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警察學院張淑萍行政法
『壹』 【求】醫學教學管理 心得體會 方面的文章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8-11-11 15:45:00 ] 作者:李雪斌,黃瑞雅 編輯:studa20
【關鍵詞】 教學管理;科學發展觀;院校,醫學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指導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總的指導思想,對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第一是強調以人為本;第二是強調發展,包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我們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條主線來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為我國醫學教育事業發展服務。
1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1.1 高等教育大眾化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2005年,我國大學入學率達到21%,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招收學生數量大幅度增加,而教學資源卻不能同步增長,這給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
1.1.1 教師數量明顯不足 歐美國家的醫學教育大多以長學制、小班教學模式為主,生師比例為5∶1;美國1996~2001年醫學院校生師比為1.43~1.56∶1。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擴招後,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而教師數量並沒有成比例增加,生師比例有的已經超過14∶1〔1〕。按照教育部新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醫學類本科院校生師比應達到9∶1以下方能達到A級標准。教師數量的不足給醫學院校的教學組織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使得很多教學改革難以實施。
1.1.2 師資整體水平下降 有些醫學院校為盡快降低生師比,採取了降低高校教師入門條件的辦法,使得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整體水平下降。另外,由於師資不足,教師們忙於應付日常教學而超負荷授課,有的教師平均周學時數達35學時以上,難以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無暇顧及教學方法的研究和科學研究,教學水平無法提高。
1.1.3 教學設施及後勤保障超負荷運轉 由於學生人數迅速大量增加,使得教室、實驗室、實驗設備、網路設施、運動場地、後勤保障等處於一種超負荷運轉狀態。為緩解教學資源不足的矛盾,一些醫學院校採用縮短單位課時時間、削減實驗課和實行循環教學等方法,最終導致教學內容的「縮水」。學生因緊張的實驗用房、教學儀器設備和教學標本等,得不到應有的基本技能訓練。如解剖課的屍體標本,有些院校在上《局部解剖》課時,用於學生實際操作用的屍體標本數從擴招前每8位學生共一具削減為25~50人共一具屍體標本。
1.1.4 與醫學院校擴招相伴隨的是生源的整體素質下降 大量的擴招,使得很多醫學院校降低了學生入學要求,生源的整體素質下降。在歐美發達國家,醫學教育屬精英教育,必須經過4年的普通理工科大學畢業後才能報考醫學院校,醫學院校招生除了看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外,還要通過面試以保證招收到的生源具備醫學生的基本素質。在我國現行的招生體系下,尚未能給醫學院校優先選擇生源,也沒有實行面試制度,醫學院校招生時只能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對考生的諸多條件和素質無法了解。
1.1.5 學生數量增加以後,實踐教學基地也顯得相當匱乏 相當一部分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病床數與在校的臨床醫學類的學生數比例達不到1.0,有些甚至達不到0.5;實習醫院床位數也嚴重不足,迫使醫學院校降低實習醫院的標准,以容納擴招的學生。附屬醫院和實習醫院的床位數不足,導致醫學生缺乏應有的臨床實踐場所和對象,而且隨著社會對醫療行業的要求不斷提高和醫學道德倫理的內在要求的變化,在學生人數增多後,傳統的以病人為主要學習操練對象的臨床技能教學面臨著極大的困境。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綜合學科,如果實踐教學的質和量得不到保證,勢必導致醫學教學質量的下降。
1.2 教育國際化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跨入21世紀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現代科技的長足進步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趨勢,衛生服務模式和體制的改革以及科技進步帶來的醫學診斷、治療、預防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發展都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而國內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以及中國加入WTO對醫葯人才的結構和需求的重大變革更使醫學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2〕。我國高等醫學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日益凸顯,如何能使我國高等醫學教育體系與國際接軌,培養出能接受全球經濟一體化挑戰的醫學人才,這是當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工作者面臨的又一重大課題。
1.3 網路化、信息化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醫學生接受信息、學習知識的途徑明顯增多、速度加快。如何應用網路、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部門面臨的現實問題。這就要求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部門充分認識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性,在正確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培訓師資、網路建設、網路課程與網路課件的建設等方面下功夫。
1.4 醫學模式的轉變給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提出的課題 現代醫學模式已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要求醫務人員從關心疾病到關注人的整體,醫生不僅要對某種疾病負責,而且也要對生命健康負責。這對醫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我國現行的醫學教育體制和教學方法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醫學模式。這就要求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者對現行的醫學教育體制和教學方法作出改革,使之與新的醫學模式相適應。
