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民事訴訟法一百條評析

新民事訴訟法一百條評析

發布時間: 2022-04-19 09:59:07

『壹』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的內容簡介

《民事訴訟法案例抄分析襲(第2版)》的編寫注意「高水準」與「適周性」的合理結合。首先,本套教材以人大法學院具有全國影響的各學科的學術帶頭人領銜,約請全國高校優秀學者參加,形成學術實力強大的編寫陣容。同時,在編寫教材時,注意吸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學研究的最新的學術成果,注意國際學術發展的最新動向,力爭使教材內容能夠站在21世紀初的學術前沿,反映各學科成熟的理論,反映20世紀後期中國法學的水平。其次,本套教材主要供法學專業本科教學使用。因此,本教材將學術性、新穎性、可讀性有機結合起來,注意運周比較生動的案例、簡明流暢的語言去闡釋法律理論與制度。

『貳』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甲乙之間屬於委託合同關系。
甲委託乙代為管理房屋,要看具體委託事項中版是否包含權對房屋所有權的處分。
假設不含處分權,則乙出賣房屋的行為屬於效力待定行為,須經甲追認後買賣合同生效。本案中甲未追認,則合同無效。乙應當返還押金。該押金的性質如何認定?如果是定金,則乙雙倍返還丁。如果是預付款,原數返還就可以了。
如果甲授權乙管理的許可權中包含對所有權的處分,則要考慮丙的優先購買權。
由於丙是房屋承租人,享有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而乙和丁簽訂合同時,並未通知丙,故丙可以主張合同無效。但是丙提出的異議理由是租賃期未滿,並未涉及優先購買權的問題,所以法院應向丙釋明,在丙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情況下,認定合同有效。丁向甲支付房款,乙向甲交付押金;甲協助丁辦理更名手續;丙繼續承租(買賣不破租賃)。

以上是從民商事法律關系角度分析。
下面從民事訴訟角度分析。

丙在執行過程中提出異議,法院應審查後在15天內作出異議是否成立的裁定。
甲提出執行異議,由於甲是房屋所有權人,在本案中屬於必要共同訴訟人。法院判決生效,屬於遺漏必要訴訟人,應中止執行,案件進入再審,適用一審程序重新審理。

『叄』 民事訴訟第一次判贏了第二次能推翻嗎

二審能否推翻一審判決,主要是看一審判決事實認定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以內將上訴狀交原審人民法院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法律分析
我國有著比較完善的民事訴訟機制,民事訴訟案件中一審獲勝的案例多不勝數,但是如果一審敗訴,敗訴方要求進行二審,通常情況下因為是二審法院審理案情時間會比一審更為仔細和嚴謹。第二審程序是指由於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生效的第一審裁判而在法定期間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序,是第二審級的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所適用的程序。民事訴訟二審推翻一審的判決是要新的關鍵證據又或者是法律適用性明顯錯誤或程序出現顯著問題,這當中涉及多個方面,並不是所有民事訴訟案件都適用於二審的,正確地分析案情,才能作出正確的決定。另外二審期間並不需要執行一審判決。民事訴訟二審能否推翻一審,要具體案情具體分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七條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肆』 新民事訴訟法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於日本民事訴訟法的經典教科書,此次出版的是該書的最新版。作者新堂幸司是日本民事訴訟法學界的第三代領軍人物,新堂說被認為是對日本戰後民事訴訟理論體系提出全面修正的學說。本書是全面展現新堂民事訴訟理論的集大成之著作,作者在系統闡述自己理論的同理,也應時地概括並評析日本最新的法制改正、學說及判例動向。原著從初版至今已歷經七版,至今仍然是東京大學法學部、法學研究科以及法科大學院的基本教科書。在傳統的民事訴訟理論中,基於保護實體法私權之觀念,往往容易產生過於保護原告而忽視被告利益之問題。而在新堂理論中,所謂的公平保障,主要是指確保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公平,也即民事訴訟是以雙方當事人以對立的形式參與其中,並對等地展開攻擊防禦,法院在此基礎上做出判斷之過程。

『伍』 新民事訴訟法的介紹

民事訴訟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重要的基本法律。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是1991年通過施行,分別於2007,2012年進行兩次修正。同時,《民訴解釋》也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本次修正結合了實踐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切實解決了訴訟中的現實困難。 具體而言,有以下十大亮點:


亮點一:關於管轄

1、管轄方面修改了協議管轄規定,增加了「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明確了將協議管轄的范圍由合同糾紛擴展至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把因履行合同競合產生的侵權糾紛也收納進來。

2、增加了默示管轄規定。該制度需三個基本條件:當事人未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當事人應訴答辯,應訴管轄不得違反專屬管轄和級別管轄的規定。

