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二審變更訴訟請求
1. 法院二審能否改變上訴請求
二審可以變更上訴請求,上訴請求是指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或違反法定程序錯誤,請求法院依法糾正。在上訴人已經提交上訴狀後,不超出原訴請的范圍內,可以於二審庭審辯論結束前變更上訴請求。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四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除依照本章規定外,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三十二條
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2. 二次開庭時原告提出變更訴訟請求可以嗎
二次開庭時原告可以提出變更訴訟請求,原告在二審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的,法院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法律分析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一百八十四條 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3. 二審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
二審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如下:
1、根據相關規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提起反訴,只能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2、如果是在二審中增加訴訟請求,由法院調解,調解不成,告知其另行起訴。
在二審審理過程中當事人是不能隨意變更訴訟請求的。如果在二審中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應當在案件受理後,一審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
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
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在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並審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二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4. 二審在什麼情況下能變更訴訟請求,一審適用法律錯誤可以變更么,
二審不能主動變更訴訟請求,更不能依次作出實體判決。否則,一是對於變更訴訟請求後的判決結果,對方當事人會喪失上訴權;二是二審會犯下一審同樣的錯誤。
即便當事人在二審期間自己變更訴訟請求,二審法院也不能維持一審裁判,或者自行改判。理由有:第一,依然是對方上訴權的問題;第二,「證據規則」是程序方面的規定,一審沒有引用正確規則,不僅是適用法律錯誤,還有程序方面的錯誤,所以二審只能發回重審。
(4)民事訴訟法二審變更訴訟請求擴展閱讀
在二審中,不管是一審適用法律錯誤或其它原因,都不能變更訴訟請求。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規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提起反訴,只能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二審法院僅對上訴人的上訴內容進行審理,所以在二審中,不管什麼情況,都是不能變更訴訟請求的。
如果原審原告在二審中要求變更訴訟請求的,可由法院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由原審原告其另行起訴。
一審適用法律錯誤可以變更,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二審程序是指由於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生效的第一審裁判而在法定期間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序,是第二審級的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所適用的程序。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9條至191條的規定,第二審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進行審理後,應按先列情形分別作出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第二審法院應當撤銷原判,重新判決,並在判決中闡明改判的根據和理由。
3、原判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由二審法院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4、發現一審法院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5. 民事訴訟中,變更訴求的期限是
變更訴求一般是指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如變更訴訟請求應當在法院送版達你的舉證限期屆滿前提權出。最高院的民事訴訟法解釋規定變更訴訟請求時間與最高院證據規定解釋不一致,應當以後公布的最高院證據規定解釋為准。(請注意下最高院證據規定解釋第34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6. 二審增加訴訟請求後如何處理
二審增加訴訟請求的處理方式是:法院會對增加的訴訟請求進行合並審理。法律規定,二審中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法院會按照一審程序中增加訴訟請求的情形處理,將其合並審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
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並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二百五十一條
二審裁定撤銷一審判決發回重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變更、增加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處理。
7. 二審可以變更訴訟請求嗎
不可以。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問題的規定,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法律分析】
實踐中,對逾期增加、變更的訴訟請求,應按照以下情況進行處理: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出證據的,司法實踐中,發現這種現象仍較普遍,而對遲延提供的證據,絕大多數對方當事人不同意質證,從而無法作為定案的依據,有很多決定案件事實的證據也不乏其中,如:甲持乙所出具的欠條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乙返還欠款,一審中被告經法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於是法院缺席判決乙應返還該筆欠款。二審中乙向法院出示其返還欠款的證據(該證據足以證明返還欠款的事實),但原告拒絕質證,針對這種情況,法官是按照法律事實維持原判,還是按客觀真實發回重審,根據證據規則,法官只能以被告舉證不能為由維持原判,導致當事人因舉證超過時限而敗訴。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按照該規定,法官應當將影響認定事實和法律關系的相關法律法規向當事人釋明,在充分體現該規定的優越性的前提下,通知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實現公正永遠是審判工作追求的終極目標。如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當事人起訴既要求賠償死亡賠償金,又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而現行法律規定這兩種訴請屬竟合之訴,當事人不變更訴訟請求,只能支持其中一項訴訟請求,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告訴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是十分必要的。原告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只能在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請求之前提出。如果在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案件有關的訴訟請求之後,原告可以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那麼當事人之間的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就會循環進行,嚴重影響審理期限。因此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應當在人民法院決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否則不予准許。當事人以先前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的認定不一致為由,要求變更訴訟請求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8. 法庭立案後。訴訟請求可以更改嗎
法庭立案後,訴訟請求可以更改。
訴訟請求變更要求如下:
1、訴訟請求的變更應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
2、二審程序中能否變更訴訟請求;
3、訴訟請求的變更所涉及的新的訴訟請求應屬於同一人民法院管轄,不違反專屬管轄,屬於人民法院主管范圍,否則將不符合起訴條件;
4、判決駁回訴訟請求還是裁定駁回起訴。
立案流程如下:
1、原告向法皖起訴應提交訴狀和有關的證據材料,並按照被告入數遞交證據材料,同時填寫訴狀清單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
2、立案及排期,法院接受當事人遞交訴狀後,應在訴狀清單上署名;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當即立案;立案後,符合當即進行排期的,可同時確定開庭日期、時間、法庭和案件承辦法官;
3、送達,當場立案的案件由立案法官將相關信息及時錄入審判管理系統,並及時向原告送達立案通知書、法律文書送達地確認書、纜費通知書等材料;不是當場立案的上述材料可以通過郵政快遞方式送達;
4、繳納訴訟費用;
5、排期開庭;
6、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9. 二審能否變更上訴請求
可以,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規定,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雙方當事人同意由第二審人民法院一並審理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一並裁判。所謂變更訴訟請求,是指當事人將先前提出的訴訟請求更換為新的訴訟請求,包括原告訴訟請求的變更、被告反訴請求的變更、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訴訟請求的變更。變更訴訟請求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當事人要求相對方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的更換;第二種是當事人認為提出訴訟時其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發生變化,需要變更訴訟請求。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八條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者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雙方當事人同意由第二審人民法院一並審理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一並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