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高級法院行政訴訟法管轄

高級法院行政訴訟法管轄

發布時間: 2022-04-22 04:06:19

❶ 行政訴訟案件由哪一級人民法院管轄

一審行政訴訟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行政訴訟法

第14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一審行政案件。

第15條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1)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2)海關處理的案件;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4)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16條規定: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17條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1)高級法院行政訴訟法管轄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案件法院管轄權問題的規定;

1.級別管轄

劃分行政案件由哪級法院管轄,一般是根據案件的性質,影響大小,案件的重大、復雜、疑難的程度和被告單位的行政級別等因素決定的。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做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除法律規定應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外,所有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一般的行政訴訟案件,當事人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中級人民法院起訴,重大、復雜的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應根據自己訴訟案件的被告單位級別、案件的社會影響和程序等具體情況選擇向哪一級人民法院去起訴。例如:如果起訴某市公安局,原告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即可;若要狀告鐵道部,就要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

2.地域管轄

一般而言,行政案件由最初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未經復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或者對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均可向最初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即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事實;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處理結果。原告可以向最初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還可以在復議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18條的規定,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

例如,浙江溫州人劉利威常年在北京豐台區做服裝生意,他因醉酒鬧事被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行政拘留5日,他對處罰不服提起訴訟,可以向其戶籍所在地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起訴。

還可以到其常住地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向被羈押地北京市大興區看守所的所在地大興區人民法院起訴。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❷ 行政訴訟案的法院級別管轄指的是什麼

級別管轄,是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級別管轄是不同審級的人民法院之間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許可權劃分。我國人民法院的設置分為基層、中級、高級和最高人民法院四個審級。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❸ 行政訴訟級別管轄

行政訴訟級別管轄包括基層人民法院的管轄、中級人民法院的管轄、高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轄。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除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以外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具體如下:
1、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是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2、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五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第二十五條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❹ 行政訴訟管轄法院的確定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特殊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法律分析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是訴訟的一種有效方法。行政訴訟法是規范行政訴訟活動和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規定人民法院、訴訟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及其在訴訟活動中形成的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行政訴訟是一種訴訟程序法,主要是確定訴訟參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從學理上說,行政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特指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具有專門、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訴訟法典,通常被稱為「民告官」。廣義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實質意義的行政訴訟法,是指凡是在內容上屬於規定行政訴訟問題的法律規范,無論其形式如何均屬於行政訴訟法的范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❺ 行政訴訟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級別管轄:1、以基層法院管轄為原則。2、中級法院管轄:國務院部門及縣級以上政府為被告的,海關處理的,在本轄區內重大、復雜案件。3、高級法院管轄:在本轄區內重大、復雜案件。4、最高法院:在本國范圍內重大、復雜案件一審。
法律分析
級別管轄是指按照法院的組織系統來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1.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1)確認發明專利案件和海關處理案件;(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這里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有下列幾種情形:(1)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基層人民法院不適宜審理的案件;(2)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3)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案件;(4)其他重大、復雜案件。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4.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特殊情況管轄:1、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可以選擇被告所在地法院或原告所在地法院。2、集中管轄和交叉管轄:經高院批准可集中管轄。3、上下級交叉:上級法院可以審理下級法院管轄的案件,但上級法院不能將屬於自己管轄的案件移交下級法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南行政訴訟法》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❻ 行政訴訟管轄權如何規定

1、一般地域管轄適用於沒有法定特殊因素的一般行政案件。如果一個案件兼具兩種性質,應當優先適用特殊地域管轄規定。例如,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不動產案件,在管轄上應適用有關不動產的特殊管轄規定。

2、特殊地域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因不動產而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3、共同管轄。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共同管轄情況有:行政復議決定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行政復議機關和原行政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

(6)高級法院行政訴訟法管轄擴展閱讀

規定

為了避免和解決管轄權爭議,行政訴訟法和《行訴法解釋》對此規定的解決辦法是:

1、原告選擇。對此,行政訴訟法第20條規定: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最先收到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對此,行政訴訟法第20條規定: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3、受訴人民法院一並管轄。即在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案件中,行政機關同時採取其他行政措施的,原告可以選擇法院,受訴人民法院可以一並管轄,通過一個訴訟程序審查若干個具體行政行為。對此,《行訴法解釋》第9條第2款做了規定。

