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企業獎金的定義
1. 勞動法關於獎金的規定有哪些
1,關於獎抄金的發放,法律並沒有強制性要求用人單位發放,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明確約定額獎金和年終獎等福利外,那用人單位必須足額發放;
2,獎金的發放如何,是由用人單位自主決定的,也是用人單位根據公司的發展水平以及公司的效益等綜合各方面去考慮的;;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月工資制的,企業應當每月按照依法制定的內部工資支付制度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時間支付工資。工資發放日如遇節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支付。 實行年薪制的,應當按照規定或者約定比例定期支付工資。 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十五條 】企業與勞動者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企業應當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之日起5日內一次性結清勞動者工資。 勞動合同有關工資支付的條款被依法確認無效後,企業對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參照本企業或者同類企業同期、同工種、同崗位的工資標准一次性結清工資。
2. 勞動法獎金算不算工資
法律分析:獎金是工資總額的組成部分之一。
法律依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第五條 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准(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包括:(一)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二)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工資;(三)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見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四)運動員體育津貼。
3. 勞動法對年終獎的定義
年終獎在勞動合同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屬雙方約定的或用人單位福利規定范圍。從情理、法理上講,是應當發給你的。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建議你在發完年終獎後辭職。
4. 年終獎如何定義勞動合同法有沒規定
年終獎屬於《勞動法》規定的工資總額的組成。根據《勞動法》規定,版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權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部分組成。
5. 勞動法 獎金
關於獎金的問題,《勞動法》並沒有相關規定。獎金是對勞動者在創造超過正常勞回動定額以外答的社會所需要的勞動成果時,所給予的物質補償。作為一種對勞動者勞動創造的激勵策略,是由企業自行決定是否進行獎勵,以及何種行為可以獎勵,如何獎勵,獎勵幅度等等,如果企業制定的有明文制度,企業應當遵守,如果不遵守,可以視為違約,職工可以要求兌現。如果沒有明文規定,而是企業根據自身狀況靈活給予的,那就算不上違約。
6. 勞動法中是否有關於年終獎發放的規定。
年終獎屬於《勞動法》規定的工資總額的組成。根據《勞動法》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部分組成。
7. 勞動法對獎金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發放工資,但沒有規定必須發放獎金。年終獎一般是由單位對員工進行考核後發放的,如果單位對其考核不符合發放獎金的條件,那自然可以不發放其獎金,如果員工離職了,由於未對其進行考核,也就不發放年終獎,畢竟發放獎金是單位自己的事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8. 關於勞動法(獎金方面)的問題
《勞動爭復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
(二)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三)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根據法律規定,獎金是工資的一部分,你雖然辭職了,但屬於你應得的勞動報酬,你可以要求公司支付。
如果公司不支付,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
9. 請問您勞動法中有沒有關於獎金的規定
勞動法沒有這方面規定,這是用人單位自己獎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