3、修改了上下級法院移交管轄制度。按2007年民訴法規定,上級法院既可審理下級法院管轄的案件,也可將其管轄的案件交下級法院審理,這種規定極易導致地方保護風險的增加。此次修改,增加了「確有必要」和「其上級法院的批准」的條件。

亮點二:關於公益訴訟

增加了公益訴訟制度。《民訴解釋》就提起公益訴訟的條件、管轄法院、告知程序、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關系以及公益可以和解、調解等具體操作程序予以明確。值得注意的是,依據目前法律規定,我們認為,目前民訴法中可以公益訴訟的主體即「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是「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和「消費者協會」。

亮點三:關於第三人撤銷之訴

增加了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民訴解釋》就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應提交的證據材料、審理程序、不予受理的情形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其中值得關注的是:一是提起的期限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這六個月與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間一樣,都是不變期間,不適用延長、中止、中斷的規定。二是管轄法院,第三人應當向作出該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亮點四:關於舉證時限及逾期舉證

證據部分增加了證據時限制度。此前,《證據規定》等對於當事人未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一律發生失權效果的規定,過於嚴苛。此次修改,關於舉證期限:應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確定,可由當事人協商經法院准許,法院確定一審普通程序不少於十五日(此前的規定是三十日),二審不少於十日,期滿後的反駁證據等法院可酌情確定期限。關於逾期舉證救濟:一是只要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原則上法院都應准許,但要審查是否「確有困難」情形;二是為逾期提供證據的當事人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說明理由等;三是分層次設置了逾期舉證的後果,據情節的不同適用訓誡、罰款直至證據失權(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採納)三種不同的後果。

亮點五:關於證人證言

關於證人,新民訴對「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採用並補充了《證據規定》的部分內容。如:證人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不僅限於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這是在范圍上進行了擴展,更符合實際。同時,在《民訴解釋》中規定: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此前規定為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增加了法院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證人拒絕簽署保證書的,不得作證等內容。

亮點六:關於專家輔助人

「專家輔助人」,在訴訟中的功能是:協助當事人就有關專門性問題提出意見或者對鑒定意見進行質證,回答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就鑒定意見或有關專門性問題的詢問、與對方當事人申請的「有專門知識的人」對質。新民訴提出的鑒定人與專家輔助人並存的「雙層」專家證據制度,既能維持鑒定人中立立場,又能對鑒定人的行為和作用形成有效制約,防止鑒定人過度介入訴訟,有利於法官作出更客觀的判斷。

亮點七:關於小額訴訟

增加小額訴訟制度。小額訴訟程序,簡言之是簡易程序的再簡化,其是與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三者並列的獨立訴訟程序。《民訴解釋》就小額訴訟規定的更加詳細,如以不完全列舉的方式明確了適用該程序審理的范圍、糾紛類型(大前提是金錢給付的案件)以及不適用的范圍、類型。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障效率,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亮點八:關於司法確認

增加調解協議確認制度,該制度是指對於涉及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糾紛,經具有調節職能的組織調解達成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的協議後,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到人民法院申請確認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的一種新的案件類型。新民訴規定:提出時間系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主體系雙方當事人共同提出,管轄法院系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法院。

亮點九:關於實現擔保物權程序

增加擔保物權實現制度。申請人系抵押權人、質權人、留置權人以及抵押人、出質人、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或者所有權人等;管轄法院系「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法院」等。另外,擔保物權實現案件的具體程序:提出申請,同時提交《民訴解釋》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的材料,法院受理後依據《民訴解釋》第三百七十一條規定內容進行審查,並依據《民訴解釋》第三百七十二條的規定作出處理。值得注意的是裁定生效後,申請人即可申請強制執行。

亮點十:關於檢察建議

增加檢查建議制度。目前,進入再審有三個渠道:一是人民法院依職權再審;二是當事人申請再審;三是抗訴再審。就新民訴審判監督程序規定看,「法院糾錯先行,檢察院抗訴斷後」以及「在窮盡審判監督救濟渠道之後,再啟動檢查監督機制」是得到了立法機關的認可。在檢察機關作出提出或者不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後,當事人不得再次向檢察機關申訴。此時,當事人也不得向人民法院再次申請再審或申訴。也就是說,所有程序終結。實際上,我國的有限再審制度是通過法院處理一次、檢察院處理一次所達到的。