1.5 並校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近年來,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極大地促進了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但在醫學院校的合並中也存在著非理性行為,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在實踐中,亦存在醫學院校被合並後發展受到阻礙,發生「休克」的現象〔3〕。合並到綜合大學的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積極思考,改革原有的教學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人文社科類的教學資源,為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服務。
1.6 教育終身化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人們如果不學習新的知識,就可能不適應日益激烈競爭的需要。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醫務人員不斷更新知識,樹立終身教育觀念〔1〕。要求高等院校教學管理部門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給教師灌輸終身教育的觀念,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
2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如何使教學管理工作走出困境,更好地為學校的發展服務、為中國的醫學教育事業服務,實現辦學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有機統一,這需要用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牢固樹立高標準的教學質量觀。
2.1 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工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教育問題,人是核心,人是教育的主體與實質。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我們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2.1.1 教學管理必須「以生為本」 學生是我們的教育主體,現代醫學生具備的素質應符合社會對醫生素質的全面要求。我們在制訂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師資培訓、教學場所的配置時,首先要想到的是是否對培養學生的素質有利。要積極推行和完善學分制教學管理,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2.1.2 要樹立「以師為重」的觀念 教師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必須做到以師為重。要處處為教師著想,為他們排憂解難,在住房、福利待遇上予以政策上的傾斜,在事業和個人發展上予以提供施展才華的平台。要樹立專家治校的理念,注意收集和採納教師們對學校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和建議,使教師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才能確保教學質量。
2.1.3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明白,醫生不僅要對某種疾病負責,而且也要對生命健康負責。使他們牢記自己的使命,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醫學生的基本素質之一,也是新的醫學模式的要求。
2.2 要樹立全面發展的教學管理理念 高等醫學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高等醫學教育的各個要素必須全面發展。
2.2.1 學科專業的全面發展 要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著力考慮學科專業的全面發展。學科專業的全面發展,並不是貪大求全,而是結合本校實際,開全醫學專業、發展專業方向、開拓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專業,以滿足擴招以後不同學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學科專業的內涵建設,如教學儀器設備、教室、實驗室基本條件建設,師資建設,制度建設。要建立和完善學科專業的校級評估制度,及時提供本校所有學科專業的現狀,並提出整改意見,為校級領導班子的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謀。
2.2.2 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 課程是學校組織教學的基本單元,課程教學質量直接關繫到學科專業的教學質量,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課程建設應長抓不懈,要注意所開課程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要多開選修課。綜合大學的醫學院,要充分利用綜合大學中學科與課程齊全的優勢;獨立建制的高等醫學院校,要想辦法多開一些人文社科類的選修課,以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同時注重所開的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質量,設立課程准入制,未達到基本條件的不準予開課。所有課程均要以立項的方式進行建設,設立課程建設驗收制度和獎懲辦法,以促進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
2.2.3 師資素質與數量的全面發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培養出能力強、素質全面的學生,首先必須具備各方面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教學管理部門在師資培訓計劃時,除了對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出要求以外,還要對教師應具備的師德和人文素質提出要求。人事部門要建立、健全教師考核體系,對教師的考核應把這幾方面放在同等主要的位置,而不應該只注重業務水平,其他兩方面流於形式、走過場。有的學校已經開始了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作為教師晉升、晉職和續聘的重要指標,這是教師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的有力措施,值得推廣與借鑒。教師數量是保證師資隊伍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沒有足夠的教師數量,師資隊伍的質量就無從談起,高等醫學院校應按高標准做好師資規劃,在積極引進教師的同時,積極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保證教師數量在全校員工中的比例和提高教師待遇。同時,還要採取「軟引進」和外聘教師的方法來保證教師的足夠數量。
2.3 協調發展觀的指導
2.3.1 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大學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他依賴社會而存在,同時對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社會服務職能是大學的基本職能之一,任何孤立於社會之外的大學是不存在的。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部門在規劃和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考慮社會的需要,適時調整學科專業的設置、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招生規模等,使之與社會需求相適應。
