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129款

刑事訴訟法129款

發布時間: 2022-04-21 16:39:45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規定的是對犯罪嫌疑人決定內逮捕後需要二十四容小時內進行詢問,如果發現逮捕錯誤需要釋放,並出具釋放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於經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⑵ 刑訴法129條的內容是什麼呢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犯罪現場,立即通知公安機關派員勘驗。勘驗指對具有物證意義的痕跡、物品或屍體進行的檢查。犯罪現場是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地點和遺留有同犯罪有關的痕跡和物證的場所。犯罪現場是客觀存在的,任何犯罪行為必定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會使某種事物發生變化。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犯罪現場,並且立即通知公安機關派員勘驗。

⑶ 《刑事訴訟法》129條

第一百二十九條 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
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
察院審查決定。

⑷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4)刑事訴訟法129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第一百一十四條: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⑸ 刑事訴訟法129條的內容是什麼

刑訴法129條的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犯罪現場,並且立即通知公安機關派員勘驗。勘驗指對具有物證意義的痕跡、物品或屍體進行的檢查。犯罪現場是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地點和遺留有同犯罪有關的痕跡和物證的場所。犯罪現場是客觀存在的,任何犯罪行為必定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進行,會使某種事物發生變化。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犯罪現場,並且立即通知公安機關派員勘驗。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29條的規定是什麼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對於死因不明的屍體,公安機關有權決定解剖,並且通知死者家屬到場。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為了確定死因,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解剖屍體,並且通知死者家屬到場,讓其在解剖屍體通知書上簽名。

死者家屬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或者拒絕簽名的,偵查人員應當在解剖屍體通知書上註明。對身份不明的屍體,無法通知死者家屬的,應當在筆錄中註明。

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對已查明死因,沒有繼續保存必要的屍體,應當通知家屬領回處理,對於無法通知或者通知後家屬拒絕領回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及時處理。

(6)刑事訴訟法129款擴展閱讀:

案例:河南警方:解剖屍體未經家屬同意不實

河南安陽「8·19公交車殺人案」中17歲受害者耿晨的父親表示,警方在既沒通知家屬死訊,又未經家屬允許情況下將屍體解剖。對此,河南警方立即就此進行調查。27日,警方向人民網記者作出回應:整個屍檢過程不存在家屬全不知情的情況。

河南警方向人民網記者介紹了解剖屍體前後的詳細情況:「8.19」公交車持刀殺人案案發後,一名受害者在安陽縣第二人民醫院急救室因傷過重去世,警方隨後查明死者名叫耿晨,男,安陽縣呂村鎮奇務村人。安陽警方立即安排將耿晨屍體運至安陽市公安局屍體解剖室。

8月19日21時許,死者耿晨部分親屬趕至解剖室。 19日22時許,法醫正在察看屍表時,死者耿晨親屬涌進解剖室,後經勸解,其家屬於20日凌晨1 時左右,自行離開解剖室。

20日9時30分許,河南省公安廳刑科所法醫室帶領兄弟市局法醫和安陽市局法醫一道組織開展屍體檢驗工作。在解剖屍體前,法醫召集死者耿晨親屬談話,當時親屬中有人提出能否不解剖,警方耐心解釋,指出因案件偵查需要,必須解剖屍體。

當耿晨屍體從冰櫃中抬出,運往解剖台時,其親屬又一擁而上,屍體運送受到影響。這時,警方召集耿晨親屬再次談話,講明了解剖屍體的必要性,要求其親屬配合,並告知可以選2名心理素質好的親屬留在解剖室。

其親屬沒再表示異議,又有多人幫助將屍體搬運到解剖台上。屍檢過程中,死者的兩、三名親屬始終在解剖台旁,直至屍檢結束。警方表示,在整個屍檢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在死者( 耿晨) 家屬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死者解剖了」這一情況。

⑺ 搜索刑事訴訟法129條為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在刑訴全文中找129條是死因不明的屍體解剖 為什麼不一樣

目前《刑事復訴訟法》第制一百二十九條為:對於死因不明的屍體,公安機關有權決定解剖,並且通知死者家屬到場。第一百六十條: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同時將案件移送情況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
上述搜索到的刑訴法129條「偵查終結的條件和手續」是2012年3月14日修改前刑事訴訟法的內容

⑻ 意見證據規則

意見證據規則是指,證人作證只能陳述自己體驗的過去的事實,
而不能將自己的判斷意見和推測作為證言的內容。
意見證據是英美法系國家證據制度中特有的概念。英美法系國家將證人區分為行為證人(也有人稱外行證人或普通證人)與專家證人。並規定證人必須以口頭方式出庭作證,並且所陳述的證言以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實為准。關於意見證據的定義,現列舉英美法系國家學者的觀點。證人在其直接感受到的事實的基礎上,推論爭議事實是否存在,法律上稱為意見,證人以此推論所作的陳述,稱為意見證據。意見在證據法上的意義,是從觀察到的事實所作的推論。證據法上的意見,是「從觀察事實所得出的結論」。可以看出,意見證據是基於證人所感知到的事實而做出的猜測性、評論性、推斷性的言論。
二、我國對意見證據的借鑒
意見證據規則是指,證人作證只能陳述自己體驗的過去的事實,而不能將自己的判斷意見和推測作為證言的內容。
我國將證人和鑒定人予以區分,鑒定意見是一種獨立的證據種類,作為某一方面專家的鑒定人的意見可以作為訴訟中的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29條還規定了,公司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死刑案件證據規定》對作為專家證人的鑒定意見的審查,作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同時,關於普通證人的意見證據,《死刑案件證據規定》第12條第3款也作了規定,即證人的猜測性、評論性、推斷性的證言,不能作為證據使用,但根據一般生活經驗判斷符合事實的除外。
法規引用
《 刑事訴訟法 》

⑼ 刑訴法第129條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該跳的內容主要講的就是,犯罪分子製造出來的犯罪現場任何人都應該保護、維護有關的案件的線索。並且在發現現場的第一時間告知公安機關,讓其馬上派人來現場調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犯罪現場,並且立即通知公安機關派員勘驗。

⑽ 怎麼理解《刑事訴訟法》129條 對於死因不明的屍體,公安機關有權決定解剖,並且通知死者家屬到場。

僅從邏輯上講,不能,邏輯上不成立。實際上,解剖的作用也不止是明確死因。

熱點內容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
人大刑法解釋 發布:2025-02-12 17:39:28 瀏覽:635
法院是法律嗎 發布:2025-02-12 17:16:04 瀏覽:658
關於收養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6:57:34 瀏覽:684
當法官有生命危險 發布:2025-02-12 16:18:10 瀏覽:714
考法官公務員經驗談 發布:2025-02-12 15:41:00 瀏覽:707
建築設計方法學 發布:2025-02-12 15:28:06 瀏覽:800
安陽法院月薪 發布:2025-02-12 15:26:06 瀏覽:127
美國就香港立法 發布:2025-02-12 15:25:14 瀏覽:731
原因行為民法 發布:2025-02-12 14:51:44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