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楊雄130表
⑴ 楊雄的學術成果
(一)主要論著譯著
《刑事強制措施的正當性基礎》(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版;
《刑事訴訟法學案例教程》(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審判的歷史——從蘇格拉底到辛普森》(譯著),當代中國出版社2009年4月版;
《外國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比較研究》(合著),汪建成、甄貞主編,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刑事訴訟言詞證據:程序與規則》(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訴訟法修改問題研究》(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訴訟法學》(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訴訟法學》(第二版)(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刑事訴訟法學》(第三版)(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刑事訴訟法學》(第四版)(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刑事訴訟法學研究述評(1978-2008)》(參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版;
《中國法學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刑事訴訟法》(研究生教材系列)(參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刑事訴訟法》(本科生教材系列)(參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未成年人犯罪訴訟程序研究》(合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法學教育的中國模式》(合著),冀祥德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國際刑法大會決議(中英對照)》(合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刑法改革研究》(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刑事司法環境研究》(合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新刑訴法強制措施解讀》(合著),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版。
(二)主要論文
《警察作證制度的理論推演與實證分析》,載《政法論壇》2003年第4期;
《非法證據的證明責任論》,載《證據學論壇》(第5卷),何家弘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版;
《論電子證據》,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
《比較法視野下的刑事庭前審查程序之改造》,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02年第6期;
《刑事辨認的程序保障論》,載《偵查論壇》(第3卷),郝宏奎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重塑辯護律師與當事人的關系》,載《中國律師》2004年第10期;
《刑事身體檢查制度的法理分析》,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05年第2期;
《刑事辨認程序與證據比較研究》,載《證據學論壇》(第12卷),何家弘主編,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刑事強制措施運作模式轉變》,載《法學論壇》2007年第3期;
《法院內部組織制度改革研究》,載《社會科學家》2007年第2期;
《國際刑事訴訟中的控辯均衡原則——以中國為視角》,載《理論視野》2007年第6期;
《刑事訴訟中的司法審查機制的實證分析》,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會調查制度的運用》,載《法學論壇》2008年第1期;
《刑事強制措施實體化傾向之反思》,載《政法論壇》2008年第4期;
《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中的「相當理由」之變遷》,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程序價值觀視角下的刑事強制措施改革》,載《求索》2008年第10期;
《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的思索》,載《法制日報》2009年2月4日第12版;
《檢察機關適用刑事和解調研報告》,載《當代法學》2009年第3期;
《看不見的正義?——從比較法視角看未成年刑事審判的不公開與公開》,載《青少年犯罪問題》2009年第3期;
《司法規律之詮釋》,載《法學雜志》2010年第2期;
《陳水扁家族涉嫌洗錢案:政治與司法視野下的反腐敗》,載《中國法律》2010年第2期;
《刑事訴訟中的社會參與機制研究》,載《法學雜志》2010年第10期;
《醉駕案件的程序與證據問題研究》,載《法學雜志》2011年第10期;
《刑事強制措施適用的社會控制基礎》,載《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刑事案例指導制度之發展與完善》,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三論》,載《京師刑事訴訟法論叢》(第2卷),宋英輝、甄貞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版;
《死刑執行程序的理論基礎與立法完善》,載《京師法律評論》(第6卷),趙秉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令狀制度研究》,載《東疆學刊》2012年第3期;
《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立法發展與困境》,載《河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論統一的刑事簡易程序》,載《法學雜志》2012年第12期;
《侵犯著作權犯罪案件的證據認定問題研究》,載《京師法律評論》(第7卷),趙秉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New Legislation Regarding China』s Criminal Compulsory Measures,Euro-Asian legal frontiers Review, March 2013.