『陸』 保全的房子法院怎樣執行

財產保全是由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負責執行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人民法院裁定採取保全措施後,會安排執行法官立即執行。
法律分析
法院查封被執行的房產屬於財產保全行為,人民法院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土地使用權、房屋的查封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期限屆滿可續封一次,續封時應當重新製作查封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但一般續封的期限都不得超過一年。有特殊情況要再續封的,應當經過所屬高級人民法院的批准,且每次再續封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期限屆滿後,人民法院未辦理繼續查封手續的,那麼查封的效力會消滅。法院查封房產到期後,可申請繼續續封,但不支持同時進行多次查封,只能按照申請順序進行續封。所以,被查封的房子還能再查封,只是需要申請手續。所以,採取保全措施後可以直接進行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三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柒』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急0

1,二審必須組成合議庭審理,不能獨任審理。
理由:第一百五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內對上訴案件,應容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徑行判決、裁定。

2,不能用簡易程序,此案復雜,必須普通程序處理
理由:第一百四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3,不能用裁定,而應該是判決
理由: 第一百五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捌』 民事案例評析

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這里不包括明確只屬夫妻一方的贈與或遺贈。
原、被告雙方婚後雖長期居住在被告家的房屋內,但被告肖雄家庭一直未就析產或繼承問題進行過任何實際處理,被告並未實際上獲得任何房產權利。被告在本案審理中,對析產和繼承問題明確表示不主張權利。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第2條第(2)項所指一方或雙方繼承、受贈的財產,及第6條所指一方婚前個人的財產,是指一方已實際取得的財產。被告並未實際取得原告要求分割的房屋,故原告起訴要求分得房屋,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該請求不予支持。被告父親去世時獲取的禮金屬於親朋對死者遺屬的撫慰,不能視為家庭共同財產,故原告要求分得禮金的請求不予支持。
在離婚訴訟中,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應以夫妻共同財產的確定為准。但夫妻共同財產的確定,往往涉及到與離婚雙方的一方的家庭財產的關系,即該一方在其家庭財產中是否享有共有權,其家庭成員中是否進行過析產,該一方是否應在離婚訴訟之前的繼承關系中分得遺產,等等。這些問題不是離婚訴訟的訴訟標的范圍,不可能在離婚訴訟中用列第三人的方法來解決。因此,離婚訴訟中的一方在離婚訴訟提起後、審結前,另行對對方提起一個確認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法院既裁定中止離婚訴訟,先行審理該確認之訴,在程序上是一個妥當的方法。這說明離婚訴訟出現了必須以財產確認之訴的審理結果為依據的情況,屬《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應當中止訴訟的一種情形。不過,就離婚訴訟而言,沒有必要就全案中止訴訟,只中止其中的財產分割部分即可,就財產分割以外的訴訟請求部分,只要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第2條第(2)項所指一方或雙方繼承、受贈的財產,及第6條所指一方婚前個人的財產,是指一方已實際取得的財產。為此,判決財產都歸被告。

『玖』 法條評析題 評價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關於起訴的規定 謝謝

現在是第119條了。
評價:(一)對原告的主體要求有缺陷,直接利害關系人的規專定無法解決直接屬利害關系人無法起訴的情況,也就是實務中還存在著像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死者、未經清算即被撤銷的法人等『法律規定的非實體權利義務主體』的間接利害關系人。
(二)『明確的』被告規定過於籠統,明確應該是到何種程度?是只提供姓名、名稱即可;還是必須提供准確的住所地址(送達地址),以及聯系方式?有待明確。
(三)『事實和理由』要件亦欠准確,建議前面加上限定語「一定的」,『一定的事實和理由』可以避免證據與法律依據(尤其是證據事實)一定要『充分』的歧義。
(四)原本很明確,沒任何問題,但是新增加的『應訴管轄』提供了使這個條件毫無意義的可能性。

『拾』 《民事訴訟法學》案例分析

1、丙市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不正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3、不適當。因本案管轄權屬於丙市某港口所在地法院。
4、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5、不視為。因為如果裁定異議不成立,B公司必須應訴,為防止開庭時毫無准備而導致訴訟不利,B有權委託代理律師去閱卷、辦理委託手續和打聽開庭日期。
6、不能。應當報請上級法院指定管理,不得自行移送。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7、可以。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訴訟中處於原告地位,享有原告的訴訟地位。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8、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9、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熱點內容
員工加班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2-13 06:10:03 瀏覽:272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
公司規章制度太嚴 發布:2025-02-13 04:59:32 瀏覽:823
海淀區法院微博 發布:2025-02-13 04:13:04 瀏覽:495
檢擦院和法院 發布:2025-02-13 04:08:07 瀏覽:576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
新勞動法試用期工資 發布:2025-02-13 00:53:20 瀏覽:703
寧波新勞動法實務培訓 發布:2025-02-13 00:48:24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