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延時加班
Ⅰ 勞動法規定每月延時加班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超過後怎麼辦
《勞動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回後可答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八十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並責令改正。
第九十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從上述規定來看,用人單位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承擔的是行政責任,即「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舉報,由他們對用人單位責令改正。另一方面勞動者當然還可以向用人單位主張加班工資。
Ⅱ 請問<<勞動法>>對延時加班是怎麼規定的
1、安排勞動者在日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2、安排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3、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加付300%,現在有法定假日有11天。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當日加班,除了當日工資外,還可獲得不低於日或小時工資基數的300%的加班工資。但商場營業員等「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勞動者和「不定時工作制」崗位的勞動者
,並不按此法計算加班費。
企業在對勞動者月工資折算為日工資時,應當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的月計薪天數21.75天[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進行折算。
此外還有兩種特殊的加班工資演算法。一種情況是因工作性質需要,企業採取集中上班、集中休息的方式安排工作,並經勞保部門批準的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企業應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計算其工資;勞動者總實際工作時間超過總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視為延長工作時間,應支付不低於小時工資基數150%的加班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支付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300%的加班工資。另一種情況是,經勞動保障部門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崗位」的勞動者,在明確工作量的前提下,其本人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可以自主安排,因此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
Ⅲ 每天工作14小時違反勞動法嗎
違反勞動法。一天上班十四個小時是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規定的一天正常工作時間是八小時,加班時間不能超過三個小時,也就是一天工作時間不能超過十一個小時。超出八小時的工作時間公司應該要給勞動者加班費,如果不給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分析
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已經是違反勞動法了,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算加班,必須支付加班費。公司加班不給加班費可以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加班工資屬於老大不小的一部分,有關加班工資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Ⅳ 延時加班的時間怎麼算
根據勞動部《關於職工全年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調整為20.92天和167.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按此進行折算」的規定。
職工的日加班工資的正確計算方法應當是:月實得工資的70%除以20.92,再乘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加班工資標准,即正常工作時間外加班加點的,乘以1.5;休息日加班的,乘以2;法定休假日的,乘以3。
計時工資工作天數及加班工資計算公式(現行)
(一)、 工作天數:
1、 標准工時(正常工作時間):每日8小時、每周40小時,即每星期5天。
2、 年工作天數:251天。
計算公式:365天-10天(節日休假)-104天(休息日每星期2天,一年52個星期)。
3、 月平均工作天數:20.92天(或167.4小時)。
折算公式:251天÷12個月。
(二)、 平均工資:
1、 當月日平均工資=當月工資額÷20.92天。
2、 小時平均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8小時。
(三)、 加班工資計算公式:
1、 延長工作時間(超時加班)的工資=延長小時數×小時平均工資×150%。
2、 休息日的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200%。
法定假日的工資=當月日平均工資×300%。
(4)勞動法延時加班擴展閱讀: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Ⅳ 工作時的延時加班工 資怎麼算
一、延長員工工作時間的工資要如何計算
我國勞動法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時足額支付給勞動者本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華律網
(1)平日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不能安排補休的應當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應當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早在1982年4月,國務院在《關於嚴格控制企業濫發加班加點工資的通知》中規定:
在法定節日內,企業職工因生產(工作)上的特殊需要,經企業領導批准,進行加班以後,能夠安排補休的,給予同等時間補休,不發加班工資;確實不能安排補休的,發給加班工資,實行計時工資制的職工,按照本人日標准工資的200%發給,實行計件工資制的職工按照本人當天完成定額的規定的計件單價發給應得的計件工資外,再按照本人日標准工資的100%發給加班工資。
在公休假日內加班,原則上不發給加班工資,只給以同等時間補休,少數人由於生產(工作)需要確實不能補休的,才發加班工資。實行計時工資制的職工,按照本人日工資標準的100%發給;實行計件工資制的職工,發給應得的計件工資,不發加班工資。
Ⅵ 勞動法如何規定工作時間
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是不超過八小時的,而且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是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的。但是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用人單位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但是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若因特殊原因的,可以每日延長不得超過三小時,每月延長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法律分析】
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也就是加班。二、加班工資怎麼算:1、平時加班,單位應該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作作為報酬;2、休息日加班,單位應當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作為報酬;3、年休假加班:須經職工本人同意,如加班應該按照職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三、加班工資計算公式: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x天數x300%,法定節假日小時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x小時數x300%,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x天數x200%,休息日小時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x小時數x200%,平日延時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8x小時數x150%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Ⅶ 加班工資勞動法是如何規定的
您好,加班工資的支付標准需要根據加班類型來確定,加班分為延時加班、休息日加班及法定節假日加班,延時加班費一般按照標准小時工資的1.5倍支付,休息日加班工資按照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按照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但是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所以日常加班過程中需要注意保留加班證據,單一的上下班打卡證明是不能作為存在加班的證據的,所以還需要根據公司的規定做好加班審批工作或者微信、錄音、錄像等證明加班存在。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
第十四條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一)在日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2020修正)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後果。
Ⅷ 如何計演算法定休息日延時加班工資
根據你說的情況,無法給你一個准確的數字,你還要看你公司和你簽定的勞動合同中怎麼約定的?你們的加班時間是否有補休?如果有補休的,你不能要求加班工資,只有10月1日早上的7個小時,你才可以要求,那是法定的休假日,再者,你們公司的工資方案中是怎麼做的?我假設你一個月的月薪是3000元,那你單位可以給你做成月基本公司800元(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還有其他福利400,再加一項是加班費1800,你覺得你的加班費夠了嗎?
還有,你們實行的是倒班制度,不能按標准工時制度來算,應該考慮綜合工資制度,不是說你白天沒干或,晚上幹活了就是加班了,一般倒班的制度都是按一周一共工作多少時間來核算的,所以說,如果隨便給你算個加班費,是對你不負責任,而且要是有我說的前面幾種情況,或許你更本拿不到加班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