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對比記憶表

行政法對比記憶表

發布時間: 2022-04-22 21:39:11

『壹』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題

個人體會:行政法絕對是部門法中最枯燥、最無味、最難的學科,沒有之一。

一、復習司法考試的時候聽過一個老師講行政法的課,有一句話影響深刻: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背就混,一做就錯。為什麼這么說了:

首先,行政法不同於刑法、民法規定具體明確,行政法規定很抽象,再加上我們平常相對接觸較少。在老師講的時候覺得很簡單,無非就是這個機構該干什麼、能幹什麼、怎麼干、不幹或者延遲干有什麼後果,所以就叫做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行政法發條眾多,想像一下中國從中央到地方有多少個行政機關就知道這個概念了,所以背的時候很容易張冠李戴。

最後,為什麼說行政法做題很容易錯了?原因在於,行政法沒有記住你就沒法做題,不同於刑民還可以憑借推理得出答案,行政法是沒法推理的,只有死記硬背。

二、學習方法(經驗之談,均是我自己司法考試復習行政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

1、建框架。就同於修建摩天高樓一樣,首先腦袋裡面要建立一個大的體系,然後慢慢的添磚加瓦。舉個例子,可以按照從中央到地方這種金字塔形式建立框架,中央最大,但是所涉及法條相對較少;地方雖小,但是法條浩如煙海。

2、分層對比記憶。就拿行政許可來講,在國家部委這一層次是怎樣規定的;在省市級是怎樣規定的;在地方又是怎樣規定的。所以需要分層次對比記憶,防止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

3、做題強化記憶。要學好行政法不做題肯定是不行的,做題萬遍,其意自現,見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套路了。不同於法治理論,平時多積累就就可以做的很好。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可以加我好友,共同進步!正在准備法檢公務員了!

『貳』 怎樣學好《行政法》

你好 我是行政法與憲法專業的
首先明確思維方式 行政法與民法 刑法的思維方式不同 主要是調版整不平權等主體間的法律關系
其次 多看案例 行政法之所以難 是因為與現實生活聯系不緊密 不像民法那樣常用
再次 最重要的是多做司法考試真題 我做了3遍才基本搞通行政法
最後 多做對比 學習行政法時要有意思的回顧民法 刑法 注意對比相似之處的區別
多聽司考名師林鴻潮老師的課件

