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
⑴ 刑法調整的是什麼關系
刑事法律關系又稱「刑法關系」。國家與犯罪人之間因犯罪行為而產生的、受刑法規范調整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法律關系的一種。刑事法律關系的法律事實是犯罪行為。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國家和犯罪人的權利和義務,國家享有對犯罪人進行刑罰處罰的權利,承擔依法適用刑罰的義務,犯罪人有接受刑罰處罰的義務,享有不受「法外用刑」的權利。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國家和犯罪人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目標,即實現刑罰本身。刑事法律關系與刑事訴訟法律關系、勞動改造法律關系不同。
⑵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區別在哪裡有什麼不同的解讀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總稱。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刑法:主要規范什麼行為是犯罪?什麼罪法定刑是多少?哪些情況可以從輕或減輕或免除處罰?哪些情況應該從重處罰?哪些情況雖然是犯罪,但可以不承擔責任?等等實體上的問題,也就是理論上的問題。刑訴:主要規范從立案偵查到交付執行之間的一個過程,應該按照什麼程序,如何組織等等程序上的問題。也就是實踐操作的問題。
刑事訴訟法就是由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所構成的有機整體。一般來說,國家確認的規范執法、司法機關和訴訟參與人刑事訴訟行為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判例都屬於刑事訴訟法。
狹義的刑事訴訟法,單指國家制定的刑事訴訟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廣義的刑事訴訟,包括刑事訴訟法典在內的一切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中關於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整體。如我國的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法官法、檢察官法、律師法、警察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監獄法等,以及人大常委會關於刑事訴訟法的立法解釋、最高司法機關(最高法、最高檢)的司法解釋,國務院的有關法規,公安部、司法部為具體運用刑事訴訟法制定的行政規章等。
⑶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之間的關系
刑法是因為犯罪,訴訟就是打官司
⑷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內法,刑法屬於實體容法。
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程序法是為實體法的實現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獨立的品格。
刑事訴訟法規范涉及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的分配關系,直接關繫到公民的自由、財產等各項權利的實現程度。伴隨著訴訟民主化的發展歷程,刑事訴訟程序發生的變化更大,承擔不同訴訟職能的國家機關之間也存在職責分配的變化。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內容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走向程序正義,引導刑事程序法治的實現。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內容在科學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發展,以適應不斷提升的人權保障的需要。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都以懲罰犯罪、保護人權、維護社會秩序、限制國家公權為目的,刑法是在靜態上對國家刑罰權的限制,而刑事訴訟法則是從動態的角度為國家實現刑罰權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刑事法的整體內容。
⑸ 刑事訴訟法的價值在刑法與刑事訴訟法的比較中如何體現
首先,你提的抄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病句。
1、刑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是刑事訴訟的法律依據,前者解決程序問題,後者解決實體問題。
2、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系。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法律的實施和罪行法定的依據會同時展開,程序表現實體,實體承載程序。
刑事訴訟發的價值就是保障法律對犯罪行為制裁的展開,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和教育公民自覺守法維護法制秩序。
以後,提問題想一想問題中各部份的關系,小傻瓜!
⑹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簡單的說,區別在於規矩與實施規矩的程序,刑法是規矩、刑事訴訟法是回程序。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答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
兩法的聯系在於程序法和實體法的定罪與實施關系,如果將刑事訴訟看作是一個邏輯證明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邏輯證明的鏈條上,刑法的規定就是大前提,刑事訴訟是為了探尋小前提,通過刑事訴訟的結果便是處罰結論。因此,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具有一般與個別關系的屬性。
⑺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區別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1 區別: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
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總稱。
2 聯系: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
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
⑻ 刑事訴訟與刑法的關系是什麼
刑事訴訟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關系。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各階級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國的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活動。
根據訴訟的內容和形式不同,訴訟活動可以具體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部分。其中,刑事訴訟是指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檢察機關(人民檢察院)和偵查機關(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等)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
(8)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程序
(一)立案
立案是指司法機關按照管轄范圍,對刑事案件接受、審查和作出受理決定的訴訟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被害人對於侵害其人身權或財產權的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報案或控告。
(二)偵查
偵查是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為查明案情、收集證據和查獲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進行調查工作和採取有關強制措施的訴訟活動。偵查人員在偵查過程中可以採用下列偵查手段: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勘驗、檢查;搜查;扣押物證、書證;鑒定;通緝。
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通過偵查,弄清事實真相,證據確實充分後就終結偵查。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和自己受理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分別作出提起公訴、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決定。
一般情況下,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案件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1個月。對於案情特別復雜的案件,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嚴格按照程序,經有關機關批准,適當延長羈押期限。
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重新計算偵查期限。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偵查羈押期限自查明身份之日起計算,但是不得停止對其犯罪行為的偵查取證。
(三)起訴
起訴是指請求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進行的起訴,稱為公訴。被害人本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進行的起訴,稱為自訴。
人民檢察院的公訴活動,包括審查起訴、提起訴訟、不起訴等。審查起訴,是人民檢察院對偵查終結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起訴的訴訟活動。凡是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這類案件主要是由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當然也包括檢察機關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2次為限。
提起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以及自己偵查終結的案件,經審查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作出起訴決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要求法院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除了法律規定允許由自訴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以外,其餘案件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不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或者偵查案件,經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依法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從而決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一種訴訟活動。
(四)審判
刑事訴訟中的審判,就是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或者自訴人提起自訴的案件,依照法定程序,審查案件事實,並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作出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處罰的裁判活動。
⑼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專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屬律總稱。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刑法:主要規范什麼行為是犯罪?什麼罪法定刑是多少?哪些情況可以從輕或減輕或免除處罰?哪些情況應該從重處罰?哪些情況雖然是犯罪,但可以不承擔責任?等等實體上的問題,也就是理論上的問題。刑訴:主要規范從立案偵查到交付執行之間的一個過程,應該按照什麼程序,如何組織等等程序上的問題。也就是實踐操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