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屬於建設行政法規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屬於建設行政法規嗎

發布時間: 2022-04-19 08:19:06

㈠ 建築法屬於什麼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回程監理、建築安全答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決定》修正。
目的: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

㈡ 建築法是屬於什麼法規的范疇

經濟法

㈢ 建築法屬於經濟法還是行政法我現在有點迷糊了。

首先建築法肯定不屬於行政法,至於是不是屬於經濟法,我個人認為也難以認定。如果只是二選一的話,那就是經濟類法律!

㈣ 建築法屬於行政法嗎

建築抄法屬於行政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可見,頒布建築法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其行政管理色彩較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屬於建設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行政法規范可分為下述三大類:

1、關於行政組織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又可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有關行政機關的設置、編制、職權、職責、活動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規范,其中職權、職責規范是行政組織法規范的核心;

再一部分是有關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雙方在錄用、培訓、考核、獎懲、晉升、調動中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

2、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規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雙方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數量最多,涉及面最廣。

3、關於監督行政權的法律規范,即監督主體對行政權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監察、行政審計、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法律規范。這一類規范數量雖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點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㈤ 判斷題:<<建築法>>是屬於行政法規的范疇 這句話是對還是錯

錯,應該屬於國家的法律,因為法律的實施是要通過全國人大通過才生效的;行政法規由國務院通過生效。

㈥ 建築法屬於行政法還是經濟法

建築法屬於經濟法。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專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屬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㈦ 建築法屬不屬於行政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1997年11月1日通過,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屬於法律而不是行政法規。

㈧ 建築法屬於行政法還是經濟法

嚴格按照法律定義來說,建築法屬於行政法,不屬於經濟法。行政法回,是指行政主體在行答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調整經濟關系,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這些經濟關系的調整是為了對國家經濟活動的宏觀調控和加強經營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一章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建築法一共有八章內容, 第一章總則,第二章建築許可,第三章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第四章建築工程監理,第五章建築安全生產管理, 第六章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第七章法律責任,第八章附則。這八章內容緊緊圍繞的都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關系的規定,所以建築法屬於行政法。

㈨ 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建築法》屬於什麼部門

《建築法》復屬於行政法這一法律制部門。
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一共有七大法律部門,它們分別是: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2民商法、3行政法、4社會法、5經濟法、6刑法、7訴訟及非訴訟程序法。
根據基本法律知識,我們首先可以排除1、6、7三大法律部門。我國建築法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可見,頒布建築法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其行政管理色彩較濃。當然,建築法中有對建築合同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也對社會經濟秩序有一定的規制維護,涉及一些刑事條款,規定了訴訟上的一些環節。但其主要立法目的在於行政管理,因此,《建築法》應當屬於行政法這一法律部門。

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屬於什麼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屬於行政法。

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一共有七大法律部門,它們分別是: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2民商法、3行政法、4社會法、5經濟法、6刑法、7訴訟及非訴訟程序法。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就屬於行政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屬於建設行政法規嗎擴展閱讀:

關於建築的相關規定:

1、建築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但是,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限額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批准開工報告的建築工程,不再領取施工許可證。

2、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三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當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三個月。既不開工又不申請延期或者超過延期時限的,施工許可證自行廢止。

3、在建的建築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發證機關報告,並按照規定做好建築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

熱點內容
公司規章制度太嚴 發布:2025-02-13 04:59:32 瀏覽:823
海淀區法院微博 發布:2025-02-13 04:13:04 瀏覽:495
檢擦院和法院 發布:2025-02-13 04:08:07 瀏覽:576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
動畫片刑法 發布:2025-02-13 00:35:00 瀏覽:552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