⑵ 刑訴到底怎麼復習,楊雄130表好絕望
如果不適應楊雄,可以換左寧或者向高甲,無其他方法,就是一遍一遍過。司考路上需要的就是堅持,祝好。
⑶ 我國刑事訴訟奉行的是什麼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貫穿於刑事訴訟的全過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規范和調整整個刑事訴訟活動,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和訴訟參與人進行刑事訴訟活動都必須嚴格遵守。
我國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包含著豐富的訴訟原理,體現了我國刑事訴訟的基本規律,有著深厚的法律理論基礎,也有著豐富的思想含量,認真學習、研究、體會,有助於刑事辯護律師更好的為當事人服務,實現當事人合法利益的最大化。
我國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十項,這些原則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任何一項原則的實現均以其他原則的正確執行為前提,破壞其中一項原則,其他原則的貫徹實施也會受到影響。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介紹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這十項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下一篇,會為大家介紹我國刑事訴訟的五項基本制度,敬請期待。
說明:對於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的理解及劃分,是筆者基於自己多年的理論學習及實踐經驗所進行的歸類及解釋,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探討。留言方式:發送郵件[email protected]。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行使原則
該原則是指,根據法律規定,只有公檢法三機關有權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其他機關、團體、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且公檢法行使這些權力時只能分別行使各自的權力,不能混淆或相互取代,且必須依法行使,不能濫用職權。
該原則分別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3條:「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第5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依靠群眾原則
該原則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刑事訴訟中的體現,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刑事訴訟原則,是優良的司法傳統,對於准確、及時打擊犯罪,查明案件事實,在一定陳訴上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6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
以事實為依據,是指必須以已經查證屬實的證據為根據,禁止主觀想像和懷疑猜測;以法律為准繩,是指以刑事訴訟法、刑法等法律規定為准據,指導刑事訴訟進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必須緊密聯系,相輔相成。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6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該原則是指,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於全體公民同等適用,不存在任何例外,也不準搞任何特權或歧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6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該原則是我國刑事訴訟各機關處理相互關系的一項基本准則。分工負責,是指在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分別按照法律的規定行使職權,各負其責,各盡其職,不可混淆也不可替代;互相配合,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檢法三機關應當通力合作、協調一致,共同完成刑事訴訟的任務;互相制約,是指三機關應對其他機關發生的錯誤和偏差予以糾正,到達互相牽制、互相約束的目的,防止因為權力的濫用導致司法腐敗。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7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法將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規定為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具有重大意義,人民檢察院對於刑事訴訟的監督貫穿於整個訴訟過程中,具體包括對公安機關的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對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與對執行的監督。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8條:「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保障各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具有重要意義,該原則的貫徹實施有利於實現民族平等、鞏固民族團結,有利於各民族訴訟參與人有效行使訴訟權利,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有助於司法機關准確、及時查明案件事實,對案件作出正確處理。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9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審判公開原則
