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事訴訟法申訴有關法律規定
㈠ 刑事冤案申訴新規定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對申訴的審查處理 1、受理、審查處理申訴一般由終審人民法院進行。上一級人民法院對未經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的申訴,一般交終審人民法院審查;對經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後仍堅持申訴的,應當受理。2、人民法院受理申訴後,應當在3個月內作出決定,至遲不得超過6個月。3、對終審刑事裁判的申訴。4、申訴人對駁回申訴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5、人民法院對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訴的,一般不予再審立案。但有證據證明民事部分明顯失當且原審被告人有賠償能力的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㈡ 刑事申訴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法律分析:1、要有對於生效的刑事判決不服而申訴的申訴書;
2、有該生效的刑事判決書及其相關的生效的法律文書;
3、要有證明申訴的相關證據:證明原判決或者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新證據,新證據是指審判時未收集到的足以影響定案量刑的證據;證明據以定案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㈢ 刑事案件可以申訴嗎
法律分析:可以。申訴的主體只能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需要注意的是,申訴不同於上訴,上訴是近親屬只有在被告人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上訴,但是對於申訴近親屬卻有獨立的申訴權,近親屬進行申訴時無需被告人的同意。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㈣ 刑事案件申訴期限的規定
對刑事案件的申訴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後兩年內提出的申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有特殊情形的,超過兩年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法律分析】
當事人對刑事案件申請申訴的,是有一定期限限制的。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的申訴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後兩年內提出的申訴,應當受理;超過兩年提出申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受理:(一)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二)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三)屬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不符合上述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接受抗訴的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內作出決定,下級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公訴案件的被告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期限為十日,不服一審裁定的,上訴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計算。期間的最後一日為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滿日期。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或有其他正當理由耽誤上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五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上訴,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上訴人既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也可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實踐中,通常是向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訴人還可以通過郵寄的方式向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由於《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期間都不包括路途上的時間,因此,只要上訴狀在期滿前已經交郵的,就不算過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一條 對於人民檢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被不起訴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復查決定,通知被不起訴的人,同時抄送公安機關。
第二百五十三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㈤ 刑事訴訟法申訴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申訴規定是需要當事人攜帶裁判文書的原件,還有就是需要提交申訴狀以及其他方面的證據材料。之後就是向法院提出申訴,法院在受理當事人的申訴的請求的時候,是需要格外的重視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 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㈥ 刑事訴訟法提起公訴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凡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第一百七十六條 對於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後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㈦ 在刑事訴訟案件中申訴有次數限制嗎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刑事案件的申訴有以下限制:1、申訴人對同一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申訴一般只能申訴一次2、二級人民法院按審判監督手續審查被駁回的刑事案件,當事人再次申訴的,如果沒有新的充分理由,人民法院就不會受理
㈧ 關於申訴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關於申訴的法律規定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對申訴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還規定了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的情形:「(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五十三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㈨ 刑事訴訟申訴時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申訴時效是兩年,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的申訴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後兩年內提出的申訴,應當受理;超過兩年提出申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受理:(一)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二)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三)屬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 規定的再審條件之一的,案件才能進入再審程序,予以再審立案。
㈩ 刑事訴訟申訴流程
刑事案件申訴流程如下:1、刑事申訴的立案刑事申訴的立案,是指司法機關接受申訴權人申訴的法定訴訟形式。2、刑事申訴的審查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接受申訴後應進行全面審查,不應受申訴人提出的申訴理由的限制。審查的內容應包括:(1)案件事實。弄清案件事實是審查申訴的首要任務。審查時,應調出原審案卷進行審查,對申訴人提出的申訴理由、提供的證據進行分析研究,並與案卷認定的事實相對照,以確定原判決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明確,證據是否確實、充分。如果發現了新事實,則要查明是否有充分的證據為根據。(2)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這是審查申訴的法律方面的重要內容。所謂適用法律,是指應以判處當時有效的法律為依據。一般不能依據新法律翻過去的老案。只有為糾正過去錯誤的法律而制定的相應的新法律,才能作為申訴審查和再審審理的依據。3、審查結果的處理原終審人民法院對刑事申訴進行審查後,認為原判決、裁定正確的,則說服、教育申訴人,使其服判息訴;對堅持無理申訴的,可以用書面通知駁回。並告之申訴人不能再行申訴。審查後,如果發現原判確有錯誤需要重新審判的,應按審判監督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經再審後的案件。對再審改判無罪或免予刑事處分的當事人的善後工作,原來有工作的,由原審人民法院移交原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門負責落實;原來沒有工作的,移交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責處理。善後處理工作,是黨和國家取信於民,樹立法律威信,產生良好社會影響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認真做好。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申訴的提出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