『叄』 行政法要怎麼復習呀

復習《行政法學》之要領
1、通讀教材,把握脈絡
考生拿到教材後,應從頭到尾地通讀一遍,除了比較仔細地閱讀緒言,了解教材的指導思想,結構體系,主要內容以及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外,其餘部分也應循序漸進地認真地從整體上通讀教材。讀完一遍教材後,你就會發現全書可分為緒言和總論兩大部分,緒言主要闡明了行政法學的一般理論,包括行政法學的研究對象,歷史發展,學習行政法學的意義和方法等。總論又分十二章,第一至第三章主要闡明了行政法的一般理論,包括行政法的概念,淵源和作用,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等問題。第四至第五章講行政組織法,包括行政機關組織法,行政機關編製法,公務員法三部分。第六至第十章講行政行為法,包括行政行為的一般原理和程序,具體講了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法行為和行政司法行為三大部分,還講了這些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即法律責任問題。第十一章講的是行政監督法,主要講了行政法制監督。最後第十二章講的是行政訴訟。這些是復習《行政法學》的目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詳細以教材目錄為准。
通讀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把握教材脈絡,另一方面還是為了熟悉教材內容,勾劃出教材的重點難點,使考生能了解教材內容的概貌。通讀教材時一定要認真閱讀理解,並注意前後內容的關聯性。每看完一章節,可看看目錄,看能否聯起教材內容,切忌斷章取義。因為作為一門學科的內容,前後是相互聯貫,自成一體,只有系統全面地通讀一遍教材,才能使學習了的內容脈絡清晰,心中有譜。而且通讀教材時,還忌走馬觀花,只看要點,而忽視對要點的解釋。因為每一要點後面的解釋都是幫助考生對要點的理解,有利於考生牢記要點,即使考試時忘記了要點,考生也可以根據對問題的正確理解以及前後連貫的內容自己概括並提煉出要點來。可以避免死記硬背要點造成相似問題的混淆以及克服一旦考試情緒緊張,容易忘記要點的負面作用。
2、抓住重點、濃縮教材
要真正掌握教材內容,光第一遍的泛讀還不行,還應對教材進行復讀,復讀就是精讀、深讀。只有這樣,才能抓住重點、難點,才能深入淺出,濃縮教材。具體地說就是首先要從理解、熟悉概念人手。掌握概念,並非死記硬背,要抓住決竅,掌握概念的中心詞,並旁推側引。比如行政行為這一概念,應這樣理解記憶:作為某一行為是一定社會主體實施的,就行政行為來說,肯定是行政主體實施的行為,而行政法所講的行政行為是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作出的,並且具有行政法意義的行為,而非行政主體從事的與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職權無關的民事行為,行政主體實施的與法律意義無關的事實行為,也不是行政法所要研究的行為。因此,這個概念的中心詞就是:「行政主體」,「行政職權,行政法律意義」。另外還要根據這個概念夯推側引,注意一對或幾個相通概念的比較,找出其異同點。比如行政行為與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法行為、行政立法行為等等,這些概念是同類概念,這幾個概念往往只是某個中心詞的差異。通過這樣比較,不易混淆同類概念,更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行政法學》中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以下幾組:行政與行政法;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與行政法規、行政規章;行政主體與行政法主體;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行政行為與行政立法、執法、司法等行為;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許可與行政確認;行政仲裁和行政裁決;行政監督與行政檢查;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法制監督與監督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行政責任與行政賠償等。這些概念必須牢固掌握,仔細領會。
其次,要抓住各章重點,領會各章精髓。每章都有各自的核心問題,考生在全面復習時要善於抓住這一核心問題,前後延伸展開。尤其是在精讀教材後,要能合上書本將各章節的主要內容聯想回憶,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點。較好的方法是平時看書時自己能盡量地多找出每一章節可能擬出的論述題和簡答題,同時還要注意有時一個論述題又可以分解為幾個簡答題,要注意題型之間的相互轉化。比如教材第六至八章主要是圍繞行政行為展開的,其中涉及到幾個重要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行政執法行為中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執行、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檢查、行政合同等行為;行政立法行為中的行政調解、行政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行為。行政立法行為又是圍繞抽象行政行為展開的,涉及到行政立法體制、行政立法的原則和程序、行政立法的技術和效力等。
3、勤奮練習,功夫在書外
考生要在無硝煙的考場上做到臨陣不亂、胸有成竹、運籌帷幄,還要多做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檢查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練習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輔導資料上的同步練習,一類是考生自己在閱讀教材過程中自己根據往年考試中的題型及自己的需要自編的練習,還有一類就是模擬試題和往年的考題。這三類練習,一般是先做前兩類,同步練習一般蓋著了每章的知識點,考試八九不離十;自編練習往往是考生自己認為的重點、難點以及自己容易疏忽忘記的知識點,雖有個體差異但針對考生自己有幫助。通過這兩類練習,可總結出自己的錯誤,並將錯誤牢記心中,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直至練習到最後能熟練地做模擬試題和往年的考試題。
另外,考生在做練習過程中,會發現有許多題型如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案例題很多是針對法律條文出題的。「功夫在書外」就是要求考生不僅要掌握教材內容,還應注意我國行政立法的發展動態,熟悉那些沒有附在教 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公務員暫行條例入《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還應熟悉一些相關的行政管理法規,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土地管理法》、《海關法》、《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等等。掌握這些法律法規不僅對考生進一步了解行政法很有幫助,而且可以使考生答題時心中有數,游刃有餘。

『肆』 行政法該如何學習

(一) 首先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在這裡麵包含的重要知識點有:

1、行政主體,區分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行政法主體、公務員的概念,分清派出機關與派出機構的區別,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的區別。

