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277條規定
⑴ 論述當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訴訟程序
刑事和解是指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將於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刑訴法第5編第2章第277至279條對刑事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進行了專門規定,按照法律規定,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犯罪,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納入公訴案件適用和解程序的范圍。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這一程序。對於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調解,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促使他們互相協商,解決民事賠償問題的訴訟活動。
⑵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至二百七十九條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專誠悔罪,通過屬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二百七十九條 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75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版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的五項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回反法律規答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
(二)違反迴避制度的;
(三)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⑸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具體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是關於不起訴的規定,其具體內容是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⑹ 如果死者家屬寫了諒解書司機還要受刑事責任嗎
我個人認為:
第一、這個問題很復雜,不能簡單說受或不受刑事處罰,需要根據不同情形確定。
第二、《刑法》第二編「分則」的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第133條規定了交通肇事罪和危險駕駛罪的相關情形,其中包括「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情形。
第三、《刑事訴訟法》第五編「特別程序」的第二章「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第277條規定了可以和解的案件類型,其中包括「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的情形。
第四、交通肇事屬於過失犯罪,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不存在逃逸或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當事人可以和解的公訴案件條件,可以經過法定機關和法定程序和解。
第五、關於製作和解協議書的要求,《刑事訴訟法》第五編「特別程序」的第二章「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第278條進行了規定: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也就是說,不是死者家屬私下寫了諒解書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司法機關參與,進行審查,經過這樣程序寫的和解協議書才是有法律效力的。
第六、有了經過司法機關主持製作的和解協議書,會導致肇事司機受到兩種結果:一是從寬;二是不起訴;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判決的結果,比實際情況減輕了,或者不經過判決直接讓肇事司機回家了。這種情形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五編「特別程序」的第二章「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第279條中: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第七、關於這起案件,我還想多說幾句與法律無關的話,但是希望對您有幫助或啟示:一是交通肇事造成被害人死亡,其親屬是很悲痛的,錢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安慰,但不能撫平心理創傷,這個時候,肇事者應該用更誠懇的心懺悔並請求原諒,而不能只是為了把這起事故了解而已;第二、能否製作成合法有效的和解協議書、能否獲得更輕的處罰或不受處罰,司法機關起著關鍵作用,這個過程中,應該同司法機關多溝通,已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肇事者及其家屬一定要汲取教訓,一起交通事故讓兩個家庭蒙受不幸,代價太沉重了,這樣的事情不能再發生了,以後一定要嚴格遵守法律,避免事故,享受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⑺ 刑事案件能和解嗎
刑事案復件一旦立案,正常情況下制是不能和解的。但是刑事訴訟法還規定了一些例外的情形。
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的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第一種情況,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第二種情況,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同時規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該程序。
⑻ 刑法第277條的規定是什麼呢
《刑訴法》第277條的規定是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規定。該規定表明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應該保障其訴訟權利,教育為主,懲罰為輔。並且要求相關人員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並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