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非工傷能否開除員工勞動法

非工傷能否開除員工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4-21 08:20:22

① 勞動合同法非因工受傷企業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

一、勞動合同法非因工受傷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
員工還在醫療期內的不能解除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如果員工不能從事工作的,單位可以解除,按規定提前一個月通知或支付1個月的代通知金,另按員工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單位想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與員工協商一致並按法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員工按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申請仲裁,單位需要按二倍經濟補償金支付賠償金。
二、哪些情況下勞動關系可以解除
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單方的有以下情況:
第一種情況,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種情況,依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1)勞動者患病或非應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三、法律特徵
1、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勞動法》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3、勞動法適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包括外資企業)。《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四、認定
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按照規定,用人單位都要為入職後的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如果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受到了傷害,受傷者者是可以根據工傷鑒定的結果來申請工傷賠償金的,如果是在非工作期間受到了傷害,用人單位也不可以隨意的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否則也要按規支付一定的賠償金。
延伸閱讀:
2018年最新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勞務關系中受傷怎麼辦?
工作中受傷,沒簽勞動合同怎樣維權?

② 員工非因工傷失去勞動能力的,公司能辭退他嗎需要給他什麼補償嗎

員工非因工傷失去勞動能力並已經不再醫療期內的,公司可以對其進行辭退,但是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在勞動者結束醫療期後還需要進行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法律分析
員工非因工傷失去勞動能力的,需要在必須等醫療期滿後,勞動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確定其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所另行安排的其他工作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需要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具體補償方案為: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如果是勞動者還在醫療期的話,根據相關法律用人單位是不能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如果是一些特殊的疾病(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③ 用人單位可以隨便開除員工嗎

用人單位不能隨便開除員工

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僱傭關系,但並不是說用人單位就可以隨意開除員工,即使要開除,也要先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開除情形、並按照規定程序開除。
1.哪些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用人單位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①"協商開除"的;
②"提前30天通知後開除"、或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後"直接開除"的;
③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裁員開除"的;
④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不續簽的;
⑤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導致"下崗的"。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3..用人單位非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兩倍經濟補償
也就是,如果我在公司上班5年,必須賠償我10個月的工資。具體金額為:最後12個月的平均工資×10。
4.從法律法規角度來看,堅決不能開除以下幾類員工:
①孕婦。這個不用細講,孕期婦女是受法律保護的,不能隨便開除。
②工傷人員或者在治療期內的員工。工傷人員或者因病住院治療的職工,在其治療期以內,是受法律法規保護,不能被開除的,否則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③固定期限合同用工。固定期限合同用工,同樣也是不能隨便被開除的,除非發生重大過失與錯誤,或者合同主體發生變化等。

④ 勞動法對哪些員工不能辭退

依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對以下情形不得辭退: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⑤ 不是工傷,受傷期間公司能開除員工嗎

公司辭退你符合勞動法規定,但是辭退理由明顯與勞動合同法相違背。可以視為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應該補償。標准為一年工齡補償一月工資。。至於具體是否是工傷,要看交警的責任認定,如果是你的主要責任是無法申請工傷認定的。。個人申請工傷有效期是一年。

⑥ 非工傷喪失全部勞動能力,公司能解除勞動合同嗎

單位不能解除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相關法條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單位違反規定解除合同,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提起訴訟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⑦ 本人公司上班三年多了,因非工傷摔了,鎖骨骨折,公司能辭退嗎

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即可辭退。
工傷職工不是鐵飯碗,不是任何情形用人單位都不可以辭退,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即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國家標准《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規定,職工工傷致鎖骨骨折,一般應當鑒定為十級傷殘,最高九級傷殘。
工傷職工鑒定為九級或者十級傷殘的,屬於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規定,是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一、裁員;
二、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三、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但工傷職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停工留薪期內的;
三、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四、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五、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因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迫使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
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⑧ 職工非工傷治療期內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不行。
《勞動法》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醫療期】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⑨ 在公司非工傷,高位截癱公司能可以辭退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3

熱點內容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