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法規
Ⅰ 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法規有沒有規定佩戴執法記錄儀
需要佩戴。執法記錄儀,是指具有錄像、照相、錄音等功能,用於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執法辦案過程的攜帶型設備。日常檢查、違法案件的現場檢查、調查詢問、陳述申辯、聽證、合議、送達執法文書、採取強制措施等涉及管理相對人參加的行政執法過程,均應使用執法記錄儀全程進行同步錄音錄像,客觀、真實地記錄行政執法工作情況及相關證據。
《市場監督管理執法監督暫行規定》
第四條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執法監督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執法監督工作機制,統籌解決執法監督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內設的各業務機構根據職責分工和相關規定,負責實施本業務領域的執法監督工作。
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法制機構在本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實施執法監督工作。
第六條執法監督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依法履行市場監督管理執法職責情況;
(二)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三)公平競爭審查情況;
(四)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
(五)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度實施情況;
(六)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實施情況;
(七)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等制度落實情況;
(八)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落實情況;
(九)其他需要監督的內容。
第七條執法監督主要採取下列方式:
(一)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
(二)公平競爭審查;
(三)行政處罰案件審核、聽證;
(四)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
(五)行政復議;
(六)專項執法檢查;
(七)執法評議考核;
(八)執法案卷評查;
(九)法治建設評價;
(十)依法可以採取的其他監督方式。
Ⅱ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不知道你是否想咨詢最新修改處罰程序規定,2021年07月0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針對行政處罰程序進行修改,並與當日生效,其中修改主要包含以下。
一、 修改背景
市場監管總局組建之初通過頒布《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號,以下稱《程序規定》)和《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暫行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號,以下稱《聽證辦法》),統一和規范了市場監管行政處罰和聽證程序,實現了一支隊伍執法、 一個標准管轄、 一套程序辦案,促進了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特別是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於7月15日起正式實施,對市場監管行政執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適應市場監管執法實踐的需要,有必要對《程序規定》和《聽證辦法》進行修改。
二、 修改主要內容
《程序規定》共七章七十九條,修改後為七章八十七條,總計改動條文五十四條,其中修改四十四條,新增九條,刪除一條。《聽證辦法》共六章三十五條,修改前後章數和條文數不變,總計改動條文十三條。主要修改內容如下:
(一)對與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不一致、不銜接、不配套的內容進行修改。如,對「二日」、「三日」、「五日」、「七日」統一修改為工作日;對迴避制度、出示執法證件、協助調查取證等內容進一步細化;對利用電子技術監控設備收集和固定違法事實、行政處罰決定的公開作出原則性規定;根據新修訂行政處罰法對聽證范圍的擴充,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權利的案件范圍作出相應修改;增加「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聽證筆錄,結合聽證報告提出的意見建議,依照《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有關規定,作出決定」,規定聽證筆錄和聽證報告的效力;新增「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為了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社會危害,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違反突發事件應對措施的行為,依法快速、從重處罰」等內容,保持與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一致。
(二)增加回應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呼聲和關切、適應市場監管執法實踐需要的規定。如,將第九條第一款修改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派出機構在本部門確定的許可權范圍內以本部門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法律、法規授權以派出機構名義實施行政處罰的除外」,適應設區的市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葯監部門也有設立派出機構情況的實際;增加異地管轄的內容,明確規定:「上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必要時,可以直接查處下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管轄的案件,也可以將下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管轄的案件指定其他下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管轄」,破除有的案件不宜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難題,提高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的整體效能;增加應當立案的條件、完善不予立案的審批程序,促進依法履職;對案件審核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加強事中監督;規定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可以確定法制審核、部門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的案件范圍,更好地適應全國不同地方的實際情況;將權利人辨認或者鑒別、責令退還多收價款的期限不計算在辦案期限內,更好地適應執法實踐的需要;對不易保管的罰沒物資作出依法先行處置的規定,節約行政資源,防範執法風險。
(三)對部分條文和內容進行完善,增強系統性和協調性。如,考慮到市場監管部門和執法人員對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保密義務貫穿行政處罰實施的全過程,將現行規章第十八條第三款調整到總則部分並作出相應修改;保持與《網路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一致,將網路交易管轄權條款中的「電子商務」統一修改為「網路交易」;制定現行規章第二十四條關於域外證據的規定時,參照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該司法解釋已於2019年修改,本次對該條作出相應修改。
Ⅲ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
法律分析: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為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監督和保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激勵其擔當作為,根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的規定。為了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監督和保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激勵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結合市場監督管理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適用本規定。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應當堅持黨的領導,遵循職權法定、權責一致、過罰相當、約束與激勵並重、懲戒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失職追責、盡職免責。
法律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
第二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應當堅持黨的領導,遵循職權法定、權責一致、過罰相當、約束與激勵並重、懲戒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失職追責、盡職免責。
第四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領導,組織、協調和推動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各所屬機構在職責范圍內做好相關工作。
Ⅳ 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標准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法律依據:
一、《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二、《行政處罰法》第八條,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Ⅳ 設區的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有行政執法權么哪條法律規定的
摘要 有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是有行政執法權的。
Ⅵ 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規定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通報批評;(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條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十條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一條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法律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為實施法律,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行政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Ⅶ 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標准細則內容
法律分析:市場監督管理局只會對具體違法違規行為做出處罰,處罰是依據違反的法律法規規定進行的,所以要看具體違法違規情況而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通報批評;(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Ⅷ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內容
法律分析: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依據監督檢查職權或者通過投訴、舉報、其他部門移送、上級交辦等途徑發現的違法行為線索,應當自發現線索或者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予以核查,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是否立案;特殊情況下,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個工作日。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十八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依據監督檢查職權或者通過投訴、舉報、其他部門移送、上級交辦等途徑發現的違法行為線索,應當自發現線索或者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予以核查,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是否立案;特殊情況下,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個工作日。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檢測、檢驗、檢疫、鑒定以及權利人辨認或者鑒別等所需時間,不計入前款規定期限。
Ⅸ 市場監督管理局所用法律有哪些
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工商局,是政府的重要行政執法部門,該部門行政執法的內容比較多。法律方面的有《公司法》、《商標法》、《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
法規條例方面的有《商標法實施細則》、《廣告管理條例》、《企業注冊登記管理規定》、《企業登記名冊規定》、《戶外廣告登記管理規定》、《關於交納商標注冊費的通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