2、行政行為,了解行政行為的幾種分類,自由裁量行政行為與羈束行政行為,應申請的行政行為與依職權的行政行為,要式行政行為與不要式行政行為,單方行政行為與雙方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及特殊行政行為中的行政終局裁決行為、國家行為,其中,最主要的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的區別,在抽象行政行為中涉及到行政立法,了解行政立法的幾種分類,掌握區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及規章各自的制定范圍許可權、效力等級,在具體行政行為中涉及到行政處理行為和行政處罰及行政合同,其中行政處理行為具體包含行政許可、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裁決,在行政處罰中著重理解一事不再罰的原則,重點掌握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處罰程序、處罰的適用、管轄。

(二)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對行政行為不服的救濟措施:

1、行政復議,應掌握復議的適用范圍及排除范圍,管轄,主體,重點掌握特殊管轄及復議中被申請人的確定,申請復議的期限,復議的審理及審理的特殊規則,在審理中可以審查的3種規定及相對人要求附帶解決行政機關的侵權事宜,另外應掌握復議過程中的不停止執行規則及證據規則,最後了解復議的決定,如:維持、撤銷、履行、變更、確認,

2、行政訴訟,訴訟的適用范圍,重點記憶幾中排除適用的行為,如:國家行為、刑事司法行為、行政終局裁決行為等;管轄,重點掌握特殊管轄如:經復議的管轄、不動產的管轄、限制人身自由的管轄等;訴訟參加人的規定,針對原告的確定應參照《行政訴訟解釋的若干規定》,對於被告的確定應掌握幾種特殊的規定,如:行政機關組建機構的被告的確定、內設機構和派出機構被告的確定等,在訴訟程序中應結合民訴進行比較記憶,找出其特殊的規定,在執行程序中應區分訴訟的執行和非訴訟的執行。
(三) 相對人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權的賠償問題即國家賠償,包含三部分:
1、行政賠償,2、刑事賠償,3、訴訟損害賠償,掌握其賠償的范圍及賠償主體的確定,區分行政賠償與刑事賠償的程序,如:行政賠償中的先行處理程序、刑事賠償的處理前置程序等。了解賠償的方式和標准。

從以上要點來看,其實行政法並不難學,只要我們從中理出頭緒,了解行政法的框架,然後將知識點進行系統化的填充, 從而做到胸有成竹。

『伍』 法考科目難度排行



Top1:刑訴

刑訴學科在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司法考試)中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是分值大,地位高;
二是內容龐雜,注重細節;
三是對法條考察比重大。

以上三個特點導致刑訴學起來比較困難,並且刑訴科目不同於民法刑法,離生活比較近,憑樸素價值觀還能做一做,刑訴如果復習不到位很有可能考試會崩盤。



Top2:刑法

刑法是一門整體性、系統性的學科很強的學科,分為總則和分則兩部分,總則部分需要理解的知識更多,分則部分需要記憶的知識更多。

同時刑法存在理論和學派之爭,一個問題可能會有好幾種說法,說法背後有其自己的理論邏輯,這也是大家認為刑法難度較大的原因之一。



Top3:民法

民法科目體系龐雜,內容較多,難度較高,但民法更加貼近生活,入門也比較容易。

從歷年考試題目來看,民法考察趨向基礎,並且圍繞權利義務關系而展開,這也就要求我們在民法復習過程中重視基礎,對基本概念區分要清晰。



Top4:民訴

民訴相對於刑訴來講內容比較少,而且理解性的內容相對比較多,所以重點就在於記憶、多背。

另外,民訴有很多相對的概念,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重視以偏概全式的命題陷阱。



Top5:商經知

商經科目法條較多,而且大多數考生對商經這部分比較陌生,經濟法部門尤其如此,不論怎麼復習考場上總有幾個題是你沒見過的,不過不要太在意,只要答好有把握的題就不會影響大局。



Top6: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看似大老虎,其實是貓咪。行政法是老百姓與官員的橋梁。一開始各部門各級別的確容易混,因為中央離基層太遠,沒概念。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結合,背誦少不了但是背了不一定會做題,最重要還是理解行政行為的性質。



Top7:理論法

理論法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這五個科目,加起來的分數是法考八大部門法中分值最高的。各科的難度都不大,主要就是多背。