2.3.2 重點與一般的協調發展 學科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一般均在重點建設或試點建設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就猶如大雁南飛需要領頭雁一樣。在進行學科建設或課程建設時,必先確認重點學科專業和重點課程,予以重點建設,並以點帶面,帶動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的全面發展。同樣,專業學科和課程必須確定學科帶頭人和課程負責人,作為該門學科專業或課程的領軍人物,還要在全校范圍內確立名師,對他們的工作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在資金上予以優先資助,使他們真正能起到帶頭作用。要促進重點學科專業與一般學科專業、重點課程與一般課程、學科專業帶頭人或課程負責人與一般教師的協調發展,明確最終目的是全面發展。
2.3.3 教與學的協調發展 教與學是教學中的最主要的一對矛盾,它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在「擴招」的背景下,教與學的協調發展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積極推行教育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積極應用網路、電教、模擬技術等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以彌補教學資源的相對匱乏,使之與日益發展的學生需求、社會需求相適應。對於學生,在傳授知識給他們的同時應注重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終生學習的理念,古語雲:「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不要過於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2.4 可持續發展觀的啟示 高等醫學教育的發展,既要滿足於當前廣大人民群眾接受高等醫學教育的迫切需要,不斷擴大規模;又要保證教學質量,提高醫學人才素質,滿足社會要求,形成具有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和發展後勁的態勢,健康、穩定地發展〔5〕。作為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促使學校可持續發展。
2.4.1 創特色 大學最具有生命力的莫過於特色,特色是任何大學存在和可持續發展的要素。一所醫學院校如果沒有特色,就會有很強的可替代性,隨時可能被淘汰。因此,教學管理人員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校長期以來形成的辦學特色,並使之發揚光大。在專業設置、制定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時應充分考慮本校的特色,在課外活動時亦應突出本校的特色,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使學校在某些方面保持自己鮮明的特色。
2.4.2 醫學教育的國際化戰略 高等院校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一定要與時代相適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高等醫學教育的國際化已成為必然。
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如何與國際接軌,這是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首先,應解決人才培養質量的國際標准問題,人才培養規格要與國際接軌。按國際標准衡量和評價醫學院校和他們的畢業生,是國際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必然面臨的挑戰。中國高等醫學教育要實現全面、協調、持續發展,在國際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必須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在引進、消化國際標準的同時,逐步實現本土化,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的中國標准,為全球醫學教育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6〕。其次是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聯合辦學、互認學分、互認學歷、學術交流、互派留學生,實現醫學教育無國界。
2.4.3 穩定的、多渠道的資金來源 要實現高等院校的可持續性發展,資金保障是關鍵,離開足夠的資金去談可持續性發展,是無本之源。資金緊缺是上述因「擴招」給高等醫學院校帶來的諸多困難的重要原因。作為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要注意勤儉節約,更要考慮促進本校穩定的、多渠道的辦學經費來源。在充分利用政府撥款的同時,應從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結合、多種經營、校友募捐等方面下功夫,以保證足夠的辦學經費,以確保教學設備的更新、教學場地的擴增、教師待遇的提高,不斷改善教學條件,這是實現高等醫學院校可持續性發展的物質保證。
2.4.4 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健全高質量的實踐教學基地 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在我國,醫學本科生實習期為1年,實踐教學基地對保證高等醫學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尤為重要。應積極對社會醫療衛生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促進高等醫學教育的持續發展。在醫學院校與社會化醫院合作中,醫學院校可以在學術資料和科研合作方面給予醫院以更多的方便和支持,對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給予更多的關心,使他們在進行教學和醫療工作的同時,自身的業務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促進教學和醫院的工作。這樣,通過優勢互補,實現雙贏,求得共同發展〔3〕。
2.4.5 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等醫學院校可持續性發展的有力支持,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的精神激勵方式,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對教師的發展同樣起到鼓勵的作用。一段優秀的校訓、一首好的校歌將激勵幾代人發奮圖強、奮發向上,為實現既定目標而不懈努力奮斗。沒有不懈奮斗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應注重校園文化建設。
3 結束語
總之,在新的歷史時期,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管理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作為教學管理工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作為指導,結合我國國情和本校的具體情況,全面推進高等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本校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我國的醫學教育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谷曉紅,黨淑萍.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醫學教育的思考〔J〕.中醫教育,2006,25(3):8-12.
〔2〕 易露茜,程伯基,趙士斌,等.全球化背景下的醫學教育研究與改革趨勢〔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6):641-643.
〔3〕 程純,楊定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高等醫學教育改革〔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4,6:16-18.
