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訴訟保全保全
1. 什麼樣的民事訴訟適用於保全
民事訴訟保全規定的適用條件:
1、需要對爭議的財產採取訴訟中財產保全的案件必須是給付之訴;
2、由當事人提出書面申請;
3、當事人提供擔保;
4、將來的生效判決因為主觀或者客觀的因素導致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2. 民事訴訟保全
訴訟財產保全,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為保證將來的判決能得以實現,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人民法院依職權決定,對當事人爭議的有關財物採取臨時性強制措施的制度。訴訟保全案件收費標准:1、保全財產的金額或者價額不滿1000元,每件交納30元;2、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1%交納;3、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0.5%交納;當事人申請保全措施交納的費用最多不超過5000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責令申請保全人提供財產保全擔保的,擔保數額不超過請求保全數額的百分之三十;申請保全的財產系爭議標的的,擔保數額不超過爭議標的價值的百分之三十。財產保全期間,申請保全人提供的擔保不足以賠償可能給被保全人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責令其追加相應的擔保;拒不追加的,可以裁定解除或者部分解除保全。法律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四條(二) 申請保全措施的,根據實際保全的財產數額按照下列標准交納:財產數額不超過1000元或者不涉及財產數額的,每件交納30元;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但是,當事人申請保全措施交納的費用最多不超過5000元。
3. 民事訴訟財產保全擔保和保全有什麼區別
民事訴訟中財產保全擔保的特點:1、屬於單方法律行為。擔保書或保證書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下,一經出具即發生法律效力,不需要訂立擔保合同。2、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3、需法院審查認可。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4. 民事訴訟法保全期限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申請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職權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申請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職權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
5. 民事訴訟保全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為您推薦】長安區律師
冷水江市律師
利辛縣律師
崇州市律師
平江縣律師
成華區律師
淮陰區律師
民事訴訟中,可能會由於一些原因,致使案件暫停或不能進行下去,因此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保全,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有助於自己對案件的認知。那麼,民事訴訟保全制度是如何規定的?接下來,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資料,為您解答。
新民事訴訟法的保全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新的民訴法進一步完善了保全制度,首次對行為保全問題作出規定。
現行民訴法對行為保全問題未作規定。侵害知識產權等案件有時需要禁止當事人作出某種行為,或者要求其作出某種行為,以制止侵權發生,防止損害擴大。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等法律作了相關規定。
新法在財產保全的基礎上增加了這方面的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00條第一項「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第102條
「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的規定,財產保全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提出訴訟保全的案件必須是給付之訴,或者包含給付之訴的合並,即提起的訴訟請求必須具有給付內容。如果訴訟只是單純的確認合同無效之訴,確認合同無效不需要申請執行,不存在有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財產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是指「訴訟請求的范圍」,而不是財產保全申請書的請求,故法院不能採取訴訟保全措施,否則就超出原告的訴訟請求,違背了民法「不告不理」的原則。
「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這里法律的用語是「可以」。也就是說,法院是否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是需要經過司法審查的。如果法院已經認定訴訟是確認之訴,那麼就不能再做出保全裁定。
通過上述的了解,相信大家對民事訴訟保全制度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可知,由於某些原因,使案件判決難以執行或者給當事人造成損害,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對於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需要注意的是,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延伸閱讀: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是什麼?
《關於民事訴訟立案審查階段適用調查令的意見》
妨礙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6. 民事訴訟法財產保全的方式可以採取
民事訴訟法財產保全可以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一百零四條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6)民事訴訟法訴訟保全保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7. 民事訴訟法里的保全有哪些分類
你好
民事訴訟中保全可分:
訴訟保全與訴前保全;財產保全與行為保全、證據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