Top8:三國法

三國分為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內容不難,但是繁雜,不容易成體系。不過三國法每年難度不大,是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司法考試)中得分率最高的科目了,大家一定要爭取在這部分上面多拿分。

當然,以上各科難度都是相對來說的,因人而異。

『陸』 司考最後一個月怎麼復習

2010司法考試30天通關計劃
離司法考試還有40天時間了,我想各位考友現在正處在一個精神和體力的極限狀態,尤其是那些一邊工作一邊備考的朋友,每天的復習時間只有下班後和周末時間,復習的強度的是可以想像的。這個時候也是很多考友容易彷徨、恐懼的時候,當時我們班上的一個同學在後期復習的過程中,老是對行政法的一些問題搞不明白,多次嚎啕大哭,罵該死的行政法,還有同學因為模擬測試成績屢次不能達到合格線,心裡越來越感到不安、直至想放棄……其實大家都知道,越是到後期復習,越是關鍵,現在如果自己放棄或者懈怠,等於以前努力付諸東流,所以作為一個司考過來人,我覺得後期復習,心態相當重要,拿現在最流行的話,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一定竭盡全力,司考拼得就是意志和體力,勝利永遠屬於那些堅持到最後的人。也許,若干年後,當你回憶起復習司考的過程,你會發現這是一次多麼寶貴的人生歷練。
言歸正傳,司考在後期到底應該怎樣復習啦?以下就是我和同學的一些經驗體會,一起和各位考友分享。(順便說下,我和幾個哥們都是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的,分數在420以上,由於我們當時備考的時候經常在一起交流司考經驗,所以以下寫的東西也算是群眾智慧,呵呵)
首先我覺得各位考友現在應該回歸真題,不管各位考友的復習計劃是怎樣的,後期仔細研讀真題實在是太必要了。張能寶的那種分科的真題是很不錯的,做第一遍真題的時候,一邊做,一邊看一下這些真題分別對應教材中的那些知識點的,尤其是那些多選題、不定項題目,每個題目都是會延伸出很多知識點,對一些比較典型、自己反復錯的題目要用紅筆把它標注出來;看第二遍的時候,可以把直接就看紅筆已經標注出來的題目,其他題目就不必要看了,必要的時候,可以查查教材,鞏固一下知識點,同時准備好一個筆記本把真題中的易錯點、難記點記下來;第三遍就可以直接看筆記本啦,不需要看真題啦,把筆記本上記的知識點記住就行啦。這樣復習真題的時間就越來越短,最後濃縮為一個薄薄的筆記本,直到最後把筆記本扔掉。大家在做真題時候會發現,每年司考都會有很多重復的考點和重復的考題,通過研讀真題,你會發現司法考試到底是在考什麼?怎麼考?了解出題人的思路,不斷調整自己的復習方法。
其次要說說第四卷的准備。第四卷題目類型是固定的,分為簡答、案例分析和論述。首先看簡單題如何准備,一般而言,司考簡答題大部分都是熱點問題,什麼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三個至上等,想在這些問題上獲得高分,就需要大家關注一下國家在法治方面的政策,該記的記、該背的背,一般記住一些原則和概念就行啦,然後在答論述題的時候加上一些法言法語。案例分析題,現在難度似乎比以前要小些,以前就是給你個案例,然後就是讓你對這個案例進行分析,現在是把問題分成小問題讓你回答,難度自然有所降低,但是要在案例分析上拿到應得的分數就要注意啦,以下的基本步驟大家可以參考下:由於司法考試的案例分析題一般都是「因法設題」,命題者頭腦中先有了所要考查的內容和知識點,由此決定了所適用的法條,然後再去因法條而設計案情和題目。因此考生在做案例分析題時的指導思想就應當是「因題找法」。其基本步驟可以分為: 1. 確定本案例分析考查哪個部門法的內容。當然,有些綜合性的案例也可能是以一個部門法的考點為主,個別問題涉及其他部門法的知識點。2. 確定考查的是該部門法中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法律制度。3. 詳細分析案情。對於案情復雜的案例,可以將各種有法律意義的信息轉化成圖表形式,這樣有利於我們理清各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避免遺漏重要的答題線索。4. 瀏覽所有的問題,揣摩命題思路。5. 根據「因題找法」的思路,迅速地在腦海中找到每個問題對應的法條。6. 統籌考慮全部案情和問題,在卷面上寫下最終答案。