〔4〕 劉學政.用科學發展觀指導醫學教育改革和創新〔J〕.錦州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4):31-34.
〔5〕 楊定海,丁思紅,程純.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高等醫學教育改革〔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4):447-448.
『貳』 北大心理學自考怎麼報名
這是一片材料,裡面有你要的信息 北大心理系自考輔導班簡介 心理學系在北京和天津等七個城市舉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學專業專科和本科輔導班, 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學制及開設課程 專科學制兩年,每年兩個學期,每學期學習4門課程,教學安排與自學考試同步, 第一學期 普通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 第二學期 教育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 心理衛生與心理咨詢 計算機應用基礎 第三學期 實驗心理學 心理測量 鄧小平理論概論 大學語文 第四學期 發展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組織管理心理學 心理統計 本科學制兩年,每年兩個學期,每學年學習7門課程。
教學安排與自學考試同步, 第一學期 認知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 心理學史 第二學期 變態心理學 市場調查 消費與廣告心理學 政治經濟學原理 第三學期 環境心理學 工程心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 第四學期 心理治療 人事測量 心理實驗設計 毛澤東思想概論 注本科考試課程中包括外語,因學員外語水平差別較大,不能統一組織教學,所以未包括在本教學計劃中,我們將另組織外語輔導班, 與心理學臨近專業的大專畢業生報考本科時要加考心理學專業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三門大專課程,其他專業的大專畢業生除這三門課外,還要加考心理統計和心理測量兩門課程。
否則不能辦理本科畢業證書, 二、面授及考試 北京、天津、廊坊所設輔導站利用雙休日,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張家口所設輔導站利用寒暑假由心理系派教員到輔導站講授專科和本科的全部心理學課程,學員參加高等教育心理學專業自學考試,考試時間為每年4月和10月,專科在輔導站所在地考試。
本科由輔導站組織學員到北京參加考試, 三、學歷及證書頒發 學員每及格一門,由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發給單科合格證,學員通過全部自學考試課程,頒發由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與主考學校北京大學共同簽章,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或本科畢業證書,本科畢業生可申報學士學位, 四、報名、注冊 專科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本科具有專科以上文化水平。
有自學能力和學習條件者,特別是從事中、小學及幼兒教育、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管理、社區服務、公安司法等工作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學習, 五、咨詢電話及聯系地址 北 京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培訓部 賈克雲 中華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張淑萍 天 津 天津體育學院老幹部活動中心 張桂芳 石家莊 河北行政學院 李文欽 劉杏茶 秦皇島 秦皇島煤校招待所106號培英學校辦公室 李浚和 唐 山 唐山老幹部活動中心心理學輔導站辦公室 李海門 張家口 張家口市委黨校 席子明 廊 坊 廊坊市財貿學校 陳 溫 心理學系在北京和天津等七個城市舉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學專業專科和本科輔導班, 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學制及開設課程 專科學制兩年。
每年兩個學期,每學期學習4門課程,教學安排與自學考試同步, 第一學期 普通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 第二學期 教育心理學 醫學心理學 心理衛生與心理咨詢 計算機應用基礎 第三學期 實驗心理學 心理測量 鄧小平理論概論 大學語文 第四學期 發展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組織管理心理學 心理統計 本科學制兩年。
每年兩個學期。
每學年學習7門課程,教學安排與自學考試同步, 第一學期 認知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 心理學史 第二學期 變態心理學 市場調查 消費與廣告心理學 政治經濟學原理 第三學期 環境心理學 工程心理學 人力資源管理 第四學期 心理治療 人事測量 心理實驗設計 毛澤東思想概論 注本科考試課程中包括外語,因學員外語水平差別較大,不能統一組織教學,所以未包括在本教學計劃中。
我們將另組織外語輔導班, 與心理學臨近專業的大專畢業生報考本科時要加考心理學專業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三門大專課程,其他專業的大專畢業生除這三門課外,還要加考心理統計和心理測量兩門課程,否則不能辦理本科畢業證書, 二、面授及考試 北京、天津、廊坊所設輔導站利用雙休日,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張家口所設輔導站利用寒暑假由心理系派教員到輔導站講授專科和本科的全部心理學課程,學員參加高等教育心理學專業自學考試。
考試時間為每年4月和10月,專科在輔導站所在地考試,本科由輔導站組織學員到北京參加考試, 三、學歷及證書頒發 學員每及格一門,由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發給單科合格證,學員通過全部自學考試課程,頒發由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與主考學校北京大學共同簽章,國家承認學歷的大專或本科畢業證書。
