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的產生原因

勞動法的產生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24 16:12:56

A. 勞動法產生的原因;國際勞動立法與我國的關系

勞動法產生的原因:
第一:勞動法產生於大工業時期是「人類理性」的體現,一些社會活動家,慈善家等提出改善勞動條件,以限制剝削,這些促進了勞動法的產生。
第二,勞動法的產生也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客觀要求。隨著資本主義機械工業的發展,提高,生產條件在客觀上有了一定的要求,這就使得國家需要通過法律改善某種勞動條件。
第三,勞動法的產生是因為在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勞工條件不斷惡化,為了滿足協調勞資關系,穩定社會經濟秩序的要求, 國家制定勞動法,目的是為了協調矛盾,穩定社會秩序。
狹義上得國際勞動法,一般主要指國際勞工組織的章程,國際勞工公約,國際勞工建議書。

B. 勞動法成為獨立法律部門的根源在於什麼

B、國家對僱用關系的干預。

勞動法,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律部門,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一種獨立的法律部門。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而制定頒布。

內容主要包括:勞動者的主要權利和義務;勞動就業方針政策及錄用職工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與解除程序的規定;集體合同的簽訂與執行辦法;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制度;勞動報酬制度;勞動衛生和安全技術規程等。

(2)勞動法的產生原因擴展閱讀: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1、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2、保護勞動者原則。

與基本原則的特點相適應,統治階級往往通過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來對基本原則進行規定。憲法是勞動法基本原則的法律淵源。憲法與部門法是母法與子法的關系,勞動法也和其他部門法一樣,必須以我國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為依據。

C. 勞動合同法出台背景和原因是什麼啊 急急急急。。。。

2005年2月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列入立法計劃。2005年10月28日,國務院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2005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提交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
與勞動合同制度有關的法規政策體系已初步形成。勞動法頒布實施以來,原勞動部相繼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勞動合同制度的配套規章和政策,主要有《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關於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關於加強勞動合同管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的通知》、《企業經濟性裁員規定》等十幾項配套法規規章。全國有 17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了勞動合同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
目前,由於城鎮新增就業人口、下崗人員再就業、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形成了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基本格局。在此情況下,出現了一些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隨意解除勞動關系、濫用試用期、為逃避法定義務簽訂短期勞動合同、限制勞動者自由擇業和合理流動,集體合同簽訂率不高甚至流於形式等問題。在最近幾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不少代表提出議案與建議,要求細化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的規定,盡早出台一部勞動合同法。2005 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勞動法執法檢查情況也表明,由於勞動合同有關規定不具體,對用人單位合同義務的規定不夠,使勞動合同簽訂率偏低、內容不規范,嚴重影響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和勞動合同制度的全面實施。針對以上情況,迫切需要根據勞動法確立的原則和有關規定,制定一部專門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合同制度的法律,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

D. 勞動法是在什麼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勞動法是社會法范疇,社會法是平衡弱勢群體利益的,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談判過程回中或勞動關系在履行答的過程中處於弱勢地位,故勞動法出台予以調整,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嚴格來講,勞動法應當叫做勞動者保護法。
至於歷史條件,應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市場的發展,公司法人主體的發展,必然需要有相應的法律進行規制。

E. 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是如何產生的

1994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頒布。十年對於一部法律來說並非很長,評說其功過難免證據不夠充分。然而,1994年至2004年對於中國的改革而言,卻是由有計劃的市場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的關鍵時期。勞動法在這個轉變時期扮演了一個獨特的角色,這個角色既充當了改革急先鋒,也是社會矛盾顯性化的始作俑者。 今天我們紀念勞動法頒布十周年,既有後來人妄評歷史之意,更寓今人建設現代勞動法的雄心。二、 十大功勞 1、 建立了以勞動法為龍頭的勞動法體系。 1994年7月勞動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這一事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法律價值。在此之前,社會上一度流傳"動物都有保護法,而勞動者卻沒有保障法",諷刺中國立法機構對於勞動立法的忽視,其實不然。勞動法可能是中國所有法律中立法難度最大、涉及各方利益最多、受到社會關注最廣泛的一部。盡管法學家們批評勞動法的通過機構應當為全國人大,而非其常委會。但是,個中良苦用心,只有參與起草的人員才能體會。但是,勞動法畢竟是一部凝結中國人智慧的法律,就象孩子,一旦出生,其製造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隱身於法律之後以至消失,而法律開始在其自身的框架內開始長大。 勞動法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體系,給今天和以後的立法爭取了足夠的空間。勞動法將勞動關系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關系均納入到其體系中,包括,勞動關系建立前的就業關系、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關系、社會保險關系以及為勞動法的實施所必須的勞動仲裁製度、訴訟制度、監察制度、工會制度。

F. 勞動法產生的歷史背景

勞動法作為獨立的法律體系,產生於19世紀,與產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及工內人運動的日益壯大容密切相關。
18世紀末~19世紀初,隨著西方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逐步興起,

工人階級強烈要求廢除原有的「工人法規」,頒布縮短工作日的法律;要求增加工資、禁止使用童工、對女工及未成年工給予特殊保護以及實現社會保險等。
資產階級政府迫於上述情況,制定了限制工作時間的法規,從而促使了勞動法的產生。

G. 資本主義國家勞動法產生和發展的主要原因

現代意抄義的勞動法,是在18世紀襲產業革命以後,勞動資本關系日趨緊張,工人運動不斷高漲的條件下產生的。由於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由於工人階級的不斷斗爭,由於資產階級的某些社會政治力量對工人正義要求的同時和支持,資本家迫於對勞動力再生產的需要而不得不作出適當的讓步。這不僅導致各國相繼出現了關於工廠的法律,而且也導致了1804年的法國《拿破倫法典》中關於勞資雙方在所謂勞動力租賃契約中處於平等主體地位的法律規定的出現。各國的工廠立法以及法國民法典中的這些規定,就是勞動法規范的最初形式

H. 勞動法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為了維護勞動者(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對工人有利,對資本家侵害工人權益有懲戒作用。

I. 勞動法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第一:勞動法產生於大工業時期是「人類理性」的體現,一些社會活動家,慈善家等提出改善版勞動條件,以限制權剝削,這些促進了勞動法的產生。

第二,勞動法的產生也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客觀要求。隨著資本主義機械工業的發展,提高,生產條件在客觀上有了一定的要求,這就使得國家需要通過法律改善某種勞動條件。
第三,勞動法的產生是因為在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勞工條件不斷惡化,為了滿足協調勞資關系,穩定社會經濟秩序的要求, 國家制定勞動法,目的是為了協調矛盾,穩定社會秩序。

勞動法的概念?
狹義上得勞動法一般指最高立法機構制定頒布的全國性,綜合性的勞動法,即法典式的勞動法。
廣義上勞動法法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

J. 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是如何產生的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
刑法同業競 發布:2025-02-11 21:19:32 瀏覽:995
後勤領導幹部學習准則條例心得 發布:2025-02-11 21:03:29 瀏覽:639
注冊公司後法律條文 發布:2025-02-11 20:02:13 瀏覽: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宣傳 發布:2025-02-11 19:33:43 瀏覽:191
消費者權益屬於社會法嗎 發布:2025-02-11 19:29:40 瀏覽:14
廣東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2-11 18:47:46 瀏覽:217
一個店鋪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11 18:05:14 瀏覽:830
教育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11 17:45:19 瀏覽:198
鎮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2-11 17:11:04 瀏覽:512