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解釋第93條
⑴ 民事訴訟法第93條是什麼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93條【調解的原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⑵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抵押權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抵押權優先受償范圍的請示答復》內容如下:
(2013)執他字第26號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如何確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抵押權優先受償范圍的請示》[(2013)魯執三他字第7號]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在參與分配程序中,抵押權的實現並不以生效法律文書的確認為前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第93條規定,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申請參加參與分配程序,主張優先受償權。
第94條規定,參與分配案件中可供執行的財產,在對享有優先權、擔保權的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順序優先受償後,按照各個案件債權額的比例進行分配。
依照上述規定,在參與分配程序中,債權人只要在實體上享有抵押權,即可主張債權的優先受償。
如果其他債權人、被執行人對於抵押權及其擔保債權的范圍存在異議,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的規定,通過分配方案異議、分配方案異議之訴程序予以救濟。
請你院按照此法律規定規范處理,向當事人釋明相關程序救濟措施,保障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的第九十三條怎樣理解其中第一和第二與物理學定理有聯系嗎
LZ您好
可以但不限於包含!
譬如水可能導電,剎車時由於慣性還會前進一專段距離,密度屬小於水物體在水中會漂浮……都是該兩條適用的范圍
事實上,今年5月31日,南京73歲孫教授的車子與一計程車發生刮蹭,孫教授列出物理公式還原情況,證明自己無責。就體現了這2條。
⑷ 夫妻在不申請離婚的情況下,可不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如可以的話應怎樣申請
夫妻在不申請離婚的情況下,原則上是不可以申請財產保全的。因為申請財產保全是在准備要採取訴訟手段之前採取的緊急手段。
但如果夫妻雙方已經准備離婚,一方想要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話,另一方以保護婚姻共同財產不被惡意侵害為由,可以申請法院財產保全。但申請方要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並提交相應擔保,而且要在15天之內提起離婚訴訟,否則15天後法院將解除財產保全。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3條的規定,訴前財產保全的適用條件是:
1.需要採取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即申請人將來提起案件的訴訟請求具有財產給付內容。
2.情況緊急,不立即採取相應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
3.由利害關系人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利害關系人,即與被申請人發生爭議,或者認為權利受到被申請人侵犯的人。
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申請人如不提供擔保,人民法院駁回申請人在起訴前提出的財產保全申請。
⑸ 調解書生效後的法律效力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生效後,與生效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訴訟結束,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行起訴。
2、一審的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發生效力後,當事人不得上訴。
3、當事人在訴訟中爭議的法律關系中的爭議歸於消滅,當事人之間實體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依調解協議的內容予以確定。
4.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具有強制執行力。當負有履行調解書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未按調解書履行義務時,權利人可以根據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具體規定如下:
1、第四十九條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2、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3、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4、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
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5)民事訴訟法解釋第93條擴展閱讀
調解書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組成:
一、首部,依次寫明下列事項:
(一)標題和編號,標題寫明「調解書」,並在其右下方寫明文書的編號。
(二)申請人欄內寫明申請人的名稱、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寫明代理人的姓名、單位和地址等。
(三)在被申請人欄內,寫明被申請人名稱、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寫明代理人的姓名、單位和地址等。
二、正文,依次寫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之間的合同和發生的爭議事項,以及雙方當事人的仲裁或調解要求。
(二)仲裁員的選定及其工作情況和結果即「XX仲裁委員會根據合同的仲裁條款受理了本案,組成以XXX為首席仲裁員,XXX和XXX為仲裁員的仲裁庭,(或組成以XXX為獨任仲裁員的仲裁庭)經當事人雙方同意,由仲裁庭進行了庭前調解。通過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雙方自願達成調解協議。
(三)爭議雙方當事人之間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
(四)調解費金額的分擔。
三、尾部,依次寫明;
(一)調解書份數及分持情況;
(二)仲裁員、秘書簽名,仲裁委員會蓋章;
(三)製作調解書的日期和地點。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⑹ 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可否作為認定
人民法院抄發生法律效襲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書所確認的事實,是指人民法院就其他案件做出的生效裁判中已經確認的事實。一是因為該事實已為人民法院所查明,客觀上無再次證明之必要;二是因為該事實已為人民法院裁判所認定,該裁判具有法律約束力,這種約束力也包括對該事實認定上的不可更改性。
《民事訴訟法》第69條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的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93條規定: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5)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9條規定: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第一款的內容是什麼
第九十三來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自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⑻ 在民事案件中,當事人申請解除保全,法院予以准許,依據的是哪條法律法規
如果是申請人申請解除,那麼基於法理原理就可以得出該結論。因為有申請權,內那麼必然會賦予相容應的解除權,申請人意思自治。
如果是被申請人申請解除,則有三點:
①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不在法定期限30日內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②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財產保全後,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③司法實踐中,如果人民法院裁定訴前保全後,基於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和解,申請人可以申請撤銷保全,或申請保全的原因已不存在,人民法院均可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