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提成違反勞動法
⑴ 公司一直拖欠提成不發怎麼辦
法律分析:公司一直拖欠提成不發可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勞動仲裁後,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⑵ 請問拖欠銷售提成是否符合勞動法
可以,因為屬於你的工資構成部分,你可以申請仲裁主張,問題是你合同中約定每季度末次月發放銷售提成,則你申請仲裁的時效為60天,注意保護權利及時申請仲裁。
可以
可以。單位做法不合法。可以向單位主張權利。
銷售提成與工資有本質的區別.銷售提成一般理解為勞務性質.
可以
屬於拖欠工資,可以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維護權利。
⑶ 單位拖欠提成不給怎麼辦
1、提成是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支付提成就是拖欠勞動報酬的行為;
2、拖欠提成,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主要是需要提供在這家公司工作的證據。
3、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俗稱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等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4、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並且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一般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收到裁決書15天內可以起訴到法院;
5、可以不請當地律師代理,請專業人士提供遠程指導服務並代寫勞動仲裁申請書、證據清單等法律文書。並且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⑷ 請教大神,凡員工在提成、激勵等獎金發放日前離職的,尚未發放的獎金不予發放。違反勞動法么
離職後不發放提成和獎金不合法。提成和獎金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導致勞動合同解除,用人單位都應當發放勞動則好的工資。如果制度界定了離職後是否發放獎金,通常是按照制度走的,勞動仲裁、法院會支持企業和勞動者的制度約定。
法律分析
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合同中有約定提成,並且勞動者有證據證明提成的事實存在的,勞動者辭職,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其提成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如果是給用人單位工作,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如果是以拖欠工資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優點:除了工資外,還可以張經濟補償、雙倍工資等,並且一般都可以最終解決;缺點:申請勞動仲裁就是打勞動官司,程序稍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如果是給個人工作,不算勞動關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該個人老闆,要求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適用於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⑸ 公司拖欠提成怎麼辦
1、拖欠的提成屬於勞動收入的,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單位這種違法行為。
2、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九條【勞動監察】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3、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七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調查,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情況復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⑹ 申請離職後提成和獎金不予發放,是否合法
很多年輕人在工作的時候都可能會面臨著各種糾紛,很多公司在這方面都非常的自私,那麼年輕人就應該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申請離職之後,提成和獎金不予發放,這種行為合法嗎?
三、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應該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的規定,向勞動者及時的支付總額的勞動報酬,用人單位如果拖欠或者是沒有按照相關的約定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出現了這種情況,用人單位肯定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⑺ 公司拖欠獎金違法嗎
【法律分析】:單位不會因不發獎金而違法,獎金不屬於必須發放的工資報酬,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通過勞動合同約定或經用人單位有關制度規定獎金的應當按時發放,否則屬於違法,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索要。單位不會因不發獎金而違法,獎金不屬於必須發放的工資報酬,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通過勞動合同約定或經用人單位有關制度規定獎金的應當按時發放,否則屬於違法,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索要。只要單位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未支付員工工資,那麼拖欠工資就屬於違法行為。我國《勞動法》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資應當以月薪的形式發放,也包括應當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單位應當在自然月結束的30天內結算工資,超過30天即構成拖欠工資。單位拖欠員工工資,一般情況下員工都需要和單位進行協商,要求單位按時支付工資,在協商不一致的情況下可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調解,如果投訴無效,那麼員工可以向勞動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索賠。並且可以主張解除勞動關系並要求支付工資及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五十三條 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工資」是勞動者勞動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⑻ 請問勞動法中有涉及到關於銷售提成的勞資糾紛問題嗎 銷售提成也同基本工資一樣是受法律保護的嗎多謝了
1、勞動法中有關於銷售提成的規定,銷售提成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回,受法律保護。
2、 根據答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條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二)計件工資...」第6條規定:「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三)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顯然,銷售提成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