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沒定勞動合同
㈠ 勞動法沒簽合同怎麼算
法律分析:形成了穩定的勞動關系之後,勞動者跟用人單位就應該要簽訂勞動合同,而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並沒有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因為單位沒有主動跟勞動者簽約,從未簽合同滿一個月的次日起補償二倍工資,最多補償11個月的,並補簽合同。按照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滿半年的按半年支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㈡ 新勞動法中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條款
勞動者首先應該證明勞動者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在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要想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可以採用下面幾個證據:1、工資發放記錄如蓋章的工資條、工資卡的銀行記錄2、胸卡、門禁卡、工作證、工作卡或工作記錄單(表)3、社會保險記錄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是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4、房貸收入、繳稅證明可以以買房買車貸款為由讓公司開據收入證明。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類的。6、工作記錄、出差的相應證據等最好有原件。7、代表公司簽署的商業合同、文件、以及授權書、出差的相應證據等最好有原件。8、工資支付證明、拖欠工資的書面證明等最好有原件。
㈢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用人單位一定要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是的《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不簽合同就是違法的。
㈣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受不受勞動法保護
在我國,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影響勞動關系的認定。因此,即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受到回勞動法的保護。
而且答,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須在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沒有簽訂的,要從一個月開始支付直至一年的每個月雙倍工資。超過一年未予簽訂的,視為已經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㈤ 未簽勞動合同是勞動法第幾條
法律分析: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十四條、第八十二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第六條可以得知,以下兩種情況用人單位應當支付雙倍工資: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但是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則在勞動關系建立滿一月後第二日起至滿一年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超過一年則視為已經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無需再支付雙倍工資。即用人單位最多應當支付不超過十一個月的雙倍工資。如果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一個月之後滿一年之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則在勞動關系建立一個月之後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前一日此期間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2.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支付雙倍工資。此時,支付雙倍工資不受十一個月的時間限制,只要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者均可提出要求支付雙倍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位於勞動者訂立勞動的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
㈥ 沒有簽定勞動合同,就不受《勞動法》保護嗎
《勞動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公司雇傭工人後不簽訂勞動合同是違法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勞動法》在我國實施時間不長,企業在建立勞動用工關系時簽訂勞動合同的理念尚未廣泛確立;另一方面,企業認為只要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就可以不受勞動法約束,解僱勞動者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更方便。
根據《違反勞動合同規定賠償辦法》(《違反《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簽訂勞動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動者還應當要求賠償,賠償范圍包括工資收入損失、勞動保護待遇、工傷醫療等。盡管有上述法律的保護,但還是要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對勞動內容和法律未涉及的事項作出詳細、具體的規定;也是勞動爭議發生時解決爭議的重要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