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交通事故可以向單位要工資

勞動法交通事故可以向單位要工資

發布時間: 2022-04-23 12:17:20

⑴ 我是一名打工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後老闆不給工資怎麼辦

勞動者屬於打工駕駛員,勞動者發生交通事故後老闆不給工資屬於用人單位非法拖欠或者剋扣勞動者的合法工資,勞動者遭受交通事故,如果屬於勞動者的責任的,勞動者需要依法承擔,用人單位不得非法剋扣勞動者的工資。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非法剋扣或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投訴,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有欠條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一、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出具有工資欠條或達成有支付協議不按約定履行支付義務的,勞動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申請支付令需要提交申請書、欠條、申請人身份證件。申請書應當具備以下內容:
1、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姓名或名稱等基本情況;
2、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給付的工資數額;
3、勞動者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證據;
4、用人單位的財產狀況和可供執行的財產。
二、向勞動監察投訴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可以向勞動監察投訴,勞動監察應當受理,並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責令按拖欠額度百分之五十至一百支付賠償金。
向勞動監察投訴可以口頭投訴,也可以書面投訴,需要提交本人身份證,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證據材料。
三、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是追索勞動報酬的有效途徑,一般都可以最後得到解決。勞動爭議仲裁由用人單位住所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當提交仲裁申請書和按被申請人人數提供副本,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部分地區還需要提供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提交復印件的需要把原件提交仲裁委查驗。
根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二十七條第四款規定,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適用特殊時效,自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之日起為一年。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 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⑵ 請問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單位要扣發本月工資嗎

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單位要扣本月工資嗎?單位是不能以這個扣你的工資的,而且他應該還要負責你的醫療費用。因為按照勞動法規定,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意外都屬於工傷。那麼工商來說,公司就要負責你的醫療費用,還有營養費等等。所以呢,你根本不用擔心公司會扣你的工資,還應該問公司要誤工費,營養費,治療費等等。

⑶ 勞動者因交通事故獲誤工費後還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工傷工資嗎

這個還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在工作時間出現的交通事故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工傷,如果在下班時間或者節假日時間出現的交通事故是不可以申請工傷的。

⑷ 上班途中交通事故單位認定工傷 單位應該給開工資嗎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

所以既然認定為工傷,你在醫療期一直是可以享受停工留薪待遇的。目前沒有哪部法律規定,享受人身損害賠償的同時不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⑸ 幫私人老闆開車出了重大交通事故被拘留或判刑期問可以問老闆要工資嗎

看你的老闆給不給了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一旦被刑事處罰
用人單位可以終止勞動合同的
也就是說
老闆可以開除你的
那就沒工資了
老闆要願意給
法律也不攔著

⑹ 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後單位應該補償多少

沒有具體金額,需要按照實際治療所花費的費用計算,並且憑醫院的收據單位進行支付,若被害人後續還需治療,則要按照必要的治療費用進行賠付,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都應該按照當地平均徵收標准計算。
法律分析
1、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2、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3、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4、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根據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因發生非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導致工傷的,在賠償的責任上屬於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與工傷保險賠償責任相競合。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⑺ 職工下班途中受到車禍,對方全責,可以向單位要求支付工資嗎

職工下班途中受到車禍,雖然對方是全責,是可以向單位要求支付工資的,因為勞動法規定職工上下班路上出事故,廠方是要付一定責任的。

⑻ 我上班途中出事故 對方全責賠償了誤工費,公司要需要發放基本工資嗎

需要,員工在上班途中出事故,如果是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路線,且在事故中被交通警察部門認定不負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員工因工傷接受治療的,即使沒有參與公司的工作,公司也應當發放員工基本工資。
法律分析
誤工費與工傷期間的工資是可以同時享受,互相不沖突。員工在受傷後,公司應當在第一時間協助員工准備材料進行工傷等級的鑒定,在堅定結果公布之後,公司應當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對員工進行補償。勞動者因第三人侵權造成人身損害構成工傷,侵權人已賠償的,勞動者有權請求用人單位支付醫療費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員工在工傷期間享受停工留薪待遇,時間一般為12個月,原來的工資福利等照常發放,所以員工的基本工資也需要發放。如果事故雙方對於賠償的金額達成一致,也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勞動者既可基於侵權法律關系向侵權人主張侵權責任,賠償誤工費等損失,也可基於工傷保險法律關系主張停工留薪期工資等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並不因勞動者獲得誤工費賠償而免除其停工留薪期工資的支付義務。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⑼ 上班路上出交通事故,對方全責,那公司該給我照發工資嗎

上班路上出現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公司應該照發工資。享受工傷待遇 ,肇事者還要承擔民事賠償 ,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表後被認定為是工傷還要給予誤工費、醫葯費等工傷補償,如果有關於工傷的糾紛的話,應當及時注意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屬於工傷,下班途中認定要點包括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從事屬於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責任事故包括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和非本人主要責任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和火車事故。交通事故是指根據相關規定的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事件。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於公眾通行的場所。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熱點內容
勘察設計合同條例 發布:2025-02-12 07:33:36 瀏覽:23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平等保護 發布:2025-02-12 06:23:05 瀏覽:191
對教師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12 06:22:31 瀏覽:155
張大樂律師 發布:2025-02-12 05:51:35 瀏覽:684
條例准則主要內容 發布:2025-02-12 05:46:37 瀏覽:366
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 發布:2025-02-12 05:01:51 瀏覽:833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築 發布:2025-02-12 05:01:07 瀏覽:869
五邑大學學分制條例 發布:2025-02-12 03:54:32 瀏覽:701
合同法對鐵路晚點 發布:2025-02-12 03:30:25 瀏覽:694
婚姻法離婚後再婚 發布:2025-02-12 02:40:30 瀏覽: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