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在列車上
① 電話詐騙我是動車上,這要怎麼算我案發地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關於何為犯罪地,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了明確「犯罪地是指犯罪行為發生地。」 就你描述的情況而言你可以在你被騙時你的所在地或對方行騙時對方的所在地進行報案
② 國際列車上犯罪,管轄問題
就是鐵路運輸法院管轄。法條原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按照我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有關管轄協定確定管轄。沒有協定的,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望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謝謝!
③ 一道刑法關於適用范圍的題目
C參見刑法第6、7、8、9條
屬地原則中,並不包含行駛在別國領土上的列車,一般會適用所在領土的國家的刑法,或根據兩國有關協議
甲與乙都不是我國公民,不能適用屬人原則、保護原則
題中既然未說明,那麼也不用考慮普遍管轄權問題
④ 外國人刑事犯罪管轄
法律分析:外國人犯罪管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形:(一)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犯罪,由犯罪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二)外國人在域外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案件。由該外國人入境地或者入境後居住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該外國人未入境的,由被害人居住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沒有被害人或者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犯罪的,由公安部指定管轄。(三)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的中國籍船舶、航空器上犯罪的案件,由犯罪發生後該船舶或者航空器最初停泊或者降落地、目的地的中國港口的縣級以上交通或民航公安機關或者該外國人居住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未設交通或者民航公安機關的,由地方公安機關管轄。外國人在國際列車上犯罪的,由犯罪發生後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目的地的縣級以上鐵路公安機關或者該外國人居住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⑤ 刑法中國際列車管轄問題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有國際協定按協定確定管轄。在沒有協定的,犯罪發生後列車的最初停靠站和目的地的運輸法院管轄
⑥ 公安有權受理這樣的案件嗎
第一,按照《刑事訴訟法》關於管轄的規定,在火車上發生的案件,由鐵路公安機關管轄,你如果要報案,應當找他們。
第二,公安機關辦理案件需要警力、時間、資金等,雖然這些都是由國家承擔,但是,許多更加重大的案件急需盡快辦理,國家機關辦案也要考慮辦案成本等各種因素。你損失了幾千元的手機很可惜,我也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你也應當考慮這么大的國家,就憑那麼幾個鐵路公安警察,能顧得過來嗎?何況你沒及時報案,失去了處理案件的最佳時機,給辦案增加了難度。
第三,你有協助公安機關辦案的義務。以後你找到了她,如雙方協商不成,可以及時通知當地公安派出所等就地處理。
⑦ 刑法問題求解答,謝謝
關於國際列車上的犯罪的管轄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訴訟法》解釋第十條規定: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按照我國與有關國家的管轄協定確定管轄,如沒有協定則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或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該條規定的是針對此類案件中國法院有管轄的權力,但管轄權與法律適用並不相同,換言之,我國法院雖然有權管轄此類案件但未必適用我國法。
本題中對於該列車究竟能否停靠在我國的某個車站,A國、B國、究竟是否會對這個案件行使管轄權,均為不確定。所以也不能排出該案件適用我國法律的可能性。
⑧ 哪些案件由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第一條 鐵路運輸法院受理同級鐵路運輸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
下列刑事公訴案件,由犯罪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一)車站、貨場、運輸指揮機構等鐵路工作區域發生的犯罪;
(二)針對鐵路線路、機車車輛、通訊、電力等鐵路設備、設施的犯罪;
(三)鐵路運輸企業職工在執行職務中發生的犯罪。
在列車上的犯罪,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但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按照我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有關管轄協定確定管轄,沒有協定的,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第二條 本規定第一條第二、三款范圍內發生的刑事自訴案件,自訴人向鐵路運輸法院提起自訴的,鐵路運輸法院應當受理。
第三條 下列涉及鐵路運輸、鐵路安全、鐵路財產的民事訴訟,由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一)鐵路旅客和行李、包裹運輸合同糾紛;
(二)鐵路貨物運輸合同和鐵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
(三)國際鐵路聯運合同和鐵路運輸企業作為經營人的多式聯運合同糾紛;
(四)代辦托運、包裝整理、倉儲保管、接取送達等鐵路運輸延伸服務合同糾紛;
(五)鐵路運輸企業在裝卸作業、線路維修等方面發生的委外勞務、承包等合同糾紛;
(六)與鐵路及其附屬設施的建設施工有關的合同糾紛;
(七)鐵路設備、設施的采購、安裝、加工承攬、維護、服務等合同糾紛;
(八)鐵路行車事故及其他鐵路運營事故造成的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九)違反鐵路安全保護法律、法規,造成鐵路線路、機車車輛、安全保障設施及其他財產損害的侵權糾紛;
(十)因鐵路建設及鐵路運輸引起的環境污染侵權糾紛;
(十一)對鐵路運輸企業財產權屬發生爭議的糾紛。
第四條 鐵路運輸基層法院就本規定第一條至第三條所列案件作出的判決、裁定,當事人提起上訴或鐵路運輸檢察院提起抗訴的二審案件,由相應的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受理。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轄區內的鐵路運輸基層法院受理本規定第三條以外的其他第一審民事案件,並指定該鐵路運輸基層法院駐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或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受理對此提起上訴的案件。此類案件發生管轄權爭議的,由該高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轄區內的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受理對其駐在地基層人民法院一審民事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的案件。
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本院及下級人民法院的執行案件,認為需要指定執行的,可以指定轄區內的鐵路運輸法院執行。
第六條 各高級人民法院指定鐵路運輸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