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行政法律
Ⅰ 畜牧獸醫行政處罰的時效期限是多久
對畜牧獸醫進行行政處罰的時效期限是二年。如果該獸醫的行政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行政機關發現的,不再予以處罰;但是其違法行為如果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後果的,則五年內未被發現的,不予處罰。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7月15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六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後果的,上述期限延長至五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十一條
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二百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三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十條
行政機關應當自行政處罰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Ⅱ 什麼叫獸醫衛生行政責任
獸醫衛生行政責任是指衛生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獸醫)違反衛生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獸醫是指給動物進行疾病預防、診斷並治療的醫生。具體說來說,獸醫是利用醫學方法促進動物(包括野生動物和家禽家畜水生動物)機體與微生物和自然環境相互協調的一類工作者。
需知:
動物科學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調整本專業時由畜牧獸醫(部分)、畜牧、蜂(部分)和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幾個專業合並而成的。
主要由農業院校或綜合大學(浙江大學、揚州大學、延邊大學)和民族學院(西北、西南)中的農學院或畜牧獸醫院(系)等開設。全國(暫不含台、港、澳地區)共有50所院校開設有該專業,遍及全國各省(區、市),相當一部分院校可以跨省區招生。
Ⅲ 執業獸醫的法定執業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國家實行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具有獸醫相關專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可以申請參加執業獸醫資格考試;考試合格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頒發執業獸醫資格證書;從事動物診療的,還應當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申請注冊。
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於2008年11月4日發布《執業獸醫管理辦法》,已於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後又根據國內畜牧產業發展和獸醫現狀,經歷幾次修訂並完善。《執業獸醫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執業獸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按照有關動物防疫、動物診療和獸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依法執業。執業獸醫應當定期參加獸醫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第七條規定,執業獸醫依法履行職責,其權益受法律保護。鼓勵成立獸醫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執業獸醫管理辦法》還規定了獸醫執業活動的管理:執業獸醫不得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動物診療機構執業,但動物診療機構間的會診、支援、應邀出診、急救除外。執業獸醫師可以從事動物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開具處方、填寫診斷書、出具有關證明文件等活動。執業助理獸醫師在執業獸醫師指導下協助開展獸醫執業活動,但不得開具處方、填寫診斷書、出具有關證明文件。獸醫、畜牧獸醫、中獸醫(民族獸醫)、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執業獸醫師指導下進行專業實習。經注冊和備案專門從事水生動物疫病診療的執業獸醫師和執業助理獸醫師,不得從事其他動物疫病診療。
以上是醫學教育網整理的「執業獸醫的法定執業要求」「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執業獸醫考試知識及內容,請點擊醫學教育網。醫學教育網成立至今已有15年,專注醫學考試培訓教育,已經為數百萬學員提供了考證、從業和晉升等專業幫助,贏得了廣大醫學從業人員的認可和信賴,未來我們依然會為每一位在醫學路上不斷前進的你,提供便利的學習資源及優質的服務
Ⅳ 什麼是動物防疫行政執法主體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主體是指能以自己名義行使動物防疫監督職權。作出影響管理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並能由其本身對外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機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分析】
動物衛生監督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獸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與落實,其行政執法的執法依據除以上所述外,還有《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等,但主要是圍繞行業法律《動物防疫法》開展執法工作。拒不改正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作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一千元以下罰款:(一)對飼養的動物不按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進行免疫接種的;(二)種用、乳用動物未經檢測或者經檢測不合格而不按照規定處理的;(三)動物、動物產品的運載工具在裝載前和卸載後沒有及時清洗、消毒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七十三條 獸醫行業協會提供獸醫信息、技術、培訓等服務,維護成員合法權益,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動物防疫和獸醫知識。
第七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對經強制免疫的動物未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建立免疫檔案、加施畜禽標識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七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不按照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處置染疫動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動物產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動物屍體,運載工具中的動物排泄物以及墊料、包裝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經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動物產品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無害化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三千元以下罰款。
Ⅳ 我國現行動物衛生行政法律法規包括哪些
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辦法
動物檢疫管理辦法
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
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
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管理辦法
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辦法
出境水生動物檢驗免疫監督管理辦法
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審批辦法
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收費辦法
實驗動物質量管理辦法
進境動物和動物產品風險分析管理規定
無規定動物疫病區評估管理辦法
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病監測防控管理辦法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
進境動物遺傳物質檢疫管理辦法
進境水生動物檢驗檢疫管理辦法
進境動物檢疫管理辦法
衛生系統實驗動物管理暫行條例
野生動物保護法
動物防疫法
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辦法
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實驗動物管理條例
引進陸生野生動物外來物種種類及數量審批管理辦法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貿易性出口動物產品獸醫衛生檢疫管理辦法
國家醫葯管理局實驗動物管理辦法
國家進境動物隔離檢疫場管理辦法
以上。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採納,謝謝!
