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刑事訴訟法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的內容是什麼
2010最新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 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❷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2010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行為的界限
故意傷害罪與非罪的界限,重點應把握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行為的界限。
故意傷害,是指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對人體組織完整性的破壞,一種是對人體器官機能的損害。而一般的毆打行為,通常只造成人體暫時性的疼痛或神經輕微刺激,並不傷及人體的健康。
當然,毆打行為不傷及人體的健康並非絕對,而只能是相對而言的。例如,朝人鼻子打一拳,有可能造成鼻青臉腫的後果;用手撕一下,也可能造成表皮損傷。但這種行為都不屬於犯罪,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而只能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行政處罰。
需要指出,有時毆打行為與傷害行為在外表形式及後果方面沒有什麼區別。例如拳打腳踢,有時只造成輕微疼痛或一點表皮損傷、皮下出血,有時則可能造成傷害甚至死亡。
不能僅以後果為標准,則不能簡單地認為,造成傷害他人身體甚至死亡結果的就是故意傷害罪,而沒有造成傷害的就是一般毆打行為。
而應符合全案情況,考察主觀客觀各方面的因素,看行為人是否具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是有意傷害他人,還是只出於一般毆打的意圖而意外致人傷害或死亡。
司法實踐中尤其應當注意的是,不能把凡是打一拳、踢一腳造成後果的行為都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❸ 刑事訴訟中,屍體檢驗解剖需要家屬同意嗎
刑事訴訟中,屍體檢驗解剖不需要家屬同意。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 對於死因不明的屍體,公安機關有權決定解剖,並且通知死者家屬到場。
因此,根據這一規定,只要公安機關認為死因不明,就有權力決定解剖,不需要徵得家屬同意。家屬不同意解剖,公安機關照樣可以進行解剖。這樣規定的理由是:1.檢驗屍體必須及時進行,以防止屍體上的痕跡因屍體變化和腐爛而消失。2.死因不明,就不能排除親屬謀殺的可能。
通知家屬到場,是公安機關的義務。家屬是否到場,是家屬的權利。家屬是否到場不影響屍體解剖的進行。
(3)2010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案例:
在大梅沙水域身亡的北大深圳醫院醫生梁振濤,1月20日將進行屍檢。此前,家屬曾要求屍檢在場被海事公安駁回,19日深圳海事局發布消息,允許死者家屬及其聘請的律師到場見證,此次屍檢由海事公安委託的第三方中山大學法醫鑒定中心來做。
1月19日,深圳海事局再次就泳客梁振濤大梅沙水域身亡一事發布消息。據介紹,19日上午,海事公安向遇難者家屬再次送達了《解剖屍體通知書》,家屬在《解剖屍體通知書》上簽字確認。海事公安委託的第三方中山大學法醫鑒定中心於今日進行法醫鑒定(屍檢)。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對於死因不明的屍體,公安機關有權決定解剖,並且通知死者家屬到場」。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為了確定死因,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解剖屍體,並且通知死者家屬到場,讓其在解剖屍體通知書上簽名。死者家屬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或者拒絕簽名的,偵查人員應當在解剖屍體通知書上註明」。
海事公安決定:
一、聘請2010年被中央政法委遴選為全國十大國家級司法鑒定機構之一的中山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具備司法鑒定人資質的人員,進行屍體解剖檢驗;
二、對屍體解剖全程錄音、錄像;三、允許死者家屬及其聘請的律師到場見證;四、邀請在司法鑒定領域有專業知識並與案情無關的第三方到場見證。
此外,對於死者家屬提出的「死者單位派代表一名全程見證屍體檢驗」要求,鑒於沒有相關法律依據,不符合《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海事公安不予同意。
❹ 2010年最新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有關證據的內容有哪些規定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二)關於證據制度
證據制度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對於保證案件質量,正確定罪量刑具有關鍵作用。修正案草案重點完善了非法證據排除制度,強化證人出庭和保護制度。
1.完善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現行刑事訴訟法對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作了規定。為從制度上進一步遏制刑訊逼供和其他非法收集證據的行為,維護司法公正和刑事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利,有必要在法律中對非法證據的排除作出明確規定。據此,修正案草案在刑事訴訟法規定嚴禁刑訊逼供的基礎上,增加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的規定。同時,明確規定了非法證據排除的具體標准: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違反法律規定收集物證、書證,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還規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排除非法證據的義務,以及法庭審理過程中對非法證據排除的調查程序。
另外,為從制度上防止刑訊逼供行為的發生,修正案草案增加規定了拘留、逮捕後及時送看守所羈押,在看守所內進行訊問和訊問過程的錄音錄像制度。