本科畢業生可申報學士學位, 四、報名、注冊 專科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本科具有專科以上文化水平,有自學能力和學習條件者,特別是從事中、小學及幼兒教育、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管理、社區服務、公安司法等工作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學習, 五、咨詢電話及聯系地址 北 京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培訓部 賈克雲 中華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張淑萍 天 津 天津體育學院老幹部活動中心 張桂芳 石家莊 河北行政學院 李文欽 劉杏茶 秦皇島 秦皇島煤校招待所106號培英學校辦公室 李浚和 唐 山 唐山老幹部活動中心心理學輔導站辦公室 李海門 張家口 張家口市委黨校 席子明 廊 坊 廊坊市財貿學校 陳 溫 。
『叄』 溫州醫學院仁濟學院臨床系往年考研能上國家線的有多少人
具體的還是直接問問你們的輔導員為好 11年仁濟臨床專業的考上20多個
序號 姓名 學號 學院 專業 考入學校 考入專業
290 劉愛海 0506010035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婦產科
291 王琦 0601011007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292 黃約翰 0601011042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普外科
293 張傑 0601011116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
294 陳軍 0601011164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心血管內科
295 王磊 0601011230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急診
296 謝雙雙 0601011236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婦產科
297 施夢特 0601021010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內分泌科
298 薛楊靜 0601021032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心血管內科
299 張萬里 0601021036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神經病學
300 魏巧巧 0601021068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血液
301 周謝敏 0601021086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血液內科
302 鄭旭浩 0601021156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骨科
303 樓霞 0601021190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婦產科
304 蔣慧剛 0601021197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臨床神經病學
305 林迪妮 0601021221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內分泌科
306 李婷 0601021247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兒內科呼吸系統
307 林曉曉 0601011179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消化內科
308 吳畏 0601021075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骨科
309 許聰 0601011203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骨外科
310 張雪定 0601021066 仁濟學院 臨床醫學 溫州醫學院 血液
311 劉雲霄 0601101019 仁濟學院 中醫學 溫州醫學院 中西醫結合
312 鄭程 0601101014 仁濟學院 中醫學 溫州醫學院 心血管
313 欽聖蘭 0601101045 仁濟學院 中醫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
314 周小微 0601101016 仁濟學院 中醫學 溫州醫學院 傳染病
315 陳寶軍 0601101034 仁濟學院 中醫學 福建中醫葯大學
316 何曉微 0601101013 仁濟學院 中醫學 廣西中醫學院
317 樓維維 0608011022 仁濟學院 口腔醫學 溫州醫學院 口腔醫學
318 單鴛露 0601061017 仁濟學院 麻醉學 溫州醫學院 麻醉學
319 潘麗麗 0719080003 仁濟學院 英語 寧波大學
320 凌淑萍 0719130002 仁濟學院 生物技術 安徽農業大學 細胞生物學
321 徐象威 0719050097 仁濟學院 葯學 昆明醫學院
322 方晶 0601091004 仁濟學院 法醫學 浙江中醫葯大學
323 李萍萍 0719160026 仁濟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 復旦大學
324 胡博驊 0719160031 仁濟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 山西醫科大學 衛生毒理學
325 高晨晨 0719070156 仁濟學院 護理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肆』 張淑萍,女44歲,命運
你好,
個人水平有限,但是用紫微斗數看大方向還是不會錯的,
除非你提供的信息有誤。
不過畢竟是免費解答,個人水平終究有限。如果你是要比較高的要求,建議花錢找人問。
若你要更權威的解答,度娘令東來吧,按照格式發你的帖子,他會在3天以內回復,
但是如果沒按照格式發,他是不會回滴。
格式:
性別出生地出生年月日時並註明公歷農歷及是否有夏令時。
歡迎補全信息來追問我,Make sure your information is complete oor not!
