之,就是非法用工單位無「用工權」而非法用工的情形。
區分用工單位是「非法用工」還是「合法用工」,關鍵是要看用工主體是否經過依法登記、備案,是否有無營業執照。有無營業執照、是否經過依法登記、備案是成立「非法用工」或「合法用工」的核心要件。
法律法規: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頒布的《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第二條規定,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在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傷殘、死亡童工。
第九條規定「傷殘職工或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定處理。」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第63條規定,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該單位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金,賠償標准不得低於工傷保險待遇。雙方就賠償數額發生爭議的,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上述規定,擴大了企業范圍,包括非法用工單位,明確了非法用工單位因工傷事故與勞動者發生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因此,非法用工單位可以成為工傷事故賠償主體。
PS:因非法用工緻傷,勞動者應當視同工傷,享受工傷待遇。對非法用工引發的損害賠償,如果適用一般的僱傭合同關系去處理,雖然從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反映出國家對非法用工單位的默視和放任,從長遠看不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穩定有序的發展,不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不利於從根本上保護對受害者的長遠保護,因此,非法用工緻傷,勞動者應當視同工傷,這與上述《工傷保險條例》第63條規定的精神是一致的。
實踐中,要是用人單位本身不具有用工資格,但又存在用工事實,且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行為,那麼就能認定該單位存在非法用工的情況。此時,單位仍需要對務工者負責任,即在務工者因工傷亡的時候,需要對務工者或其家屬進行相應的工傷賠償。

熱點內容
濟南市鐵路法院 發布:2025-02-13 11:17:20 瀏覽:530
勞動法全 發布:2025-02-13 11:15:00 瀏覽:881
司法體制的問題 發布:2025-02-13 10:50:19 瀏覽:296
小區對著法院 發布:2025-02-13 09:40:24 瀏覽:1
調解書一經簽收即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3 09:06:57 瀏覽:493
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發布:2025-02-13 08:11:46 瀏覽:121
行政法簡答題題庫 發布:2025-02-13 07:43:47 瀏覽:24
江蘇自考行政法學 發布:2025-02-13 07:15:33 瀏覽:231
農田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13 07:07:30 瀏覽:815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