2.明確證人出庭范圍,加強對證人的保護。證人出庭作證,對於核實證據、查明案情、正確判決具有重要意義。修正案草案規定: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並規定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對於情節嚴重的,可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同時,考慮到強制配偶、父母、子女在法庭上對被告人進行指證,不利於家庭關系的維系,規定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為進一步加強對證人以及鑒定人、被害人的保護,修正案草案增加規定: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認為因作證面臨危險的,可以請求予以保護。
❺ 刑事訴訟法172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於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5)2010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三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意見,並記錄在案。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出書面意見的,應當附卷。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告知其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對下列事項的意見,並記錄在案:
(一)涉嫌的犯罪事實、罪名及適用的法律規定;
(二)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從寬處罰的建議;
(三)認罪認罰後案件審理適用的程序;
(四)其他需要聽取意見的事項。
人民檢察院依照前兩款規定聽取值班律師意見的,應當提前為值班律師了解案件有關情況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一百七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願認罪,同意量刑建議和程序適用的,應當在辯護人或者值班律師在場的情況下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需要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一)犯罪嫌疑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
(三)其他不需要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的情形。
❻ 刑事訴訟法2010新增加的三個司法解釋
即《最抄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
相比2009年司法考試大綱,2010年司法考試大綱刑事訴訟法部分的知識點沒有實質性變化,只是在法律法規目錄中增加三個司法解釋,即《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這三個司法解釋分別涉及到審判概述、執行兩章。由於新增知識點和法律法規在當年司法考試中會成為命題考察的重點,所以,考生們必須對這三個司法解釋給予高度關注,熟練加以掌握。在2010年的司法考試中,預計這三個司法解釋可能考到6分左右。
❼ 2010年4月全國刑事訴訟法自考試卷和答案,誰有啊,急救啊!!!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1.刑事訴訟法同刑法的關系是〔 〕
A.刑法為主、刑事訴訟法為輔 B.刑事訴訟法為主、刑法為輔
C.先刑法、後刑事訴訟法 D.刑法、刑事訴訟法並重
2.刑事訴訟主要解決的實體問題是〔 〕
A.當事人的人身權利問題 B.被告人的犯罪與刑罰問題
C.訴訟雙方的財產關系問題 D.訴訟雙方行政爭議問題
3.當今世界各國的刑事訴訟形式基本上是〔 〕
A.糾問式訴訟 B.彈劾式訴訟
C.混合式訴訟 D.審問式訴訟
4.公安機關的性質是〔 〕
A.行政機關 B.司法機關 C.安全機關 D.司法行政機關
5.下列案件中,屬於人民法院立案管轄的是〔 〕
A.破壞選舉案 B.報復陷害案
C.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 D.走私案
6.下列案件中,屬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是〔 〕
A.瀆職案件 B.盜竊案件 C.虐待案件 D.搶劫案件
7.下列案件中,屬於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是〔 〕
A.非法佔有代為保管財物案 B.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
C.詐騙案 D.刑訊逼供案
8.對人民法院書記員的迴避,有權作出決定的人員是〔 〕
A.審判長 B.本法院院長
C.審判員 D.本審判庭庭長
9.在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有權〔 〕
A.查閱、摘抄、復制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B.向證人收集證據
C.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D.向偵查人員了解偵查情況
10.下列證據中,可能成為直接證據的是〔 〕
A.殺人凶器 B.血跡
C.指紋 D.被害人陳述
11.依法有權執行逮捕的機關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 D.公、檢、法三機關
12.公安機關需要對人犯拘留時,應當由〔 〕
A.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 B.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批准
C.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批准 D.同級人民法院批准
13.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 〕
A.3個月 B.6個月
C.12個月 D.整個法定的辦案期限
14.搜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 〕
A.女工作人員進行 B.醫師進行
C.女工作人員或者醫師進行 D.被搜查人的近親屬進行
15.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 〕
A.一個月 B.二個月 C.三個月 D.六個月
16.在刑事訴訟中,有權對精神病醫學鑒定指定醫院的機關是〔 〕
A.省級人民政府 B.省級公安機關
C.省級人民檢察院 D.省高級人民法院
17.人民檢察院審查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作出〔 〕
A.起訴決定 B.不起訴決定
C.撤銷案件決定 D.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決定