我的回答範例:
也就是公歷1968年12月9日的卯時對吧。這個盤命身空劫,從來花錢就很快,配合天梁陰煞天巫確實容易接近宗教命理,想像力豐富。雖然這盤的命財官遷沒見到任何吉星,但畢竟本身是同梁,道德原則還是很堅守的。福德宮太陰權入廟,內心還是要求比較高的,也比較喜歡安靜上檔次的事物。綜合來看,這個盤有著比較深的慈悲心,經常比較喜歡照顧別人,並且道德方面很難挑出什麼毛病,但是吉星主要都分布在兄弟宮和奴僕宮一線,自己的吉星不多能力有限【普通人】,夫妻宮天機忌+羊恐怕老公和你的關系有些問題並且容易和你分開。2015年走紫微破軍,這個宮位吉星確實很多,同時紫微化科,今年的眼光、水平會有不錯的提升,配合左右昌曲和大運的文昌科,若有升職考試不妨多多參加,另外大運財帛宮會照天機祿,經濟上確實會有一定的提升,不過幅度不大。現在是已卯月,也就是3月6日-4月5日,這個時間段是今年財運最好的時候。壬午月財運較差,但是你的進取心會增加,可能會做事更加上進。甲申月財運也不錯。重點把握已卯月甲申月戊寅月,注意壬午。同時,今年有一種容易大起大落,環境變換,去舊更新的性質【紫微破軍,可以比喻為破軍先把原先的破壞了,紫微皇帝再來建設,且紫破加吉,建設的力度更大】,這種變化的性質往往是突然且難以預料及控制的,並且主體是往好的方向,不妨爭取。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範例。Make sure your information is complete or not.
不把你的信息按照規范補全我是無法解答的。歡迎來追問。盜版者沒有能力提供追問解答服務,因為他們就沒花錢學過。在下雖然是初學者,但大方向的問題還是綽綽有餘的。
時間一定要搞清楚,精確到時辰,及出生地。時辰對格局影響不少,安星訣中的文昌文曲(吉)火星鈴星(煞),命坐宮位及14正曜的排布,及重要雜曜的分布都是按照時辰安星的。時辰也能決定你是否能夠得到月支的左輔右弼吉星及年支的天魁天鉞吉星。
若是推算你本人的。請把信息補全了來追問我。信息若不全則恕難從命。如果算的不是你本人,那麼我也難以從命。如果是剖腹產,那麼你給的時間一般只能作為參考,難度較大,剖腹產問題建議花錢找專業的人去定盤。
如果是很高端的具體事情的問題,建議找人用奇門遁甲去問,這種問題也就不大可能是在知道平台能解決的了。
不過鑒於很多求測者的心態還不夠精純,往往就算受到了幫助還會迷茫的不斷繼續找人求測甚至花錢求測,我本人也是經歷過這個歷程的——這樣的幫助好比治癒了病人的身體但沒有治癒他們的靈魂,典型的治標不治本。鑒於此,我想我有必要加上一段話:
西點軍校學員的一個很重要的素質就是——不要找借口,沒有什麼不可能。帶著必勝、必須完成的信念想各種辦法去做,不可能的很可能會變成現實。
拿破崙也是這類人——沒有什麼不可能。
人的命運,可以簡單分為外在環境因素與內在本質因素。當你的內在足夠強大、穩固的時候,外在環境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風和日麗,你都可以做出一番成就。英雄或許暫時無用武之地,但他依然是英雄——總會找到擂台的。
我是想說——當你用術數給自己判斷運勢的時候,你應該帶入師爺的思想:即如果怎樣就會怎樣。
當你去執行的時候,你應該帶入西點軍魂:不要找借口,沒有什麼不可能。
個人特質的養成是需要沉澱的。除了用術數了解自己外,也建議做適當的事情進行人格的雕琢。特別推薦《西點軍魂》《矽谷禁書之吸引力法則》等。
如果想成為「掌舵者」,古今中外的歷史一定要涉獵,並有合適的思維工具來挖掘歷史的深度——如從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用合適而高效的思維工具挖掘出鄧爺爺的政治水平(一舉N得,不僅震懾了蘇聯<當時蘇聯在中國邊境陳兵百萬>,緩解了邊境危機,對美國的外交做出了回應,還加強了自己的影響力,穩定了國人的心,穩定了東南局面,從而一舉可以設立那幾個經濟特區,進入改革開放的時代。在蘇聯陳兵百萬於北境的時候有如此魄力如此迅速的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反正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看看人家多麼的穩健,多麼的高明!),從而會讓你有一番深刻的感慨的。
我雖然也學習術數,但我內心中更清楚:關鍵是你要想成為什麼人。
我的心中有一個皇帝——「協調之魂」,有師爺,也有將軍。當我決策的時候我帶入「皇帝」的思想及群臣的意見。當我執行的時候完全是「將軍」的狀態——貫徹西點軍魂的意志,不找借口,立即行動,化不可能為可能。
所以,我會斗數,我也找人用八字、奇門等預測過自己。大方向知道了,我的心裡就拋下了術數,側重於規劃實踐了。畢竟,無論是什麼術數都是虛的東西——更實在的是你如何雕琢自己,制定方針,協調出你的成功。
這些書目和方法只是給你一個參考,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過有一條幾乎是通用的——更好的書,是你身邊比你強的人,一定要多去讀他們!