最後說說論述題,論述題是大頭,大家都喜歡在上面長篇大論,論述題只有經過長期的法學思維訓練和知識積累,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成績,所以筆者也沒有什麼「靈丹妙葯」,在此只是給大家提個醒,防止因為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而失分。首先,論述要注意層次性、邏輯性,詳略得當,否則閱卷人很難清楚地了解你的答題思路;其次,作答時盡量用法言法語,不要寫得過於通俗化、口語化,這樣容易使閱卷人認為該考生缺乏基本的法學素養;再次,文字要工整,閱卷人在閱讀了成千上萬份試卷後容易精神疲憊,如果你字跡潦草的話,閱卷人是不會仔細辨認你所寫內容的,相反如果字跡工整,就會贏得閱卷人心理上的認可;最後,應注意文字書寫速度,在保證工整的前提下提高文字書寫速度,往年有很多考生就是因為答題速度過慢而無法答完試卷,令人扼腕。順便說一下,一個臨時抱佛腳可以快速提高論述題的方法,大家如果仔細研究真題的話,就會發現司考論述的命題特點,一般用的理論無非都是法理學、憲法、行政法、民法,所以最好能把這些法的基本原則、概念能背下來,尤其是行政法和民法的基本原則(因為其他法不是很好出論述題),例如信賴保護原則、依法行政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等,把這些原則的大概意思記下來,然後到考場上出現了論述題,就可以用上述理論往裡面套,因為肚子裡面已經有一些貨(背下的東西),然後再加上自己的東西和對論述題材料的理解,即使遇到時間緊張或者對題目拿不準的情況,有了上述的法言法語和足夠的字數,閱卷人一看,覺得不錯,一般都能達到中等以上的分數。除此之外,記住幾句一些名人名言也是必要的,比如: 「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遲到的正義非正義」等,還有一些法學名家的名言警句,我記得當時考前背了賀衛方老師的關於普法的名句:「現代法治國家,法律、法規汗牛充棟,別說普通百姓,就是每天斷案的法官,也很難將所有的法律、法規悉數裝在腦子里。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普法最當緊是「普」什麼?是「普」具體法律、法規條文,還是「普」法治的觀念和法的精神;是一本一本地讓人們去啃法律、法規匯編,將其中的法條爛熟於心,還是讓人們知道,自已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了,該怎樣通過理性的法律的方式討回公道,以避免採用過激的方式甚至違法的方式使自己陷入更大的不幸和被動。我認為,普法最應該做的、最當緊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啟動公民的「權利意識」,啟動公民的「維權意識」,同時讓人們知道,有了冤情該通過什麼渠道尋求救濟、該到哪裡去討公道。」 當時考試時候,直接就把這句話用上了,後來從我自己第四卷的成績來看,論述題分數應該不錯的。
後期時間是比較緊張的,不可能全部把教材再看一遍,只能有選擇的看。現在教材很多,大家可以看看眾合或者萬國的教材,民法、刑法、行政法和訴訟法必須要仔細看,查缺補漏,因為這可是司考的重頭戲,商經看看法條就行啦,商經裡面的公司法一定要注意的,這是商法裡面的重中之重,建議對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的不同點做一個表進行對比記憶。至於三國法,有時間的話,可以瀏覽一下課本,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從歷年來看,三國法的變化不大,主要還是是真題為主,搞懂真題中的那些知識點就行啦。
最後再說說模擬題,現在市場上的模擬題很多,粗製濫造的也很多,所以選擇很重要,真題不要做太多,兩套就足矣,可以放在考前兩周內做,當時我買的是萬國的模擬真題,效果還行,碰上大概有10分左右的原題,除此之外,紅腰帶模擬題也是可以考慮的,題目可能比真題難些,但是題目很有技術含量。不管怎樣,對於模擬題來說,不要超過兩套,一定最好在與正式考試相同的時間做模擬題,找找考試的感覺,然後仔細對照答案,尋找自己的薄弱環節,爭取能及時彌補。假如模考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也不要灰心,記住這只是模考,不是正式的考試成績,找出那些錯誤的題目並掌握相關知識點,認認真真准備考試,其他都不要多想,一定要堅持到最後。
好了,就說這么說,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再接再厲,都能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記得給最佳哦~!

