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關於工傷保險的案例

勞動法關於工傷保險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4-20 10:08:05

㈠ 工傷保險案例分析

一,張某的公司未辦理工傷保險,而工傷保險屬強制保險,公司未辦理,就應對張某的損失賠償責任。
二,公司是不可以以張某是主要責任者只給予少量賠償.
工傷只存在是否認定的問題,而沒有責任之分,這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利益出發的.國家要求強制保險就是為了此.

㈡ 有關工傷賠償請教大家!!這樣的案例應該賠償多少

1.醫葯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
2.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
3.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
4.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你們當地標准發放;
5.工傷賠償: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5級工傷為18個月本人工資。
(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傷殘標准為本人工資的7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3)如果選擇辭職不幹了的話(單位無權解除合同,是自己申請解除),在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同時,還可以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的金額有你們當地制定,地區不同,賠償額度也不同,你可以撥打12333咨詢一下你們當地勞動部門。
6.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的義務,你們可以到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撥打12333咨詢一下當地勞動部門!

勞動法 案例

案例一
1.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不能只約定試用期,所以公司屬違法行為。
2.試用期為一個月。
3.試用期工資應為正式後工資的80%,且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案例二
1.以欺詐等手段簽訂勞動合同為無效勞動合同。
2.應當支付勞動報酬,因為已經確立事實勞動關系。
3.不需要,可立即解除勞動合同。
案例三
1.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因為公司必須給勞動者提供相應的勞動保護及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2.不能,因為未繳納工傷保險,但可以由單位承擔工傷補償責任。
3.可以,加害人的賠償適應民法,工傷保險待遇由單位承擔。

㈣ 勞動法工傷條保險例第二十條第三款具體是什麼

工傷保險條例第20條第三款: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

㈤ 工傷案例分析

法院的判決我不做分析,我只作為個人只提幾點自己的看法:
1、未簽訂勞動合同,是否超過一個月,若超過一個月應該涉及到雙倍工資的賠償問題,這個你可以主張
2、單位是否為個人及時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若繳納了保險,住院的相關醫療費用應該從工傷基金支付,但是我看到這個裡面只是法院判了單位承擔,那是否就可以說單位未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如果這樣的話,個人可以要求單位幫個人補繳社會保險。
3、現在我就談及重點問題了,因為工傷級別達到了6級傷殘,所以除非你個人提出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否則單位是不可以與你解除勞動合同的。如果你個人提出辭職,而你在工傷發生期間,單位又未為你繳納工傷保險,那這個中間涉及的三個補償費用(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就由單位全額承擔,如果單位幫你個人繳納了保險,其中有兩項費用為工傷基金支付。
下面一個問題
工亡的話,直系親屬可以得到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具體每項費用的演算法,你可以查看下工傷保險條例裡面的相關規定

㈥ 勞動法案例分析

1、李某可以申請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 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三)從事屬於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第十九條第二款,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本案中,李某在下班回家途中被一輛大貨車從後面掛倒,大貨車應負主要責任,李某的工傷證明材料,如果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應由用人單位舉證證明,而李某是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工傷的。

2、單位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一)項,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本案中,李某處於醫療期,因此單位不能在醫療期內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3、李某可以要求工資。
根據《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是指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1—4級傷殘。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㈦ 基於勞動法的工傷賠償的案件分析

1、案情介紹

申請人:張某,委託代理人:廖洪濤,四川蜀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四川某某建築勞務有限公司

2012年8月,申請人在被申請人承建的某項目商住樓二期工地上班時不慎受傷,被送往成都市某醫院住院治療8天,經診斷:1、左手食指背側電鋸傷伴伸指肌腱斷裂;2、左手拇指遠端缺損傷。申請人還稱其住院期間,被申請人沒有派人對其進行護理,也沒有支付伙食補助費。2013年1月經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2013年4月經成都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傷情為傷殘玖級。