【雖然這個不屬於術數命理,但要想養成好的人格特質,要想治本,要想真的對你有幫助,我不得不加上這一段】
請確認您的信息是否提供完整。
版權所有:斗數之家Mourn0702 不得盜用,盜版者不會提供追問解答服務。
『伍』 福建警察學院的分數線是多少啊 我是文科生 。。
福建警察學院招收是本二批的考生。
學校設置以下專業:
(一)本科專業
法學專業
(文理兼收)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法律工作需要的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通過四年的學習,學生能比較系統地掌握法學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從事法律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法律實際工作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學生修完規定課程,成績合格,授予學士學位。
開設的課程除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外,專業核心課程有: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親屬與繼承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畢業生適合到國家機關或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事務工作。
(二)專科專業
文秘專業
(安全保衛方向,文史類)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安全保衛和秘書工作需要的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通過三年的學習,學生能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保衛行業的最新動態,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和處理公共關系的能力,能熟練地進行計算機操作與運用。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掌握安全保衛工作必要的搏擊技能。
開設的課程除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外,主要專業課有:秘書工作、社交禮儀、公共關系、安全防範技術、安保業務、安全事故應急對策、保健與急救、汽車駕駛、體育技能基礎、擒拿格鬥、武術等。
畢業生能勝任政府機要保密、文秘,企事業安全事務秘書等工作。
公共事務管理專業
(文理兼收)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適應公共事務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等應用型人才。通過三年的學習,學生能掌握公共事務管理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能熟練地進行計算機操作與運用,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開設的課程除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外,主要專業課有:法律基礎知識、管理學概論、行政管理、治安管理、公共關系學、市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電子政務、人力資源管理等。
畢業生能勝任政府機關、各類基層組織的社區管理、組織和人事管理、機關事務管理、文秘管理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安全防範管理、文秘管理、公共關系等工作。
攝影攝像技術專業
(理工類)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從事影像製作和藝術製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通過三年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獨立開展攝影攝像、藝術創作、圖像數字化、影視圖像編輯及暗房操作等技能,能掌握與職業能力相適應的人文知識,能熟練地進行計算機操作與運用,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開設的課程除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外,主要專業課有:電視采訪與寫作、藝術攝影、廣告攝影、新聞攝影、特種攝影、影視編導技術、圖片數碼軟體應用、電視畫面編輯等。
畢業生能勝任政府部門新聞單位、企事業單位宣傳策劃、影視製作等工作。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
(網路安全方向,理工類)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從事計算機網路網站的規劃、組建、開發和網路安全管理維護等工作的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的課程除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外,主要專業課有: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資料庫原理和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及管理、計算機病毒學基礎、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範技術、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等。學生畢業前需通過國家或省級計算機等級二級考試。
畢業生能勝任網路施工、網站建設、網路維護管理、網路安全管理、數據恢復與鑒定等工作崗位。
『陸』 教育學院院刊主題 還有目錄
1 導師制教研是教研方式的創新 楊玉寶; 1-3
2 論「以人為本」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意義——對十七大精神及學生頭腦問題的反思 陳艷麗;張華茂; 4-5
3 吉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師教育狀況調查報告 鄭世忠; 6-8