18.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其申訴的期限應當是在收到決定書後〔 〕
A.3日以內 B.5日以內 C.7日以內 D.10日以內
19.合議庭組成人員是指〔 〕
A.審判員和書記員 B.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
C.審判員和出庭支持公訴的檢察員 D.人民陪審員和書記員
20.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由於當事人申請迴避而不能繼續進行審理的,可以〔 〕
A.中止審理 B.終止審理 C.延期審理 D.撤銷案件
21.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人是〔 〕
A.被告人 B.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C.當事人 D.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22.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向被告人送達起訴書副本的時間至遲應在〔 〕
A.開庭3日以前 B.開庭5日以前
C.開庭7日以前 D.開庭10日以前
23.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末生效判決,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是〔 〕
A.被害人 B.自訴人
C.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 D.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親屬
24.下列人員中,有權提起上訴的人應當是〔 〕
A.訴訟參與人 B.犯罪嫌疑人
C.被害人 D.自訴人
25.下列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中,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是〔 〕
A.放火案 B.投毒案
C.走私案 D.搶劫案
26.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發現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必須提交〔 〕
A.原審合議庭處理 B.重新組成的合議庭處理
C.告申庭處理 D.審判委員會處理
27.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發給釋放證明書的機關是〔 〕
A.公安機關 B.原公訴機關
C.原審人民法院 D.執行機關
28.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貪污犯,有核准權的法院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級人民法院
C.中級人民法院 D.專門人民法院
29.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罪犯,應當減刑的,執行機關應報請裁定的法院是〔 〕
A.原第一審人民法院 B.原第二審人民法院
C.當地的高級人民法院 D.原核准死緩的高級人民法院
30.對末成年人犯罪案件,公安機關在審查決定應否立案時,必須注意其特點,其中首要的是〔 〕
A.發育情況 B.年齡
C.辨別是非的能力 D.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鎮在題後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法定代理人包括〔 〕
A.被代理人的父母 B.被代理人的配偶
C.被代理人的養父母 D.被代理人的監護人
E.對被代理人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32.適用迴避的人員包括〔 〕
A.承辦本案的偵查、檢察、審判人員
B.法院擔任該案件記錄的書記員
C.檢察院的書記員
D.該案的鑒定人、翻譯人員
E.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
33.依法有權行使刑事拘留權的機關有〔 〕
A.公安機關 B.人民檢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E.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34.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經審判長許可,對證據和案件情況有權發表意見並可以互相辯論的人有〔 〕
A.公訴人 B.當事人
C.辯護人 D.訴訟代理人
E.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
35.在下列情形中,不受上訴不加刑原則限制的有〔 〕
A.被告人一方上訴,人民檢察院也提起抗訴的
B.被告人一方上訴,自訴人一方也提上訴的
C.被告人一方沒有上訴,自訴人一方上訴的
D.被告人沒有上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上訴的
E.經被告人本人同意,其近親屬上訴的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附帶民事訴訟
37.強制措施
38.審查起訴
39.辯護制度
40.證明責任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41.高級人民法院在復核死緩案件中,對應當改判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在程序上應如何處理?
42.簡述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能確定任何人有罪原則。
五、論述題(15分)
43.試述審判監督程序與第二審程序的異同。
六、案例分析(12分)
44.於某因殺人罪、搶劫罪被起訴到某中級人民法院。於某要求其父為他聘請辯護律師。於父就找學過法律的王某咨詢,王回答說:根據於某的罪行很可能要判死刑,必須聘請律師,否則難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了律師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如果判處死刑,律師還可以直接上訴到高級法院。於父問如果判了死刑,多長時間就要執行,王說:省高級法院如果維持死刑判決,它還要報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最高法院核准後下達執行死刑命令,下級法院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後十日內執行死刑。
試問王某在回答於父的問題中有哪些是錯誤的,並逐條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