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278條
⑴ 不小心開車撞死人,買了第三者責任險,還要坐牢多久
我個人認為:
第一、開車撞死人,在法律上稱為「交通肇事」,會引起兩種法律責任:一是刑事責任,就是機動車駕駛員或其他責任人要坐牢;二是民事責任,就是機動車駕駛員或其他責任人要向受害者家屬進行經濟賠償。
第二、購買了第三者責任險,只與民事賠償責任有關,與刑事責任沒有關系,不影響坐牢時間的長短。
第三、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問題,規定在《刑法》第133條,您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對照,並判斷應該處以多少年的有期徒刑。一般來說,如果不存在肇事逃逸,不會超過3年的刑期。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四、《刑事訴訟法》規定了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的訴訟程序。交通肇事案件屬於可以和解的案件類型,如果駕駛員一方和受害人家屬一方能夠在司法機關的主持下和解(和解的前提一般是駕駛員一方給予了一定的經濟賠償,受害人家屬一方不再要求追究法律責任),就會減輕或免除刑事處罰,也就是說,如果和解成功,駕駛員就不需要坐牢了,或者只做很短時間的牢。關於和解的內容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277條、278條、279條,您可以自己學習參考。
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條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二百七十九條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怎麼理解不得以提高審級等方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抗訴及自訴人上訴除外)。第二審人民法院禁止作出對被告人較原判決更為不利的決定,既不能加重處罰、苛以更多義務,也不能減損既得利益或權利。這樣的規定,有利於消除被告人的顧慮,鼓勵其通過上訴渠道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實,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的以外,原審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⑶ 打架斗毆導致對方輕傷,私下和解後,我們還是被邢拘了。
我個人認為:
第一、打架斗毆導致對方輕傷,應當追求刑事責任,在程序上適用《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實體上適用《刑法》的規定。
第二、您沒有提供打架斗毆的具體情況,但是根據您提到的「故意傷害罪」的情況,該打架斗毆的行為應當適用《刑法》第234條第1款的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詳見《刑法》第234條的相關規定。
第三、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77條的規定,該打架斗毆的行為可以適用「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詳見《刑事訴訟法》第277條的規定。
第四、對於可以適用「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刑事案件,不應該是當事人私下和解。而應當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主持和處理。至於是否追究刑事責任,追究多重或多輕的刑事責任,應當由司法機關決定。詳見《刑事訴訟法》第278條、第279條的規定。
第五、關於「如果對方說沒有受到任何傷害,那這個故意傷害罪是否就不成立。可無罪釋放。」,應該是這樣的:司法機關是否對某個人給予刑事處罰,建立在「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基礎之上,而能確定案件事實的是證據,證據有很多種類。「對方說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屬於被害人陳述,只是證據中的一種(當然是比較重要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證據種類。只要司法機關能夠根據其他證據證明犯罪事實的發生,即使沒有被害人陳述也是可以追求相關人員法律責任的。所以,您關於對方否認被侵害將導致相關人無罪釋放的假設,可能會實現,也可能不會實現,這取決於司法機關能否掌握其他證據。
第六、綜上,我的建議是,實事求是吧。故意傷害致輕傷不是很嚴重的犯罪行為,而且雙方都有和解意願,如果通過司法機關主持和解,會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的。至於您說的「否認受到傷害」,我是不贊同的,打架斗毆的的人理所應當受到懲罰,這才公平。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⑷ 刑事訴訟法278條
第二百七十八條 和解協議的審查與製作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⑸ 刑事訴訟法第278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八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⑹ 死緩是向最高法院申請核准嗎
死緩不是向最高法院申請核准,死緩由高級人民法院核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99條和201條的規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緩由高級人民法院核准。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8條:
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的,應當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核准。
附錄相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章 死刑復核程序
第一百九十九條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條 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和判處死刑的第二審案件,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零一條 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零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的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⑺ 刑事案件和解協議書由誰寫
《刑事訴訟法》第278條規定,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故《和解協議書》一般由辦案機關製作。刑事和解協議可以有統一的格式,也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要求有所變化。基本的格式應當註明進行和解的時間、地點、參加的人員,清晰、准確地記明和解的事實和經過,以及當事人的要求和義務,還有最後達成的協議內容。所有參加刑事和解的人員均在該協議上署名。刑事和解協議應經司法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確認後生效。刑事和解協議一經司法確認即與司法裁判文書具有同等效力。當事人不能達成和解協議或者在司法確認前反悔的,案件恢復正常的刑事訴訟程序。刑事和解協議生效後,犯罪人應當自覺依照協議的內容履行義務,拒不履行的,被害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⑻ 刑事訴訟法278條
第二百七十六條【破壞生產經營罪】由於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⑼ 刑事訴訟法278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