審判公開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都必須公開進行,既要允許公民到法庭旁聽,又要允許記者采訪報道。
但是,審判公開原則也有例外情況,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3條的規定,下列案件不公開審理:其一,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其二,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其三,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11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
我國法律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權,並在制度上和程序上予以保障。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和剝奪其辯護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方式是多樣的,在各個訴訟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自行辯護,也可以委託辯護人為其辯護。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11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原則有以下兩點基本要求:一是確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而是人民法院確定任何人有罪,必須依法判決。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原則也體現了國際上有關人權公約所確定的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精神。
該原則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12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耕耘自己,步履不停
⑷ 備戰法考教材用什麼
備戰法考可以用
1、刑法
柏浪濤:師從周光權(出題人),司法考試國家級輔導專家,柏浪濤的《刑法攻略》寫的特別好!通俗易懂,條理非常清晰,沒有那麼多深奧的理論,舉例分析和總結都很好,沒基礎的也能看懂。
徐光華:書和講義寫的也很好,都是以真題、司法解釋為依據編寫的。
劉鳳科:師從張明楷(前司考出題人),例子很有趣。講解的比較透徹、融會貫通。但他的書,對於零基礎來說,雖然內容比較有趣,但條理性沒那麼清晰。
2、民法
鍾秀勇:書裡面有挺多總結的表格,很不錯,可以幫助理解和記憶。對於初學民法的會好很多。他的免費課的時長也比較長。
孟獻貴:講義寫的不錯,有很多總結對比的表格,看起來很方便。沒有那麼多廢話,適合應試!有的會覺得內容不全,有的就會覺得這樣挺好,會減輕學習負擔。
李建偉:對理論的分析比較深入,對於零基礎的考生來講,可能有些地方第一次聽會有疑惑,更加適合有基礎的考生。
3、民訴
戴鵬:體系成熟,講義寫的很好,總結很到位。上課時邏輯清晰,會把每個知識點給講的通俗易懂,基本上都是根據真題的考點和陷阱進行授課的!對基礎不好的考生尤其適合。
韓心怡:講義寫的很不錯,總結了很多表格。但是講義的邏輯性沒有那麼清晰。推薦有些考前串講和押題。
郭翔:會直接講這個知識點會怎麼考,對知識點的把控很好。但單獨進行講解的,這就導致民訴整體的體系性沒有那麼強,需要後期自己去歸納一下。
4、刑訴
左寧:講課條理很清晰,一些難點講的很透徹,適合基礎差的考生。總結的一些口訣也特別好用,講義上會有一些表格進行總結。
楊雄:《130表》總結的非常好。特別適合那些法本的學霸,甚至在時間少的情況想,不用看講義前面的內容,把這個表背了就可以直接上考場。但是對於基礎差的考生來說,可能並不適合。
向高甲:講課的時候還會和民訴的一些知識點進行對比記憶,很不錯。講義和課程整體上比較簡潔。
5、行政法
李佳:行政法邏輯體系很清晰,講義寫的很好,針對不好理解的知識點,會講一些通俗的例子。
徐金桂:總結了很多的表格,也會有一些流程圖介紹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階段和步驟,很方便大家進行學習記憶。不過一些知識點沒有總結在表格裡面。
李年清:廢話少,總結的也很不錯。特別是對一些細節的把握還是很好的。而且據說,李老師可以把整本講義背下來。
6、商經
鄢夢萱:講義知識點很全,總結歸納的很好,而且會有很多的對比表格幫助大家記憶。上課說話很溫柔。
李晗:基本上每句話都是重點,沒有什麼廢話。
郄鵬恩:體系性很強,因為商經法裡面的小部門法比較多,所以能把這些零碎的內容整理成很有體系的框架是很不容易的。
7、三國法
楊帆:深諳考試的考點和套路,上課沒有什麼廢話,教你怎麼解題躲坑。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否則很容易遺漏掉考點。
李曰龍:知識點很全,有很多表格。考前10道題基本上都能押到一些考點。
8、理論法
白斌:有很多口訣,講義體系性強,有易錯點的提醒。
宋光明:理論法應該是最穩的了,上課也會講一些段子,幫助大家梳理思路。但是宋老師的總結歸納可能比較少。
杜洪波:知識點歸納的很好。特別是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知識點,經常是一語點破。
⑸ 楊雄的刑訴法怎樣
楊雄的刑訴法學的可以。
課程上的好與否主要在於是否適合你自己,刑訴比較著名的司法考試輔導老師是楊雄和左寧。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多比較,看看哪個老師的課比較合適自己。左寧的課程是會偏理論的,而且現在刑訴考試的方向也比較側重理論了。
(5)刑事訴訟法楊雄130表擴展閱讀:
訴訟是一種三方組合,其最一般的含義是:處於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於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並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在現代社會,訴訟是國家司法活動的重要內容,國家司法權通過訴訟活動得以實現,從而達到解決社會糾紛、實現法律正義的目的。
