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中的省級以上和以下

行政法中的省級以上和以下

發布時間: 2022-04-21 05:47:42

A. 行政法,縣級以上包括縣省以下怎麼就不包括省了呢

因為以上包含本級,以下如果再包含本級就重復了,所以,以下不包含本級

B. 行政法的現有范圍

根據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下列組織都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國務院
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的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在中國,國務院掌理中國行政事務,所以它實際上是權力最大的行政主體。
行政機構
根據《國務院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1997年8月3日實施)第6條的規定,國務院行政機構根據職能分為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務院辦事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和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各部、各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等,其依法分別履行國務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故又叫國務院的職能部門。根據第十屆中國人大一次會議《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國務院除辦公廳外設28個部、委、行、署。各部、委的性質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執行機關的執行機關。國務院直屬機構是指國務院設立的主辦各項專門業務的行政管理部門,它主管國務院的某項專門事項,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因其級別低於國務院各部委,又直屬於國務院領導,故稱國務院直屬機構。
地方政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同時又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
管理本轄區內的各項行政事務。中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其性質、地位和作用可以劃分為:一般地方人民政府;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和特別行政區地方人民政府三類。
(1) 一般地方人民政府。一般地方人民政府是指各省、直轄市、市、縣、鄉、鎮等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中國根據地域和層級關系共劃分為四級人民政府:第一級是省人民政府,包括省級人民政府和中央直轄市人民政府;第二級是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包括省轄市人民政府、各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第三級是縣級人民政府,包括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省轄市的區人民政府;第四級是鄉級人民政府,包括縣、市下屬的鄉、鎮人民政府。
(2)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根據中國憲法、地方組織法及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人民政府是中國境內各少數民族自治區、自治州(盟)、自治縣(旗)、自治鄉的人民政府,是民族區域自治機關的組成部分,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
(3) 特別行政區人民政府。中國政府已分別於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別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並享有高度自治權,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於中央政府管轄外,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及終審權。
地方派出機關
派出機關是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必要時,經有權的上級政府批准設立的行政機關。派出機關在中國實際行政生活中發揮著一級政府的作用,它們自然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
地方職能部門
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情況下,設立若干工作部門。這些工作部門在省級通常稱廳、局、委員會,在市、縣通常稱局。上述工作部門在性質上屬於各級政府組成部分,但法律、法規卻明確授權他們就專門事項以自己名義進行管理的權力,所以,它們具有當然的行政主體資格。
地方派出機構
派出機構是指享有獨立對外進行行政管理職權的各級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在一定行政區域設置的管理某項行政事務的機構。派出機構是否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在中國爭論已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的出台,為這一爭執劃下了權威性的句點。該解釋第20條第2、3款規定:「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或者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的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或者其他組織,超出法定授權范圍實施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實施該行為的機構或者組織為被告」。
非行政機關組織
按照組織的性質,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非行政機關組織大致有以下幾種:
(1) 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企業這類組織有的原為企業,後得到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
而成為具有行政主體地位的經濟實體。例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在現金管理方面享有行政主體的資格。(2) 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事業單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1981年1月1日起實施)第8條第1款規定:「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授予。」這就賦予了高校學位授予權。
(3) 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社會團體是指社會成員本著自願原則,依團體章程而依法組成的集合體。如工會、共青團、婦聯、殘疾人基金會、紅十字會、法學會、佛教協會等。社會團體有時也受到來自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進行行政活動。

C. 行政處罰中關於以上以下的規定是否包含本數

行政處罰中關於以上、以下的規定都是包括本數的。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回行政法規范,尚答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處罰特徵是: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是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處罰的對象是實施了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行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政處罰的性質是一種以懲戒違法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

(3)行政法中的省級以上和以下擴展閱讀

行政處罰是行政制裁的一種形式,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行為所實施的法律制裁。

行政主體在法律特定的行政管轄權內,對尚未構成犯罪的有一般違法行政的管理相對人(被管理的組織或自然人),依法所作的一種制裁。制裁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保障國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權利。

D. 許金桂講的行政法中三大類八小類是指什麼

行政法主要包括三大類:

  1. 行政組織法的規范和制度。

  2. 行政行為法的規范和制度。

  3. 行政法制監督、行政責任、行政救濟法的規范和制度。

行政法中八小類是指:

第一類為調整行政組織和職能的狹義行政組織法;

第二類為調整行政機構編制的行政編製法;

第三類為調整行政工作人員任用和管理的公務員法;

第四類為調整行政設施、國有資產等公物的公物法。

第五類為行政復議法。

第六類為行政賠償法。

第七類為行政申訴、控告、檢舉法。

第八類為行政監察法。

E. 請問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之間的區別

1.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抄為領導和管理襲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2.行政規章:指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3.憲法是法的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4.法律是所有部門法以及規章的統稱。 憲法是母法是根本大法!而行政法規.行政規章是部門法它們的指定不能違反憲法。(1)它們的制定主體不同(2)他們的法律效力不同。(3)行政規定不是一個法律名詞。 其實說白了就只有兩點:1.制定主題不同2.效力不同!