『柒』 如何復習行政法

今年考完試總結的時來候源,我發現我其實用得是最笨的辦法,大概步驟如下,僅供參考:
第一步:全面抓教材,掌握書本框架。認真仔細的閱讀課本,不求記憶,但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包括頁腳的注釋,每節後面的練習題。
第二步:在掌握答題框架的基礎上做筆記(全部內容筆記【筆記一】)。
第三步:做真題的同時看筆記,並且列出每年真題的所有考試知識點別且按選擇、名解、簡答或者分析等分類。真題做完的時候,各個部分的考點也一目瞭然。
第四步:針對列出的重點做專題筆記【筆記二】,強化記憶。
第五步:回憶每部分內容,記不起來的速度翻書,加強記憶。
我考的是行政法方向,並且考試重點比較突出,所以我追求兩個字:扎實。不知道你是參加什麼類型的考試,完全可以視情況而定。第二部完全可以省略或者只簡單的做樹狀框架筆記。
希望可以幫到你,祝你成功。

『捌』 如何復習六大行政法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相關知識及應用。」
在《公安素質測試》的考試大綱當中,包含了對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另加行政強製法這六大行政法的考查,下文將圍繞如何復習六大行政法展開:
(一)、結合重點,復習五大行政法
對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這五大行政法的考查,已經伴隨著招警考試走過了好幾個個年頭,平均每年有 120道《行政執法素質測試》真題。從歷年真題來看,對五大行政法的復習是完全有思路可尋,有重點可找的。而今年新增的《公安素質測試》、《社會保險執法素質測試》等科目,與考了多年的《行政執法素質測試》一樣,都是由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主導命題。《公安素質測試》中的五大行政法命題極有可能會延續往年《行政執法素質測試》的出題思路。考生完全可以利用《行政執法素質測試》的已有復習資源,復習《公安素質測試》中的五大行政法。中公教育專家建議以下幾點:
1、《行政執法素質測試》95%以上考查法條
通過分析歷年《行政執法素質測試》真題,可以得出95%以上都是考法條,對法條考查比較細,考查形式以真題為例:
【2013年-12】.侵犯生命權致人死亡的賠償標准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 )倍。 A. 10 B. 20 C. 30 D. 40
【解析】B 《國家賠償法》第34條規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三)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對死者生前撫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應當支付生活費„„」。本條直接考查法條規定,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既然對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許可法五大行政法側重於考查法條,那麼考生應講究復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法條,爭取逐條記憶、全面撒網,這是考試拿高分的必備法寶。
2、重點法條,重者恆重
通過分析歷年真題,發現《行政執法素質測試》側重於考查重點法條、有些重點法條每年都會考到,比如,《行政訴訟法》的第11、25、54條„„;《行政復議法》的第6、12、15條„„;《行政許可法》的第14、58、69條„„;《行政處罰法》的第8、20、42條„„;《國家賠償法》的第5、7、 39條„„。

熱點內容
楊秀清民法 發布:2025-02-12 13:23:34 瀏覽:280
司法小貼士 發布:2025-02-12 12:58:20 瀏覽:834
依法治國的案例最新 發布:2025-02-12 12:44:23 瀏覽:786
公司借款法人代表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2 12:26:15 瀏覽:32
上門打人致輕微傷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12:23:48 瀏覽:143
炸雞店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12 12:23:04 瀏覽:485
村法律顧問問題 發布:2025-02-12 12:21:53 瀏覽:290
物業管理法規案例分析 發布:2025-02-12 12:04:27 瀏覽:922
重慶科級幹部選拔任用條例 發布:2025-02-12 11:48:10 瀏覽:197
2015年社會法年會 發布:2025-02-12 11:41:38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