根據訴訟的內容和形式不同,訴訟活動可以具體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部分。其中,刑事訴訟是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偵查機關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1]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
1.刑事訴訟[2]是實現國家刑罰權的活動。刑事訴訟的中心內容是解決被追訴者(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問題。因此,刑事訴訟法與刑法關系密切,學習刑事訴訟法必須對此有所了解。
2.刑事訴訟由國家專門機關負責進行。刑事訴訟活動主要由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負責進行。其中,享有偵查權的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軍隊的保衛部門、監獄和海關總署緝私局。在考試中,一般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偵查許可權為考察重點。人民檢察院是唯一享有檢察權的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檢察權貫穿始終,如對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監督;自偵案件的偵查;批准逮捕;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抗訴;執行監督;等等。人民法院是唯一享有審判權的機關。根據第12條規定,審判階段是確定公民有罪的必經階段。因此,審判程序一直是司法考試的重點。
⑹ 司法考試各科哪些老師講得好
民法曹興明老師。老師上課風趣幽默,能將知識點講得通俗易懂,同時又都踩中重點,考前兩個月每天睡前看看曹老師發的必考點,或者在考前迅速瀏覽一遍這些必考點,對於考試有很大幫助。
刑法陳永生老師。上課幽默,會有很多有趣的案例輔助記憶,講義的內容也比較完整。
行政法吳鵬老師。講義十分精簡,將知識點全部濃縮為四十幾頁的講義,對於考點的講解也非常通俗易懂,口訣也有助於記憶,將主觀題的答題方法摸得很透,能從吳老師處學到很多答題的技巧。
理論法、憲法、法制史楊帆老師。講義體系清楚,講課也很有趣,編的口訣十分有用,很多甚至對我之後的考試都有幫助。
來勝的師資都很優秀,工作也很負責,講課各有特色,而不是照本宣科、沒有重點,選擇好的老師對於理解知識非常重要。
宋桂蘭老師和劉玫老師都十分強調刑訴法體系的構建,她們幫助我搭好了學科的框架,刑訴的學習如虎添翼。
「法考是一座橋,我們要走過去,不能在上面造房子。」通過考試,重要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選擇的老師,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法考其實並不難。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
我本身自製力不強,時間管理能力不足,促使我萌生報班的想法。而貼心的課程安排、面授課的形式、輔導員的關懷都是我選擇來勝的理由。
在面授課程安排方面,來勝的安排符合在校生的學習習慣,老師們特意將課程安排在了周末,使大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聽面授課,而且面授課相比於網課,能使學生與老師們面對面交流,老師上課時可以針對學生的疑惑講課,使課程更有針對性,提升學習效率,在短時間內吸收盡可能多的知識。
來勝請的輔導員是上一屆通過法考的學長姐們,他們更加了解法考的最新情況,在每周給我們打電話詢問復習情況時,也能有效的為我們解答困惑。來勝這個機構也給我們傳遞了溫暖。在客觀題備戰後期,為了我們有更多有效的復習時間,來勝就將運營時間延後了三個小時。我們學習時,無論留下學習的人有多少,來勝的老師們都會陪伴著我們,使得我十分感動。
⑺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第九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第十二條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照本法實行人民陪審員陪審的制度。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六條 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
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七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
⑻ 司法考試刑訴是楊雄講的好還是左寧講的好
選楊雄,左寧就是一副稀里糊塗的做派 我聽左寧的 聽一聽就發現他前後矛盾了,關鍵的專容易的誤解的屬點也不講,就知道陰陽怪氣的講那些沒有用的 而且一遍一遍重復 課程時間特別長 耽誤時間,舉例:他先說要通過檢察院移送案件。(但是他書上不寫),然後一頓嘟嘟破例子。他書上只寫中院同意移送的,下達同意移送決定書,書面通知同級檢察院。其餘啥都不寫。那到底移送了通知檢察院就行,還是講的需要通過檢察院為媒介?需要通過檢察院為媒介你為啥不寫?不寫 就先講,然後把有歧義的再在書上寫上。 我是去又聽了楊雄的才明白 耽誤不耽誤時間,沒用的話一直嘟嘟 有用的點不寫,有歧義的點都是因為他前後不對應。我真是服了。我選的各科所有老師里 最爛的就是他,聽他的課 還得一會去聽聽別人的,你看楊雄的書 和課的邏輯,我真是服左寧的邏輯,呵呵。真後悔買他的書。而且你去學法網看吧 有幾個說他講的好的
⑼ 楊雄的130表和向高甲的背誦講義哪個好
楊雄的好,雖然楊雄上課的表達能力不如向高甲,口齒也不如向高甲,但是楊雄講的內容是所有刑訴老師里最能擊中考點的。聽他的課雖然痛苦,但是對考試最好。
⑽ 司法考試培訓刑訴誰講的好 特點
聽課老師來推薦:自
民法:李仁玉,李建偉,基礎薄弱的話聽前者,有一定基礎聽後者;
刑法:劉鳳科,需要一定基礎,也可以聽韓友誼,但是不推薦韓友誼,講的不好;
民訴:郭翔,考點全,押題准;鄭其斌,講得好,但是可能漏考點;
刑訴:楊雄,出題人弟子,表格便於記憶,考點全;汪海燕,講課幽默生動,但是漏考點;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林鴻潮,幽默,表格便於記憶;
三國法:楊帆(女),不作第二人想,讓你輕松拿下百分之80以上分數;
法理:陳景輝,講課鞭辟入裡,幽默生動,便於理解;
憲法、法制史:淳於聞,這個誰都差不多;
商經:張海峽或者王小龍,前者幽默,後者穩重;
卷四論述:鄒建章或者陳璐瓊,二者擇一即可
我去年398通過,分數不高,但是有一定經驗和教訓可以和你分享。如果有其他問題,可以點我的名字看我的聯系方式加我。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