F. 行政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是什麼意思

行政法規規定的縣級是指,縣級(含縣級)、市級、省級、國家人民政府或相關單位。

G. 省級人民政府以下包括省級政府嗎

如果是省級及以下就是包括,否則就不一定包括,這是字面意義上講。如果具體法規或者文件,就看法規或者文件內容所適用的具體范圍了,一般情況下發文嚴謹的都會在省級後面加個括弧(含省級)或者(不含省級)去說明。

H. 法律上的「以上」「以下」的確切含義

法律條文中的「以上」、「以下」,是常見的表范圍用語,其含義是否包含本數或本級,立法者的意圖、法律文本的表述、受眾的理解,往往是不盡一致的,因此要根據具體法律條款分析。

立法者對「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存在分歧,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八條第二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此「以上」,是否包含本級即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法律文本表達的意思不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第十條規定,外國投資者設立外資企業,應當通過擬設立外資企業所在地的縣級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審批機關提出申請。這里的此「以上」,顯然不包含本級即縣級人民政府。

由此可以看出,盡管這二部法律法規分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制定,但是至少可以說明,立法者對「以上」用語的含義存在分歧,「以下」同理。

「以上」、「以下」之類的詞語,往往關系是非界限、政策界限。如果不能以有效方式對它們加以限定或說明,就容易產生歧義。對含義不確定的詞或片語進行限定修飾,有4種方式:准確表述法,括注法,附專門條款解釋法,專門行文解釋法。

這實際上涉及到立法語言技術問題,需要在《立法法》的修訂或實施細則中予以規范,以提高立法技術,保證立法質量。

(8)行政法中的省級以上和以下擴展閱讀:

漢語學界對「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同樣存在爭論,應該包括本數或本級以寧夏大學教授王明仁的觀點為代表。他認為,從有文獻可查的古漢語開始,「以上」、「以下」的表意和用法都是非常明確的、始終一貫的。

即它在表達范圍時從來就包括范圍的起點和止點在內,也就是包括一般所說的「本數」、「本級」在內。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逐漸出現混亂,到了七八十年代混亂愈演愈烈,其表現也是多種多樣。

此外,受眾對「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也有不同理解。受眾的文化程度不同,對「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理解不同,受眾因利益或動機左右,導致產生有利於自身的理解。

如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醫療機構任用兩名以上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的,應從重處罰。兩名以上是否包含兩名,因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行政相對人受利益驅使,自然會產生有利於自身利益的理解,引發訴求。

現行法律條文關於「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及表現形式,法律條文作為法律規范的載體,有很強的規范性。如果法律用語含義產生歧義,將喪失法的指引、評價、預測和教育作用。但是目前不同的法律部門,對此用語的含義規定不一,特別是行政法部門。

現行法律條文關於「以上」、「以下」的含義及表現形式如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五條: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包括本數。該法用專門條款,明確了用語的含義。

刑法》第九十九條:本法所稱以上、以下、以內,包括本數。該法用專門條款,明確了用語的含義。行政法因沒有統一的行政法典,不同的行政法律關於「以上」、「以下」是否包括本數(本級),沒有統一規定,用法上較為混亂。主要表現為未明確用語含義。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又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一)項:任用兩名以上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的。「以上」是否包含本級或本數(縣級人民政府或兩名),法律未作說明,容易產生歧義。

I. 行政法級別管轄的原則

1.所有的行政事務應當由縣、市級行政主體處理。確立此原則的理由是,首先,縣、市級行政主體接近需要處理的行政事務的發生地,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能夠充分考量與所處理的行政事務相關的各種因素,從而使行政相對人和當地民眾接受所作出的行政決定。其次,在實踐中,提高行政事務管轄的級別與行政相對人所承的負擔是成正比的,因此,將行政事務的管轄級別確定為縣、市級行政主體,可為行政相對人行使權利提供許多便利條件,從而減輕行政相對人的經濟負擔。再次,社會心理學認為:「空間上的距離越小雙方越接近,則往往容易引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階段更是如此。因為地理上的接近使互相接觸的機會更多,相互之間更容易熟悉對方。」因縣、市級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共同生活在雙方能接觸、了解的一個不大的社會圈內,雙方具有共同的社會習俗、價值觀念等認知基礎,有利於行政事務的處理決定的執行。

2.省級以上行政主體進行業務政策領導。首先,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一般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掌握的信息比較豐富,有條件對下級行政主體處理行政事務提供業務和政策的指導。其次,雖然省級以上行政主體不具有縣、市級行政主體與行政事務發生地之間那種互相了解、熟悉的客觀條件。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可能會擁有遠遠大於縣、市級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但是,權力的大小與公民的服從程度從來不是成正比的,經驗往往可以顛覆意識形態的邏輯。正如有學者所說:「對於任何一種權力的考察,在福柯看來,應當是在微觀層面,應當在權力運作的末梢,在一種權力與另一種權力交界的地方;只有在這里,我們才能真正了解權力是如何實現的。」再次,省級以上行政主體不介入具體行政事務的處理,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考慮宏觀的行政管理問題,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公共政策,以指導下級行政主體的行政執法活動。如果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經常陷於瑣碎、繁雜的行政事務中,可能難以發揮上級行政主體應有的作用。

3.例外情形應當以法律、法規為准。例外情形是指以上述兩原則不能確定有效的級別管轄,需要作出變通規定時各種客觀情形。為了確定級別管轄的可行性,法律、法規可以作出相應的變通規定。從各國立法和我國的行政執法實踐看,例外情形主要有:(1)涉外的行政事務。(2)縣、市級行政主體提請處理的行政事務,如因地方保護勢力的干擾導致其無法開展正常的行政事務的處理活動,通過法定程序提請省級以上行政主體行使管轄權。(3)涉及兩縣或兩市以上的行政事務,當地縣、市級行政主體無法處理的行政事務,如有的環境污染引起的行政事務,經常是涉及到兩個以上的行政區域,甚至省級行政區域,在這樣的情況下,變通級別管轄權是非常必要的

J. 行政法中職級和級別的區別

行政職務和行政級別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行政職務是公務員所處的工作崗位,比如內說局長、副局容長、科長、副科長、縣長等,屬於行政職務;行政級別是指公務員所享受的級別,比如科級、處級、廳級、省級等。一般行政職務對應相應的行政級別,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縣長屬於縣處級,科長可能是科級,也可能沒有科級。

熱點內容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