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不予受理

行政法不予受理

發布時間: 2022-04-22 21:26:49

Ⅰ 行政訴訟不受理的范圍有哪些

根據《行政訴訟法》關於不受理案件的規定,人民法院不對其受理的事由有: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行政法規規章等行政機關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決定;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Ⅱ 行政訴訟中有哪些情形不予受理

法院不予受理下列行政訴訟: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的起訴;對行政法規、規章等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文件、決定、命令的起訴;以及對行政機關的內部事務的起訴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Ⅲ 行政訴訟不予受理事項有哪些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等。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Ⅳ 簡述人民法院行政訴訟中不予受理的事項

【法律分析】:(一)請求事項不屬於行政審判許可權范圍的二)起訴人無原告告訴訟主體資格的三)起訴人錯列被告且拒絕變更四)法律規定必須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未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為訴訟行為,未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為訴訟行為的五)由訴訟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代理人不符合法定要求六)起訴超過法定期限且無正當理由的七)法律、法規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訴訟必經程序而未申請復議的八)起訴人重復起訴的九)已撤回起訴,無正當理由再行起訴的十)訴訟標的為生效判決的效力所羈束的十一)起訴不具備其他法定條件的。」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二、抽象行政行為。三、內部行政行為。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第四十五條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

Ⅳ 人民法院不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哪些

行政訴訟法有規定不予受理的案件范圍。

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Ⅵ 行政訴訟不受理有哪些

行政訴訟不受理的情形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包括:當事人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不服的;當事人對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不服的;當事人對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不服的以及當事人對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不服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Ⅶ 不受理行政訴訟有哪些

法院不受理行政訴訟的事項有: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Ⅷ 行政訴訟案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行政訴訟案件法院無正當理由不受理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該法院改正。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起訴狀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
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並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起訴狀內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錯誤的,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不得未經指導和釋明即以起訴不符合條件為由不接收起訴狀。
對於不接收起訴狀、接收起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以及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起訴狀內容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熱點內容
陽光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2-12 13:48:59 瀏覽:750
楊秀清民法 發布:2025-02-12 13:23:34 瀏覽:280
司法小貼士 發布:2025-02-12 12:58:20 瀏覽:834
依法治國的案例最新 發布:2025-02-12 12:44:23 瀏覽:786
公司借款法人代表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2 12:26:15 瀏覽:32
上門打人致輕微傷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12:23:48 瀏覽:143
炸雞店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12:23:04 瀏覽:485
村法律顧問問題 發布:2025-02-12 12:21:53 瀏覽:290
物業管理法規案例分析 發布:2025-02-12 12:04:27 瀏覽:922
重慶科級幹部選拔任用條例 發布:2025-02-12 11:48:10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