Ⅵ 農業部關於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六條禁令是什麼
一、是嚴禁只收費不檢疫;
二、是嚴禁不檢疫就出證;
三、是嚴禁重復檢疫收費;
四、是嚴禁倒賣動物衛生證章標志;
五、是嚴禁不按規定實施飼料獸葯質量監測;
六、是嚴禁發現違法行為不查處。
(6)獸醫行政法律擴展閱讀
農業部發布《關於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六條禁令》,針對目前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工作中六種不作為、亂作為情形做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進一步規范畜牧獸醫行政執法隊伍管理,確保動物防疫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消費者健康。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說,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不斷加強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工作,為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提高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個別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人員違反有關行業管理規定、不依法履職、不作為甚至亂作為的現象,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Ⅶ 畜牧獸醫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動物防疫法>《畜牧法》是最大的國家基本法,下面還有很多,但是比較細了,看需要哪一方面的
Ⅷ 畜牧獸醫綜合執法主要依據有哪些法律
畜牧獸醫綜合執法主要的法律依據有:《動物防疫法》第七條第二款「縣專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屬醫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畜牧法》第七條第一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牧業監督管理工作。」
《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第三條第二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和監督管理工作。」
《動物防疫法》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 第十五條 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負責重大動物疫情的監測,飼養、經營動物和生產、經營動物產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不得拒絕和阻礙。
《動物檢疫管理辦法》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及其監督管理工作。
Ⅸ 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的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布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畜禽。
蜂、蠶的資源保護利用和生產經營,適用本法有關規定。
第三條 國家支持畜牧業發展,發揮畜牧業在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中的作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畜牧業。
國家幫助和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畜牧業的發展,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業生產條件。
第四條 國家採取措施,培養畜牧獸醫專業人才,發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事業,開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宣傳工作和畜牧獸醫信息服務,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
第五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可以依法自願成立行業協會,為成員提供信息、技術、營銷、培訓等服務,加強行業自律,維護成員和行業利益。
第六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動物防疫和環境保護義務,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畜牧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牧業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改善畜禽繁育、飼養、運輸的條件和環境。
2、《執業獸醫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執業獸醫執業行為,提高執業獸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保障執業獸醫合法權益,保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和動物保健活動的獸醫人員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執業獸醫,包括執業獸醫師和執業助理獸醫師。
第四條 農業部主管全國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執業獸醫的監督執法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對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執業獸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執業獸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按照有關動物防疫、動物診療和獸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依法執業。
執業獸醫應當定期參加獸醫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第七條 執業獸醫依法履行職責,其權益受法律保護。
鼓勵成立獸醫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3、《獸葯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獸葯管理,保證獸葯質量,防治動物疾病,促進養殖業的發展,維護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獸葯的研製、生產、經營、進出口、使用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家實行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的辦法和具體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第五條 國家實行獸葯儲備制度。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災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時,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緊急調用國家儲備的獸葯;必要時,也可以調用國家儲備以外的獸葯。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
本法所稱動物產品,是指動物的肉、生皮、原毛、絨、臟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頭、角、筋以及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本法所稱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
第四條 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規定管理的動物疫病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
(二)二類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
(三)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
前款一、二、三類動物疫病具體病種名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五條 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制定並組織實施動物疫病防治規劃。
鄉級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群眾協助做好本管轄區域內的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第七條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動物防疫工作。
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動物衛生監督職能部門分別負責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現役動物及飼養自用動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根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設置的原則建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
承擔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5、《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加強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產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畜禽標識是指經農業部批准使用的耳標、電子標簽、腳環以及其他承載畜禽信息的標識物。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及畜禽產品生產、經營、運輸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畜禽標識制度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
第六條 畜禽標識所需費用列入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6、《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規范動物診療行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機構,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動物診療,是指動物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動物絕育手術等經營性活動。
第三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執法工作。
Ⅹ 畜牧獸醫法律法規的意義
本著「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以全面履行畜牧獸醫部門法定職責為核心,以強化動物防疫檢疫、種畜禽生產、飼料、獸葯、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為重點,以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為依託,以充實執法人員、落實執法經費、提高執法裝備水平和檢測能力為保障,強化日常監督,著力創新畜牧獸醫執法體制機制,切實提高基層畜牧獸醫執法水平,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2)基本目標。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提高基層畜牧獸醫部門履行法定職責的能力和執法水平,經過3年努力,基層畜牧獸醫綜合執法實現以下目標。①執法體系基本健全。縣級畜牧獸醫單獨設置,全面推行畜牧獸醫綜合執法,各項法定職責得到全面履行。②執法監督制度逐步完備,執法行為有效規范。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對畜牧獸醫綜合執法機構的指導、監督有力。畜牧獸醫綜合執法機構在執法工作中做到程序合法,案卷齊全,管理規范。③執法裝備手段得到改善,執法能力顯著提高。畜牧獸醫綜合執法經費有保障,執法裝備明顯改善,動物、動物產品及投入品檢驗檢測能力大幅提高。
2、當前基層畜牧獸醫執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執法主體權力配置不合理。目前我國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主體主要包括兩條線:一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二是《動物防疫法》授權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眾所周知的原因,因為行政編制、職數的局限,前者不可能完成大量的獸醫行政執法任務,更多的是側重於對政策性、方向性和內部工作人員的監管上。而後者由於長期舊體制的影響,在種畜禽生產經營和畜禽養殖環節、獸葯飼料、動物防疫監督管理等問題上,出現了在同一級有多個執法主體,造成了獸醫行政執法權力過於分散。
(2)法律滯後,懲戒力度不夠。由於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對個體販運戶私自收集賓館飯店的泔水垃圾缺少相關處罰措施,也無監督措施,即使查到,也無法從嚴處理;對飼養「泔水豬」也沒有明確的法律禁止,因此用泔水直接喂豬和個別不法分子非法生產「地溝油」用於食品生產的現象屢禁不止。
(3)行政執法成本高,處罰難以到位。在獸醫行政部門執法過程中,經常遇到抗法的情況。此外,對病害產品的無害化處理費用只能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從辦公費用中列支,申請法院對違法企業或個人強制執行又無形增加了行政執法的費用,很多案件得不到妥善處理。難以保證獸醫行政執法的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