4 教育實驗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局限性與可行性分析 曾強; 9-10
5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在課程資源管理中的職責、策略與途徑探討 何文輝; 11-12
6 國內外幼兒園辦園標准與評估體系研究綜述 李卓; 13-14
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研究 王文霞;吳群志; 15-16
8 孔子與馬斯洛人格教育思想的比較 韓芳芳; 17-19
9 新加坡高校創新教育與創業能力的培養 秦連傑;徐惠忠; 20-21
10 高等師范院校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對策 劉靜茹; 22-23
11 新時期大學生理想信念淡漠原因及有效對策 徐煥文; 24-25
12 愛心教育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實踐研究 楊晶晶; 26-27
13 關於當代大學生現代人格塑造的哲學思考 劉鳳穎; 28-29
14 構建互動課堂的審視與思考 畢元貴;畢佳;王九梅; 30-31
15 音樂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陳菁; 32-33
16 論實驗教師在對話教學中的作用 陳沛珍; 34-35
17 新課程背景下高師合唱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倪淑萍; 36-38
18 農業院校非農學科發展的品牌策略 劉盈;朱方長; 39-40
19 構築中央團校團幹部培訓立體網路體系 李偉; 41-43
20 大學生教育管理中的貧困生工作探析 蔣君毅; 44-45
21 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劉佳; 46-48
22 基於「PDCA循環」的高師生職業技能與品格培育模型初探 董賀;王鵬; 49-50
23 關於師范教育中「專業性」淡化問題的思考 謝輝; 51-52
24 高校本科教學評估蘊含的教師激勵價值分析 杜禾; 53-54
25 在教育理論課中培養師范生職業素質 王海燕; 55-56
26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下的大學外語教師角色思考 葉茂; 57-59
27 社會轉型期教師職業價值觀嬗變的理性思考 米璐;楊瑞棠; 60-61
28 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法探析 李廣艷; 62-63
29 論函授生學習動機教育 闞風平;劉桂芳; 64-65
30 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 尹朝; 66-67
31 交際語言測試在成人高考英語中的運用 張毓彪; 68-69
32 基於語料庫的英語專業四級考試新聞聽力研究 樓毅; 70-72
33 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專業《綜合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田倩; 73-74
34 英語專業等級考試中閱讀理解對比分析 唐美華; 75-77
35 詞彙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劉向紅; 78-79
36 克拉申「輸入假說模式」和外語教學 吳艷花; 80-81
37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范雙莉; 82-83
38 第二外語教學模式改革 楊兵; 84-85
39 平衡語言輸入輸出,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黃曼茜; 86-87
40 以合作主導閱讀課程——泛讀學科行動研究報告 田甜; 88-89
41 二語習得對日語動詞教學的作用 黃蔓玲; 90-91
42 懷特海教育節奏說對我國當代數學教育的啟示 劉翠平; 92-93
43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董改香; 94-95
44 建築專業美術教學方法探討 孫雲; 96-97
45 保險學案例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 嚴繼瑩; 98-99
46 高校物業智能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張敏;陳正軍;陳禕伊; 100-101
47 有效學習在網路教育中的運用 韓文戰;周虹; 102-103
48 全面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路來慶;賈榮; 104-106
49 論文化控制的作用機制及實現途徑 羅孝高;羅超; 107-108
50 解讀大眾文化與網路傳播 孫武; 109-110
51 鄧小平在新時期對黨的思想建設的新貢獻 趙增全; 111-112
52 與時俱進的中共對台政策 朱誠亮; 113-115
53 日本「鎖國」的實質和「鎖國」時期的中日交流 藺靜; 116-118
54 河西走廊開發史研究現狀及問題 馬明堂; 119-121
55 探討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的關系 曹意; 122-123
56 《紅樓夢》中的教育方式 陳月紅;趙正; 124-125
57 一個象徵的世界——淺論麥爾維爾的《白鯨》 萬莉; 126-127
58 從《紅字》主要人物分析霍桑的宗教觀 趙歡; 128-129
59 論師陀小說的死亡悲劇意識 孫文靜; 130-132
60 論濟慈對於藝術想像的理解與運用 蔣培君; 133-134
61 基於HSK動態語料庫的復合趨向補語語法意義研究 黎小力; 135-136
62 「搞笑」的句法、語義和語用分析 李素梅; 137-138
63 《吳越春秋》支配式復音詞研究 於為; 139-140
64 《荀子》中的限定范圍副詞及其語義指向 孫淑營; 141-142
65 借詞與文化 丁明傑; 143-144
66 俄漢詞彙民族文化色彩 馬曉華; 145-146
67 文化差異與翻譯的可譯性限度 蔡季愚; 147-148
68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 呂林; 149-150
69 英漢動物習語的喻意及翻譯方法 劉俊; 151-152
70 同形漢字詞在漢譯韓中的遷移 陳艷敏;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