申請人於2013年6月申請仲裁,雙流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後組成獨任庭,於2013年7月開庭審理,申請人委託代理人已到庭,被申請人未到庭。現已審理終結。

仲裁請求: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81000元(9000元×9個月);2、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19110元(3185元x 6個月);3、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31850元(3185元×10個月);4、住院伙食補助費400元(50元x8天);5、停工留薪期工資20400元(300元×68天);6、護理費400元(50元×8天);7、營養費400元(50元×8天);8、差旅費597元,9、鑒定費439元。

被申請人未作答辯,經勞動仲裁委員會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審理。


2、法律分析
勞動仲裁委員會認為:申請人因工受傷的事實清楚,被申請人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支付申請人工傷待遇。關於工資標準的問題,申請人主張工資按9000元/月計算,而被申請人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申請人的實際工資收入情況,應承擔舉證不利後果,故勞動仲裁委員會予以採信申請人的主張。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符合條例規定,勞動仲裁委員會予以支持;一次性工傷醫療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符合條例規定,勞動仲裁委員會予以支持;住院伙食補助費,根據四川省政府《關於貫徹實施國務院關於修改<工傷保險條例>決定的通知》(川府發 [2011]28號)第三條的規定,勞動仲裁委員會認可申請人每天享有16元的住院伙食補助費用;停工留薪福利待遇,參照《成都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暫行)》及其附件2的標准,勞動仲裁委員會認可申請人享有2個月的停工留薪期;由於條例未規定護理標准,結合申請人的實際傷情,勞動仲裁委員會認可申請人每天享受50元的護理費;營養費,沒有法律依據,勞動仲裁委員會不予支持;申請人主張的差旅費即申請人為申請工傷認定而產生的查檔費和交通費,查檔費163元,應由被申請人承擔,交通費,沒有法律依據,勞動仲裁委員會不予支持;鑒定費,應由被申請人承擔。


3、判決結果

被申請人應支付申請人的工傷待遇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81000元(9000元×9個月)、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1911 0元(3185元/月×6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31850元(3185元/月×10個月)、住院伙食補助費128元(16元×8天)、停工留薪福利待遇18000元(9000元×2個月)、護理費400元( 50元×8天)、查檔費163元、鑒定費439元,以上合計151090元。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實施國務院關於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的通知》。「川府發[2011] 28號」第二條,《成都市人民政府轉發省政府關於貫徹實施國務院關於修改<工傷保險條例>決定通知的通知》成府函[2 01 2]112號第三條之規定,仲裁裁決如下:

一、被申請人四川某某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於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支付申請人張某工傷待遇共計151090元。

二、駁回申請人的其它申請請求。

當事人對本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4、律師建議

在發生工傷事故後,若對方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應當積極的尋求法律幫助,因為勞動工傷賠償程序繁瑣、時間較長,勞動者在眾多的法律環節中只要是一步走錯,就必須承擔起敗訴的風險。

㈧ 勞動法工傷保險

未簽訂勞動合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因未繳納工傷保險,張某的工傷由用人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本案中加害人已經對張某的損失進行了賠償,在支付工傷待遇的時候應當扣除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

㈨ 勞動法對工傷怎樣界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9)勞動法關於工傷保險的案例擴展閱讀:

案例:上下班途中順道辦事發生意外屬工傷

何培祥是原北溝鎮石澗小學教師,2006年12月22日上午,學校安排何培祥到新沂城西小學聽課。當天下午回學校時,何培祥騎摩托車摔倒在距離石澗小學約二三百米的水泥路旁。

江蘇省新沂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何培祥所受機動車事故傷害雖發生在上下班的合理路線上,但不是在上下班的合理時間內,不屬於上下班途中,不認定為工傷。

法院審理認為: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時間」與「合理路線」,是兩種相互聯系的認定,屬於上下班途中受機動車事故傷害情形的必不可少的時空概念,不應割裂開來。何培祥在上午聽課及中午就餐結束後返校的途中騎摩托車摔傷,其返校上班目的明確,應認定為合理時間。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