4、協商管轄或者指定管轄。因共同管轄發生爭議的,有關法院可以協商。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對此,行政訴訟法第22條第2款規定: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❼ 行政訴訟時候怎麼確定管轄權的

行政訴訟管轄地的確定是一般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是不動產案件,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如果是經過復議的案件,當事人也可以選擇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九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條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❽ 行政訴訟管轄

【行政訴訟管轄的概念】是指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許可權分工。

【行政訴訟管轄的種類】行政訴訟管轄分為級別管轄、地域管轄、裁定管轄三種。

【級別管轄】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的組織系統來劃分上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的許可權分工。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凡第一審行政案件,除法律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特殊情形處,一般均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所謂特殊情形,是指法律明確規定由上級人民法院行使管轄權的幾類行政案件,如海關、發明專利確權案件,重大、復雜的案件等。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①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②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③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所謂「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是指:一是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層人民法院不適宜審理的案件;二是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三是重大涉外或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案件;四是其他重大、復雜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法》規定,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高級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務是對轄區內基層和中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進行指導、監督,並負責審理不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裁定的上訴案件;只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才由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最高審判機關,其主要任務是對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並對審判過程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解釋,以及審理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裁決而提起的上訴案件。只有在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才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地域管轄】是指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在各自管轄區內受理第一審案件的許可權分工。它是以轄區為標准劃分同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案件的許可權。地域管轄分為一般地域管轄和特殊地域管轄。

【一般地域管轄】主要是根據當事人的住所地來劃分管轄法院的。

《行政訴訟法》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復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屬於「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①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主要事實和證據的;②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所適用的規范依據且對定性產生影響的;③撤銷、部分撤銷或者變更原具體行政行為處理結果的。

【特殊地域管轄】是相對於一般地域管轄而言的,是按照法律的特別規定,以訴訟標的所在地來確定管轄法院的。《行政訴訟法》規定了兩種特殊地域管轄情況:①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里的「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②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共同地域管轄】是指在兩個以上法院對同一案件都有管轄權的情況下,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法院起訴。共同地域管轄是由一般地域管轄和特殊地域管轄派生的一種管轄方式,是對上述兩種管轄的有效補充。根據《行政訴訟法》,適用共同地域管轄的情形有:①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既可以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②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既可以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③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裁定管轄】裁定管轄相對於法定管轄而言,屬於管轄的一種分類。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都屬法定管轄,它們是由法律直接規定訴訟管轄法院;而裁定管轄則不是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是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決定來確定訴訟管轄法院的。裁定管轄包括移送管轄、指定管轄、移轉管轄。

【移送管轄】是指某個法院把已經受理的行政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法院。《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管轄既可能因人民法院自己發現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引起,也可能因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而引起。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在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指定管轄】是指由於特殊原因或因兩個人民法院對同一案件的管轄權發生爭議且協商不成時,由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案件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行政訴訟法》對指定管轄的兩種情形分別作了規定:一是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二是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移轉管轄】也稱「管轄權的轉移」,是指經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同意,對第一審行政案件有管轄權的下級人民法院將該案件移交給上級人民法院審理,或者有管轄權的上級人民法院將該案件移交給下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法》規定,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❾ 行政訴訟案件由哪一級人民法院管

縣級的法院管理

❿ 行政訴訟管轄的范圍和條件是什麼

提起行政訴訟的條件:原告主體要合格(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要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起訴要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要向人民法院遞交書面起訴狀。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九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一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熱點內容
原因行為民法 發布:2025-02-12 14:51:44 瀏覽:165
九六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50:47 瀏覽:346
合同法406條規定 發布:2025-02-12 14:46:02 瀏覽:442
司法考試報名入口通道 發布:2025-02-12 14:41:03 瀏覽:901
民事送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4:33:13 瀏覽:70
圖紙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12 14:29:49 瀏覽:992
律師可以在法律咨詢公司兼職嗎 發布:2025-02-12 14:21:12 瀏覽:666
購銷合同怎樣簽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2 14:12:06 瀏覽:316
陽光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2-12 13:48:59 瀏覽:750
楊秀清民法 發布:2025-02-12 13:23:34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